Article175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十章
为理解而教心得体会
陆丰市东海红卫学校 罗恩香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根据教材内容规划教学,教材内容讲完意味着教学任务完成。在“理解为先”教学模式中强调设计先于教育,教学首先明确预期的教学目标,然后针对教学目标制定适当的评价方法,用以评估学习者能否切实掌握,然后再综合考虑教学对象的评价方法来设计相应教学。接下来我就从灌输与揭示方面来谈谈吧。
1.灌输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知了理解的基本内涵,结合教学实际,我们的确存在“灌输式课堂”的问题,但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理解是设定的最终目标,是一种挑战、理解,需要合适的体验、讨论和反馈。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就曾经讲过,没有任何观点可以作为观点从一个人传授给另一个人。当理论讲述起来的时候,对于讲述的人而言,这也只是一种既定的现实,而不仅仅是一种概念。观点需由各种的行为得到验证。它能指导和帮助人们的认识、回忆和实践。
事实上,教,就其本身而言永远不会引发学,只有当学习者对学习进行成功的尝试时,才会引发学习,而成就是学习者成功理解所讲内容的结果。当然了,身为学习者的引导者,即指导老师,我们也需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初学者最单纯的想法,并通过提供更好的方法——可以讲,但不仅仅是讲,来让学习者完全理解我们的思想,从而达到对真正的理解。
2.教材
教学的误区即教师过分地依赖教材,虽然我们把教学大纲教学前提,宛若大观念的指引,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差异、资源差异等都无法让教材发挥最真实最充分的作用,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教师应该学生充分利用教材、选择教材内容以便适应本班学情,而不是滥用教材。
3.教师
我们时常把“口头讲述”看做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最佳方式,但忽略了我们所理解的内容通过口头讲解的途径让学生理解时是困难的,因为他们脑海中没有既定的事实帮助理解,完全依靠我们的讲述试图建构理解,而后在反复听到该内容时就会产生熟悉感,误以为理解了内容。
其实,这也是一个理解的漏洞,但一个老师真正需要做到的是在教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的教学体验、恰当有效的助学、恰当的问题等。
4.揭示
揭示,即通过经验将概念与生活相联系,深入主题的讨论和论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善于思考、质疑和论证,即对于教材的知识点、教师的讲述是否正确,依据是什么?能否有效地论证呢?我们不得不强调质疑的重要性,就像我们问学生为什么leaf的复数是leaves一样,总得依靠点什么,此刻名词单复数的变化规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课堂教学是一个相当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课本所提供给教师的学习信息,它后面还有很多“弦外之音”,要求教师通过综合性的思维来进行领会。老师本身若是缺乏深刻的研究、洞悉知识的产生过程及其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想将教育事业搞好是非常不容易的。教育者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永远站在他们的高度,了解他们和学生上的矛盾和困惑。
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让学生们认识到学生所从事的不仅是已被“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含在事实后面的信息,并思索其中的价值。课程无法经由老师讲解掌握,但可以经由精心设计与有效引导的使用者自己建构而来。
总之,我认为:1.理解它是一个过程;是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阐明、运用;少不了比较、想象、联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就叫理解。2.理解是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无法避免和自觉寻求的一个自然旨趣,从根本上说,认识是一个正确的理解方法,通过认识的方法掌握知识,经过这样的掌握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反映的是目的和方法一致的学习思想。
可以这样讲,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分为两个层面,有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也有老师对课堂本身的了解。在一定的教育情景中,我们和学习者对既定的教学内容都有其自己的认识,对既定教学内容的含义也都有自己的解读,而理解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所以我们能够将语言能力或特定的表达技能传授给学习者,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一些不懂得的学习者变得可以懂,不了解的学习者也变成可以了解或者知道。
以上便是我对第十章“为理解而教”的部分学习及理解,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作
介
者
绍
罗恩香,中共党员,英语本科学历,初中英语高级教师,汕尾市中小学陈国政名教师工作室成员,陆丰市罗恩香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陆丰市东海镇红卫学校英语教研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英语学科骨干教师。从事初中英语教学27年,思想政治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业绩突出,任职以来,一直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和最美教师”。2019年9月被评为陆丰市“优秀教师”,2021年7月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
供稿:罗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