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柜面服务的讨论稿

时间:2023.5.30

关于柜面服务的讨论稿

做了十年的银行服务工作,服务也谈了十年。以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员工专业素质一定要过关。要熟悉岗位相前的各类专业知识。员工只有明白自己能不能做,该怎么做,怎么做最合理快捷,才能为给客户提供满意服务建立基础。

二、一定要与客户充分沟通。办理业务之先,要问清客户的需求,听清客户的表述。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用准确的方法,迅速、有效地处理业务。

三、改善员工的服务态度。其实这个问题是整个服务工作的核心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从制度上要求员工如何如何做,要激发员工的主动服务意识,才是解决服务问题的关键。在一线工作的服务人员会碰到形形色色的客户,受到委屈、冷淡、误解是常有的事。怎么才能让员工在这样的情绪下还一如既往地微笑服务客户,这是个大问题。做为员工工作的强大后盾,直属领导的安抚以及行里的各项激励机制要起到关键的作用。要让员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第二篇:文件:讨论文件之一: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修改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论文件之一

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

基地建设的意见

(根据讨论意见修改稿)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就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1. 充分认识加强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等单位部门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加强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是推动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力措施。

2. 创新基地建设模式,构建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各培养单位在基地建设中,应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创新,讲求实

效。要根据社会需求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培养单位和合作行业企业(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机制。要通过多样化的基地建设,大力推动建立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中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培养单位、行业企业等参与主体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基地建设为纽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稳定、高效的合作模式和产学研协同机制。

3. 健全标准体系,规范基地管理。各培养单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类别特点和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导向,分类制定基地建设指导性意见、基地遴选标准,健全遴选体系,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地。要协调合作行业企业(单位),建立健全基地管理体系,组建基地运行专门管理机构,指派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基地建设和日常运转;要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各方责权利,妥善解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推动基地科学化管理。要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建立多样化的基地评价体系,开展定期自我评估,重点考核基地人才培养实际效果。

4. 严格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单位要依托基地,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单位)在招生录取、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等方面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合作机制。要会同合作行业企业(单位),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基地实际,制订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培养细则,明确培养考核要求,加

强基地期间培养过程监督。要紧密结合基地实际,创新培养模式,通过采用阶段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5. 加强导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结构”导师团队。各培养单位要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机制,在合作行业企业(单位)中遴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导师,加强基地导师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提升导师实践指导能力和指导效果。选派青年教师到基地参与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严格实施双导师制,建立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参与指导,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实现培养单位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6. 总结经验,典型引领。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指导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示范性基地遴选和实践教学成果奖励,积极推进示范性基地试点工作,发掘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示范引导。各培养单位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地建设和实施方案,以创建示范基地为驱动,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先行先试、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7. 加大投入,加强基地建设的条件保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区域内基地建

设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本地区基地建设。各培养单位要加强基地建设力度,科学规划、开拓创新、讲求实效,要协调合作行业企业(单位),通过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室建设、联合科研攻关等途径加大对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投入,设立基地建设专项经费,为加强基地建设和良好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11月x日质量会议分组讨论对文件的具体意见:

1.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把目前的凭借校友的个人关系行为转变成有政策保障的社会行为。(太宏观,无法采纳)

2. 关于专业学位培养基地建设的问题,目前的文件尚没有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如何调动企业、行业的积极性?应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一些措施(强制性、引导性)。否则目前仅靠学校和行业的一些合作关系来建立培养基地,不具有可持续性。除了政府部门,也可多联系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太宏观,无法采纳。文件主要阐述培养单位和行业企业各参与主体的关系,具体到行业协会等其他参与方的定位尚需研究,不好单纯把行业协会等加入文中)

3.基地建设国家或教指委应有一个框架性的标准,否则各校五花八门,将来很难考核。(尚无标准,无法采纳)

4.加强导师培训,建议改成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更宽泛包容一些。(已采纳)

5.“双师型”很难做到,建议改成“双师结构”,一些导师搞学术,一些导师搞实践,就可以了。一个人精通两方面,太难了。(已采纳)

6.要有切实措施,激励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太宏观,无法采纳)

《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

基地建设的意见》的说明

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难点。20xx年开展培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以来,许多培养单位通过产学结合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较好地解决了研究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基地建设,推进了与合作行业企业(单位)在人员培训、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了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双赢局面。有关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总结20xx年开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也把基地建设列为试点工作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一些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区域性基地建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等单位部门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参与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当前,基地建设在不同培养单位、不同专业学位类别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加上研究生短期实践往往会扰乱企业正常经营或生产秩序,致使行业企业(单位)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高校重视不够,基地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三

是基地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重数量、轻实效现象,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导致基地建设和使用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基地导师指导工作缺乏规范性和责任感,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不足;五是研究生自我定位失当,参与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等。

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在前期经验基础上,经广泛调研,我们针对基地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起草了《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从充分认识加强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构建长效协同创新机制、规范基地管理、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典型引领和加强基地建设的条件保障等7个方面来加以规范引导。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建立起政府积极推动与政策支持为先导,产学双方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为基础,兼顾利益需求、实现互惠共赢、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为根本,政府、培养单位、行业企业三位一体为研究生提供走向职业化的实践平台为核心的基地建设体系。进而推动参与各方,尤其是培养单位进一步深化对专业学位的认识,转变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理念,把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形成真正有别于传统学术学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