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7日, 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暨思维型教学优质课展示:聚焦自主与合作在北京举行。相关政府领导、国家各学科课标修订组专家、国内外高校知名教育专家、全国各地教育局长、教研员、中小学校长等出席了大会,从高位理念和具体实践层面立体式解构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的内涵与策略。

本文共5868字,仔细阅读需14分钟

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一会场

21世纪,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哪些核心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才能适应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这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面对的课题。当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基于核心素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我们到底该遵循怎样的方向?一场大会从高位理念和具体实践层面立体式解构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的内涵与策略。

10月25日—27日,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暨思维型教学优质课展示:聚焦自主与合作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举行,本次大会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聚焦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关政府领导、国家各学科课标修订组专家、国内外高校知名教育专家、全国各地教育局长、教研员、中小学校长等出席了大会。

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

▲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二会场

包括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北京市昌平区教委副主任苏俊山,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总校长陈国荣等在内的十余位领导、专家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开场致辞。

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申继亮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

周宏春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

郑萼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胡卫平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苏俊山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陈国荣

基于核心素养深化教改背景下,教育何去何从?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唯有深度理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大会现场,专家从育人的目标、过程和方法等不同层面解读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三点要求:要提高教学的站位,实现三个超越:超越学科,眼中要有完整的人;超越教材,将教材与孩子现实生活相联系;超越课堂,要考虑孩子的未来,离开课堂、离开学校会怎样。要找准定位;教师应该对照教学目标、学情和经验。落实要求要到位,要实现教材与现实的相互转化;实现具体和抽象的相互转化;实现问题和答案的相互转化。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郑国民进行线上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郑国民认为,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学习观包括以下几点:从关注碎片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到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解决;从关注对他人知识的理解或反应,到关注综合运用和主动创造知识;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从关注自我学习,到关注团队合作和沟通。

而基于这样的背景,整本书教学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即让一部名著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师生在一段时间里阅读和研讨一整本书。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等。

在大会上,他结合案例分享了整本书教学的实施策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当下,学校应该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为导向,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罗良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罗良教授分享了评价的作用和类型。基于学校外部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校现状,而基于学校内部评价,则可以深入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他建议学校要重视增值性评价,即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加工能力,例如对后“三分之一”学生转化能力如何。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

深度学习是当下较热的一个概念,在大会现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阐述了深度学习的定义,在心理学意义上,深度学习指的是主动的理解、联系和结构的建立、基本原理的追求、相关证据的权衡、批判反思和应用,它涉及到高阶思维的培养;而在教育学意义上,深度学习指的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培养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在她看来,深度学习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历史上一切优秀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凝炼,是现代教学应该有的样子。

深度学习的关键是把知识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对象引发学生包括观察、体验、想象、思考、表达、动手实践等在内的主动活动,让知识与学生建立起现实的意义关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生长”。

那么,在深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展开?

10月26日,大会分两个会场进行了12节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语文、数学、科学、艺术、德育、学思维六大学科及领域的优质课,为参会者直观呈现出这个时代课堂应该具备的样子。

优质课展示:

张菘—德育课《学做快乐鸟》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小学部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贺珍珍—语文课《跳水》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

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张敏、黄静—艺术课《痕迹》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李铁军—学思维课《维度的转换》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

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

王乐—语文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内蒙古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学

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谭津、黄静—艺术课《博物馆大剧院之宅兹中国圆桌论坛》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

郝斌—科学课《声音的高与低》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

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马振华—学思维课《抛硬币,做决策》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唐毅灵—物理课《探秘人体“欧姆定律”》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沙琦波—生物课《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浙江省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

王竹婷—数学课《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冯胜—数学课《认识负数》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专家点评: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严文法——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

李霞——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副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孙素英——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韩琴——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

朱文芳——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

刘悦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学会创新,我们才有未来

当下,中国科技正面临美国全面的封锁,而这背后的根源是创新问题。创新是强国之基,思维型教学的一大核心特征即指向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大会现场,多位在科学创新研究与实践领域的资深泰斗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和研究。

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

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认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工具的创新与突破是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源泉。

其中,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先决条件,例如思维的创新导致了交通工具的飞跃;创新方法的创新是取得科技重大进步的必由之路;科学工具的创新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实现发明创造的必要手段。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指出,创造性的实质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

创造性人才的构成因素中很重要的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一题多解是好的思维,但必须以一题一解为基础,一个人有一题多解之后还要求最佳解法,这就是辐合思维。

另外,还要强调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要让学生不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解答一道题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要这样解。

在林崇德教授看来,创造力的培养应突出在思维品质上,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突破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这五大思维品质。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院士

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院士结合自身的成长和科研经历分享了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在核心的技术和理念方面相对落后,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进行创新。”滕吉文指出,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必须进行从0到1的创新,需要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而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要引导孩子经常给自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基于自己的思考和体验的,提出问题是一个创新的萌芽和逻辑的起点。

与此同时,创新人才还需要具备刻苦奋进,勇于冒险、承担的科学精神,需要具备事业心和责任心,并有多元学科交叉的背景。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这一重大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解决科技创新人才问题的核心是做好科学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而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体系中,对科学教育的非认知因素作用重视不足。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动机等科学教育的非认知因素,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学会探究,才能建构知识,内化素养

自主探究是思维型教学的六大基本要素之一。自2001年起,国家强调教学中要注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而自主探究则包含了上述三种学习模式。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

在大会上,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指出,自主探究的目标是培养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学科及跨学科观念、探究实践、信息意识、思维能力、态度责任。

探究的本质是思维问题。在梳理了自19世纪末以来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历程之后,他发现所有的探究式教学都强调思维。而也正是基于此,合作探究要建立在自主探究基础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过后再去讨论。

自主探究有三个层面的要求:第一,要理解自主探究的本质;第二,要注重积极主动的思维,第三,要考虑探究水平的进阶。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高云峰

探究性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勤于思考、学会思考、发展思维的模式。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高云峰看来,在教学中,应注重在探究活动中融入思维方法、科学精神。

在大会现场,他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展示了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探究活动的开展策略。

例如,在探究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发散思维,通过联想、对比得到初步的结果,再用分析与综合思维确定最后的具体参数。

学会合作,才能落得更深,走得更远

合作交流是国际上高度重视的一种素养,也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胡卫平认为,合作学习的形式上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本质是激发彼此的积极思维,结果是促进学习者理解新的知识,建构新的认知建构,提升核心素养,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需要组建互动小组。而关于互动小组的分组方式,研究发现,自选组的学生合作探究的效果最好。因为课堂互动中,情感互动是基础,行为互动是外在表现,思维互动是核心,在有了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思维互动。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系主任、副教授张建伟进行线上分享

关于合作学习,在国内外已然有很多前沿理论,“知识建构共同体”就是其中一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系主任、副教授张建伟介绍了“知识建构共同体”的理念及方法。

“知识建构共同体”强调通过学生集体协作来共同建构知识,知识是一个动态延展的过程,学生找到答案不是结束,而是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生成新的目标,规划探究活动。

例如,关于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通过探究寻找到答案“空中漂浮的雨滴分解阳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又产生新的问题“为何彩虹的颜色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探究找到答案,如此不断递进……

基于“知识建构共同体”的理念,课堂结构不是教师规定的,而是集体生成的,教师只是引入最必要的初步结构,比如做什么,谁来做,启动之后,学生会进一步反思什么样的问题会引起兴趣,自行进行合作探究。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建构知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样需要合作。这些年,全国范围内多个区域和学校与思维型教学团队合作,将思维型教学理论与区域及学校的教学改革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系列的实践成果。

在大会现场,六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科院院长、校长分享了思维型教学的实践经验及成果。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陈国荣——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总校长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解慧明——陕西省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何家璧——浙江省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总校长

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申建民——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校长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张国卿——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总校长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

刘付兵——四川省成都市弟维小学校长

这些年以来,各思维型教学基地围绕思维型教学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将这些成果经验分享给更多教育实践者,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策划了“思维型教学的实践探索丛书”,陆续将这些实践探索成果集结成册。

在大会现场举行了《“551”思维课堂教学实践》新书发布仪式,作为“思维型教学的实践探索丛书”系列的首部著作,本书完整记录了育新学校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探索构建“551”思维课堂的全过程。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

▲《“551”思维课堂教学实践》新书发布仪式

随着思维型教学的持续影响,越来越多的基地校跨入了“自主与合作”阶段,一方面他们将思维型教学理论与学校特色深度融合,自主探索教育变革之路,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努力寻求合作。

本次大会期间进行了思维型教学基地成员结对共建仪式,10所中小学互相结为思维型教学拉手学校联盟,在未来他们将围绕思维型教学进行资源共享,互访交流,共建思维型学校。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投稿

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投稿_优秀授课稿件

除了学校层面的合作联动之外,国内致力于思维型教学研究的专家和思维型教学基地校的优秀教师代表也被聚拢了起来。去年,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起成立了思维型教学专家委员会和思维型教学指导教师小组,这两个组织将分别从理论研究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思维型教学。

未来,高校专家、教育局领导、校长、教师等不同层面的群体将共同合作,让思维型教学落得更深,走得更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因为合作交流,思维型教学的能量不断地集聚、放大和涌动,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思维型教学而并肩同行,将中国教育推向更好的未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