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圣经》所有了解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在《圣经》(启示录21章2节)中有个广为传颂的名言:

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往,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

(Behold, the tabernacle of God is with men, and he will dwell with them, and they shall be his people, and God himself shall be with them, and be their God)。

印度专家(严格来说是一个多才的电视广告人)Varun Mohanpuria在LinkedIn发表了一篇有关大数据博文,就套用了圣经的这段话,完美地“戏虐”大数据一把,仔细品味一番,还有点意思:

看哪,大数据管理的洞见,将与人们同住,人们要做它的子民,大数据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

下面编译了12个富有品味的大数据金句,这些内容或许能帮你“指点江山”,让你秒成大数据“砖家”:

(Information is the oil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analytics is the combustion engine)

译者按:这是Gartner研究院高级副总裁Peter Sondergaard在一次报告上的讲话观点。没有内燃机,石油也仅是一堆埋在地下的烃化物。没有分析,信息也就是磁盘中二进制。价值是“用”出来的。

(Big Data is not the new oil)

这是创造性研究办公室的联合创始人Jer Thorp的一篇文章,2010-2012年,Jer Thorp是驻《纽约时报》的数据艺术家(还有这个职业?)。

对这句话,要稍微解释一下:想一想,我们所用的石油,它的生成时间轴至少需要200万年,你和石油之间,除了你用它和它被你用之外,其生产过程,和你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而数据就不一样了,现在能成气候的大数据,诸如Facebook、新浪微博之类的社交大数据,再诸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的电商大数据,无不与人有密切关联,人人都是大数据的生产者,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笔交易,点滴汇成大数据。从这个角度看,大数据哪里是和你毛关系都没有的“石油”?明明就是一种全新的资源嘛。

这么说,其实是有另外一层含义的。既然大数据和“人人”都有关系,当大公司把它当作一种获取利益的资源来用,那不仅仅就让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了,还要呼唤更多的人文情怀在里面。在大数据的挖掘过程中,哲学家、伦理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的地位,应该同等重要!

(Data is the new science. Big Data holds the answers)

当你想向客户兜售大数据解决方案时,这可是最棒的金句。不要被财务人员的质疑唬住,这帮人,就是仅仅拥有数字,却对数字麻木不仁的一群人。现在就是你的机会,用大数据把他们忽悠住。

译者按:这句话,语出EMC CEO Pat Gelsinger发表于《福布斯》的一篇文章:《大数据上押下重注》(Big Bets on Big Data, Forbes)

(Data matures like wine, applications like fish)

译者按:这是在2009年布里斯班召开的开源开发者大会上一位名叫Andy的演讲者说的一句话。不太懂这个金句是啥意思?先来思考下:

10年的葡萄酒好,还是30年的葡萄酒好!你肯定说,30年的好,愈久弥香,价值越高嘛。数据也是这样!大数据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积累出来的。

那老应用为什么像鱼?作为食材,你是知道的,鱼的年龄越大,是不是肉质越差?肉质越差,是不是价值就越低?应用程序也是这样!找个20年前的Word程序,即使能运行,估计你也不用,相比于日新月异喷涌而出的新应用程序,老应用程序的价值几乎荡然无存。

(If we have data, let’s look at data. If all we have are opinions, let’s go with mine)

权威的标签,其实就是傲慢。

团队的领导人,是有绝对话语权的。如果没有数据,他们可能就是一言堂,就是一个人掌控整个团队的行动方向。

你可以用这句话,砸在每个对大数据蠢蠢欲动的人脸上——数据带了客观和民主,要不要由你!

译者按:这是网景公司前CEO Jim Barksdale的一句名言。

(If you torture the data long enough, it will confess)

别介意啊,这句话说的,可不是数据的力量,而是说的是人本身。

用这句话来支撑数据的重要性,会让你的潜在客户或者上司两眼发光。接下来他们极可能会问:“嘿,给我整点数据,来支撑我的观点吧”。然后,就是你表忠诚的时候到了。

译者解读:说这句话的来头可不小,他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Ronald H. Coase,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可这句话的更深一层含义,你看懂了吗?

数据做久了,不管别人信不信,自己都信了!人们很容易陶醉于自己的数据结论中。同一个问题,看待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而且都能找到数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比如说,大型电商的不同业务部,通过自己部门的数据分析,给出的商品推荐,其结论就可能大相径庭。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就是跨部门融合这些数据。

请大家期待下一篇文章《让你秒成大数据“砖家”:富有哲理的 12 条大数据金句(下)》

本文节选自埃文科技高级技术顾问,张玉宏博士所作《让你秒成大数据“砖家”:富有哲理的 12 条大数据金句》一文。

作者简介:

张玉宏博士,2012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现执教于河南工业大学。中国计算机协会CCF会员ACM/IEEE会员,埃文科技高级技术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生物信息学主编有《Java从入门到精通》一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