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小丹对丁元英的爱,要从她突破了「女人是形式逻辑典范」开始讲。

一、为什么说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

芮小丹倒了一杯啤酒递给丁元英,说:“我不能喝酒,你喝”。

丁元英喝了一口啤酒,每样菜都尝了尝。

芮小丹问:你怎么看女人?说心底的那点东西。

丁元英心里明白这是揭幕的前奏,于是坦率地说: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到这里,丁元英已经明确地拒绝了芮小丹。

说了一句很神神叨叨的话: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

老实说,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对形式逻辑的表述,其实这句话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形式逻辑的对象是事物的质,形式逻辑靠概念、判断、推理反映事物的质。把对象看作是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辩证逻辑从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结中考察对象。

通常意义上的形式逻辑已经不是感性层面的含义,而是理性层面对现象的反思过程。

其实是想说,丁元英这里指的形式逻辑并不是传统逻辑意义上的形式逻辑,而是指偏重日常意义上的系统1(《思考,快与慢》作者卡尼曼提出)。

如何理解呢?

韩楚风对芮小丹有过丁元英关于女人的一个侧面描写: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里了,教不得,斗不得,还不如花钱嫖娼来得明心见性。

结合丁元英自己的表达,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丁元英害怕的,不是女人,而是女人天性中的“形式逻辑”。

而形式逻辑又是理性的推理方法,这里不就出现了矛盾吗?

从而,他所指的形式逻辑,其实是不用推理的直觉,它是情绪的。体现在女人身上,就表现在情绪化以及由情绪泛化后的过于丰富的情感。

这是为什么丁元英说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的根本原因。只是,这里用形式逻辑并不十分讨喜,而且很容易迷惑读者。

因为,女人如水,男人如山。

女人才是易变的,男人反而是刻板的。

如此来讲,说男人是形式逻辑(传统逻辑)的典范,也不为过。

以下,我用通常意义上的感性与理性来表述女人和男人,其中,感性代替丁元英所说的形式逻辑,而理性对应辩证逻辑(当然,理性不是光指辩证逻辑)。

感性与理性很大程度上的区别在于:感性倾向于用主观的感受对特定事物的表达;而理性可以超越主观立场进行普遍性的表达。

那么,为什么丁元英为什么害怕女人?

或者,往更深层看,这个问题可以帮我们理解为什么离婚率会这么高。

我们来对比一下男人与女人的行为差异。

比如,你向女人问路方向,他们倾向于往“向左向右”这样说;而男人倾向于往“向东向西”这样说;(这里我说的是一个方向,从统计学规律来讲,倾向于此)。

女人倾向于从主观的感受出发,比如,向左向右。男人恰好相反。

从而,女人对过程情有独钟,你要问一个女人为什么要逛街?

对女人来讲,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逛街就是目的。

而对男人来讲,所求的,是目的。

为什么要逛街,因为我要买一件明天商务谈判的衣服。

这也解释了马云为什么永远要站在女人的立场讲话,因为,淘宝靠女人撑着。

注意,我这里是说的统计规律。也就是说,不讨论个例。

总的来讲,西方人又比中国人更理性。

“飞流直下三千尺,凝似银河落九天”, 中国人听来……美极了!

西方人会问:你怎么知道是三千尺,你量了吗?

我们会觉得大煞风景。

而这些,正是男女在天性上的差异。

所以,丁元英害怕的不是某个女人,而是女人的天性。

从而,对于“性”的需求,韩楚风直接说:还不如花钱嫖娼来得明心见性。

这是韩楚风对丁元英这位朋友的深刻理解。

不过,不要误会。我上面只是在表达,男人普通更有理性的意识,而并不是所有男人都有理性的能力。

这是需要先天的天赋与后天训练的。丁元英所受的教育与从事的工作正是需要他的理性能力,加上天赋,他可以在股市里真正可以玩得转。

对于一般人来讲,其实根本没有理性能力,不管男女,只是男人后天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从而,大部分婚姻,其实就像《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样,勉强相互理解,但又不能彻底理解,矛盾不断,量变引发质变,在没有“夫为妻纲”的新社会下,离婚率不断攀升,却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

相反,在中国,越是传统与落后的地方,离婚率越低。大家可以去验证一下这个规律。

丁元英又是一个极端理性的人,从而,他也必然从骨子害怕女人。

只是,丁元英最后接受了芮小丹,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二、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评价芮小丹对丁元英的爱)

冲冠一怒为红颜,并非是真正的爱情,吴三桂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

丁元英对于理性是有极致的需要的,从而,他一直活在「应该」里,而不是「我想」里。

他是一个用行动践行自己强势文化哲学的人。

对于爱情,他的态度也是一样。

从表面上看,理性与感性是相对立的,从而,丁元英要找一个对理性有需要的人,才能长久,要不然,也可能只是一夜风流事罢了。

正本溯源之后,我们再来看为什么丁元英接受了芮小丹。

或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对理性有底层需要的女人」与「对感性有实际践行的男人」有可能产生真正的爱情。

这就是我的答案。

如何理解?

如果两个人要能长期共渡,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两个人都能理解彼此最底层的需要。

什么是最好的理解方式?

不仅仅是思维层面的理解,而是,对方的底层意识本来也是自己的需要。

男人的天性是理性的;女人的天性是感性的。(这里,我们要往极致的方向思考,因为人有感性与理性的两面性,只是男人偏弱,女人偏强,我们只考虑统计意义,而忽略特殊个体,比如,现实中也有很多妇女之友)。

而如果,一个女人,对理性有着强烈的底层需要,那么,这个女人就能从骨子里对一个极度理性的男人有着深刻的切肤理解。

这种理解,不是语言上的“我知道了”,而是会化入情感的连接。

正是这种理解,芮小丹才特别想疼丁元英:她感受到了丁元英最底层的渴望,也从丁元英身上看到了自己。

因为,每个人在关系中的投射,其实都是在找自己。

丁元英先是说: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又有几个男人能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在芮小丹的“那一脱”之后,丁元英极其诚恳地说道:你是一块玉,但我不是匠人……你要求的,是一种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为你没有说出来而装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你这样做,是基于一种对应的人格,谢谢你能这样评价我。

“淡而又淡的名贵”与“雄性文化的魂”的内涵,其实是一回事。

先说雄性文化的魂。

它是指,男人被剥离了本能之后的本在。我们都知道,性快感是为了执行上帝的繁衍算法而被赋予的一种强烈冲动,但是,无论男女,如果只有性快感,其实与动物无异。人,被赋予了理性,除了懂得控制外,可以借以进入深度思考之状,然后直逼本质。

在这里,丁元英理性地看到了本质:芮小丹的裸体,虽然是为了给丁元英的,但是,正是对丁元英深层的理解,她知道丁元英是不会在没有确立真正恋爱关系占有她的。

因为,理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会遵照事物发生的规律而行。具体表现,就是一种契约。

面对美色,丁元英也有花天酒地那一套,那是一种纯粹的交易,这里,丁元英也是遵守契约的,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而他从精神上拒绝了芮小丹,却从身体上占有了他,这违背了他的契约原则。

虽然,丁元英也无法无视本能:在接受了芮小丹后的当晚,他们就睡在了一起。

而在芮小丹履行程序的那晚,丁元英克服了本能,正是证实了芮小丹的判断:丁元英是一个有贵气人格的人。

只是,丁元英自己也做不到芮小丹所要的那种标准,加上重构生活模式的麻烦,他选择了拒绝。

而“淡而又淡的名贵”,不也正是剥离了男人本能之后的本在吗?

所谓的本在,就是这个人原本生命中所追求的价值。性,是所有人的本能,是上帝进化算法下作为数据的人的共性。

但,人还有真我层的本来。丁元英的本来中,含有一种对真理的追求。

真理具体的表达,其实就是各种有形与无形的“该”。

这正是芮小丹的底层需要。

他们同时都有对真理的追求与相应的表达。

分别是理性、悲悯。

这两个词的本质,其实都是一回事:大爱。

这里有一点理解的难点,我做一点补充。

对于真理,各家各派的理解不一样。

道家的“道”、西哲与科学的“理性”、基督教的“上帝”、佛家的“缘起性空”……

而悲悯(慈悲),是佛家得道高僧对万物的态度。

这里,万物很重要,也就是说,理性、慈悲、道……这些观点,都是对万物一视同仁的表达,从而《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一种爱,一种大爱到不爱地步的“大爱”。

芮小丹的悲悯,其实就是天性中的一种大爱,王阳明死时、当她打死一个逃犯时,没有恐惧也没有豪迈,只有爱,这是一种一视同仁的大爱。

丁元英的理性也是一样,只是他无力也不想改变这一切,丁元英的“该”,对谁基本都一样,对叶、冯、刘都是一样,给刘冰空袋子,还是一样,只是这种理性中,少了一些悲悯,让人感觉缺失了些许温存而已。

从而,理性与慈悲(悲悯)从本质上讲,只是大爱的两个方向。

这是,他们爱情深处的底层。这是一致的。

只是丁元英的大爱显得更冷峻,而芮小丹的大爱更有佛家的悲悯,更有温情。

这样的两个人,当然极有可能走得很远,也极有可能触及真正的爱情。

很遗憾,这样的爱情在现实很少见。

首先,理性本来就是很难练就的能力。真正会的,也并不十分多,更多是知道一些,但不够系统与全面,或者,只是有理性的意识,面对具体的问题,没有理性的方法论。处于一种想而不能的状态。

其次,就算有理性的男人,不是女人无法理解真正的理性,就是男人无法做到真正的感性。两性之间,总是差那么点意思,而差的那点,正是矛盾的起点,通过量的积累,终究会质变。

结论,爱情发生的概率变得十分的低下,更多的婚姻是在《婚姻法》与道德的两重维护之下才得以继续的。

作为一个男人,当然渴望能有对理性有底层需要的女人;作为一个女人,当然也渴望能有对感性有实际践行的男人。

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姻缘的根源。

另外关于《天道》的解读四部曲:《天道》之局、《天道》之人、《天道》之事、《天道》之失完整系统地剖析了《天道》,前面二部分可以在参考这个回答:如何评价电视剧《天道》?

完整的四部分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号【盐九】查看。

不要只「收藏」,请「点赞」或「感谢」支持^_^,更重要的是在公众号「盐九」保持长期联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