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一篇高质量回答能够体现回答者专业知识的储备,行业经验的积累和 / 或独到的见解。其中又蕴涵了对事实准确性的负责,用自己的经历帮助他人找到方向的诚恳,以及对待不同观点的包容。
知乎回答大概可以分为「知识」、「经验」和「见解」三大类,我分别谈谈对这三个类型回答质量的理解。
一、
知识类的回答,应当立足于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兼顾可读性。
虽说知乎不是知网,对于参考资料的出处门槛要求较低,但在对待网络资料时也应慎重。知乎上有个问题,「美国有哪些奇特的法律」,一些回答大量引用了网络段子、公众号文章乃至上古年代的《读者文摘》中的材料。像这样不加鉴别地摘抄二手资料,真实性就可能得不到保障,至少应该试图寻找一手信源。在这一过程中,标注资料出处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了避免创作者自己惹上麻烦:如果为了论述某个问题,少量引用他人作品并注明出处,在法律中更有可能被解释为「合理使用」。注明出处,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也能够让自己少一些涉嫌侵权的后顾之忧。
在分享知识方面,可读性同样不容忽视。「干货」未必等同于高质量,如果太干,也可能把读者噎着。可读性不单纯等同于语言的通俗性和趣味性,也要靠清晰的逻辑来体现。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如果想回答《流浪地球》中蚯蚓干是否有营养,一堆杂乱的表格和数据未必能让读者明白答案。对此,可以先对「有营养」作出定义- 到底是指高蛋白低脂肪,还是能够均衡满足人体一天所需,还是对人体健康有其他的积极影响?明确了这一讨论前提,再呈现数据来解释蚯蚓干的营养构成,最后基于前提给出结论,这就在逻辑上提升了可读性。
二、
经验类的回答,不仅要确保真实性,同时也要考虑个人体验是否可以复用,能否给读者带来参考借鉴意义。
不要分享刚编的故事,这一点无需赘述,这里重点谈第二点。
有个笑话说,年轻人问亿万富翁的成功经验,富翁侃侃而谈:
「16 岁的时候,父亲给了我一个曲别针,让我换来一栋大别墅。我拿曲别针换了一支铅笔,又拿铅笔换了一把小折刀...」
「我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您就是这样一点点提升资产的价值,最后换到了别墅对吗?」
「不对,第二天,我妈看我太辛苦,直接给我买了一栋。」
你看,如果忽略了富翁对于追问的回答,那么曲别针换铅笔的经验,对于读者来说又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往前看,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多困惑;往后看,努力、幸运和禀赋共同让我们走到今天所处的位置。如果要以你所在的地点,给后来者绘制一幅寻宝图,那么过度强调某一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让他人误入歧途,也就称不上是高质量的经验分享了。
三、
对于见解类的回答,要体现质量,则不应单纯在观点上站队或者宣泄情绪。
中立和客观在知乎经常被作为美德来赞颂,但要求人们不带任何观点地进行公共讨论,却又像计算一只真空中的球形鸡的体积一样不切实。自然灾害不仅是大气的运动,也包含我们的悲痛;法律制度不仅是管理社会的技术,也体现我们对良善的追求。面对学术不端,我们可能会产生义愤;面对冤案平凡,我们会感到振奋。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脱离观点谈见解,这个社区就少了很多烟火气。
但有质量的见解绝非简单的「我支持」或者「我反对」。人的主观好恶总得有所凭依,如果你愿意和大家分享,是什么促成了你的价值判断,也许会给他人带来更多启发,也更能促成有价值的讨论。
也期待你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