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医政医管、基层卫生健康、妇幼健康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射阳县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国庆以《对标补差持续改进 推动“优质服务基层行”走深走实》为题作交流发言,介绍“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射阳经验”。
三年来,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开展,射阳县有力推动了基层医疗机构提质增效。全县已有10个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占比58.82%。2021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接受国家现场一致性评价,一致率100%。被省政府表彰为2021年度江苏省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队伍建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一是基础建设提档升级。累计创成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3家,省社区医院7家,省、市基层特色科室46个,建成省示范村卫生室73个,省甲级村卫生室4个。二是基本医疗安全可及。2021年,全县总诊疗人次606.35万,基层占比78.5%,总住院人次8.1万,基层占比50.2%。基层机构连续五年未发生医疗事故。三是基本公卫优质高效。慢病防治工作获国家慢病防控精选典型案例,获评国家健康促进县,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首批通过省验收,家庭医生创新服务模式经省确认,基本公卫项目连续3年接受省考、国考,成绩优秀。
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一是确定目标不跑偏。“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三年来,射阳县始终将“优质服务基层行”目标定位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上,通过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培训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活动不跑偏、不走样、不流于形式做资料。二是对标找差列清单。县卫健委活动领导小组、专家组指导各基层机构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工作分工,对照乡镇卫生院能力标准6大领域100个条款逐条逐项排查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分级分类整改。三是一院一策定方案。制定《射阳县“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方案》,对活动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各单位对照问题清单逐一制定活动方案,确定创建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四是统筹推进一盘棋。将“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融入卫生院日常管理,与区域中心建设、社区医院创建、等级医院创建、特色科室建设等同部署、同督导、同考核,杜绝“两张皮”。
二是强化综合赋能、着力能力提升。一是配齐业务科室,做强特色科室。人才引进和系统内调剂儿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科成熟人才39名,配齐镇卫生院业务科室。按照一院一特色的目标,培植省、市基层特色科室46个。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增加设施设备。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办好人民满意卫生的实施方案》、《加快卫生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近三年累计财政投入基层机构5.25亿元,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三是放宽手术限制,拓展服务范围。制定出台《射阳县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技术准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基层医疗机构有关医疗技术项目进行备案管理,支持基层机构合理拓展医疗服务范围。目前,有2家卫生院设立血液透析室,15家卫生院常规开展二三级外科手术,其中3家卫生院开展腹腔镜手术。四是探索总额付费,争取发展空间。依托县级医院、区域中心、二级医院建立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出台《射阳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统筹基金总额付费管理办法》,医保基金实行总额控制、结余留用,为乡镇卫生院发展提升空间。
三、强化持续改进、重抓内涵建设。一是建好质控队伍。县级遴选专业骨干组建全县院感、护理、医疗等12个专业质控专家组,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成立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事管理等10个管理中心,基层机构建立院科两级质控队伍,三级质控组织共抓质量管理。二是落实核心制度。统一编制护理、院感、医疗核心制度工作手册,邀请上级专家开展核心制度培训,高频次、多形式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落实整改,确保各项制度规范执行到位。三是紧盯持续改进。按照“重视环节监控,抓好细节管理,注重整改提升,建立长效机制”原则,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全部实现“闭环管理、问题销号”制度和“督查、整改、反馈、复核”模式,做到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同一问题履次出现问责不到位不放过。四是突出绩效引领。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评审的单位,优先申创二级医院、绩效工资总量可以提高到基准线的205%、院领导班子年薪上浮5%。达不到基本标准的单位取消一切评先评优、院领导班子取消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