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稻田蛙声起。走进云南镇康县勐捧镇包包寨村大山自然村新建的稻田养殖基地,基地依地势而建,大大小小稻田里养着许多种蛙、幼蛙,基地负责人张老四和管理基地的工人则像平常一样穿梭于稻田间查看牛蛙长势。
稻田养殖基地
迎面走来这位皮肤黝黑的男人就是张老四,镇康县勐捧镇包包寨村大山自然村人,已过而立之年,和大山村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年少时也曾外出务工,在外的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让他在致富方面有了更多地想法。
2019年6月,带着一身抱负的张老四回到家乡,与合伙人王建参一起,流转了50亩土地办起了稻田养鱼、养蛙养殖基地。
“我们大山村气候条件比较适合养殖牛蛙,我们就以土地流转的方式,依托大山党支部示范带头养殖牛蛙2万苗,面积20亩,我作为村上的一名党员,就是想通过这种示范养殖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发展牛蛙养殖共同增收致富。”看着稻田里长势喜人的牛蛙,作为村里老党员的张老四带领乡里乡亲养殖牛蛙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50亩的养殖基地,20亩用来养鱼,30亩用来养蛙,2019年6月份张老四投放了1吨鱼苗,有草鱼、鲤鱼、鲫鱼三个品种,投放了2万苗种蛙。时隔8个月,牛蛙和鱼长势不错,按照目前市场价格生态鱼15元/市斤,牛蛙20元/市斤,截至目前,张老四已经出售150多斤牛蛙,600多斤生态鱼,短短几个月,张老四的总收入就已经达到13000多元。
稻田蛙声起
看着张老四稻田养殖越来越红火,村里的很多年轻人也请来讨教致富经。一时间,张老四成了镇康县勐捧镇包包寨村基层党员示范带头养殖的一个榜样。
“下一步,我们还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从目前的稻田养殖,稻田养鱼50亩的面积扩大到160亩。”言语之间,淘到第一桶金的张老四规划着未来。
近年来,镇康县立足县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鼓励支持和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促进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稳步推进。
目前,镇康县全县有党员8979人,其中有大批党员从事种植、养殖、运输等不同行业,并成为当地党员致富带头人。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丽君 钱钏 段子善 秧忠富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