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案件经验交流材料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_本人工作志愿毕业生登记表

2016年10月18日至19日,陕西省文明办、陕西省志愿培训学院在西安联合举办2016年度第二期志愿者骨干培训班,榆林文明办以《推动榆林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通过“一抓二建三握紧”工作举措,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发展工作经验,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这也是榆林市志愿服务工作经验第二次在省级层面进行分享交流。

本人工作志愿毕业生登记表_优质案件经验交流材料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

榆林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分享工作经验

现将分享交流材料全文刊登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近年来,榆林市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注重在工作思路上求新,在内容形式上求活,在活动实践上求实,以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弘扬“行善立德”志愿理念,打造“大爱榆林”志愿服务名片为目标,采取“一建二抓三握紧”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网络化、阵地化建设水平,努力在全民中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时时开展志愿服务的生动局面。

一、建好一个枢纽,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大融合。

建好一个枢纽就是建好志愿服务发展的指挥协调枢纽。市文明办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了榆林市志愿者服务总会,确立了全市志愿服务“一盘棋”的组织基础。2012年12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总会成立的《通知》文件,市委书记、市长任名誉总会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总会长,市直19个党政群团负责人为副总会长。在市文明办增设了志愿服务科,形成了依托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抓总、总会统筹协调、文明委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确立了总会志愿服务工作指挥协调枢纽地位。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参照行政级别区划,按照“谁扩员、谁审核、谁记录、谁管理”的模式分层级、分类别发展下级组织、招募志愿者、管理团队、记录服务信息。市总会发展下级组织原则上只发展市直各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和县区级志愿服务组织。部分民间品牌志愿服务团队列编为总会的直属队,与县级设置同样的权限。在市区169个文明城市创建责任单位和1053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全部注册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总会于2015年6月,全面完成了市级层面的志愿服务资源的优势整合,实现了市县两级志愿者总会建设的全覆盖,全市志愿服务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二、抓好两项建设,编织志愿服务规范发展大网。

一是抓制度化建设,搞好志愿服务规范发展的顶层设计。我市除了出台《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意见》《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等7个中省志愿服务配套政策文件外,还对全市志愿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制定出台了《榆林志愿服务发展远景规划2015-2020》《榆林市志愿服务工作测评体系》《榆林市志愿服务回馈激励办法》《榆林市志愿者招募管理办法》4个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地方性指导文件。积极协调市委考核办,将市直各单位和县区发展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志愿服务写入了榆林市“十三五”规划,全面规范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的考核评价体系。二是抓阵地建设,夯实志愿服务便民化基础。利用街面上已有的公共资源,全面升级改造志愿服务站点。将沿街面摆放的123个“书香榆林”报刊亭改造成志愿服务岗亭,统一外观色调、统一志愿服务标识,外体广告栏设计了志愿服务形象宣传海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指定123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包抓岗亭建设,岗亭内外的规章制度、设施设备、装饰美化、业务指导全由包抓单位完成;积极协调民营企业家、中国好人贺聪明女士将城区内摆放经营的232个“四海放心早餐”点,加挂志愿服务站点牌子,免费为城区70岁以上困难家庭提供早餐服务;在城区三大广场、河滨公园、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办税服务大厅、政务大厅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和窗口建立志愿服务岗、亭、台、角48个。市区55个社区建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每个社区发展6支以上便民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辖区人口的10%。市民可通过遍布城区的站、岗、亭、点、角、台等阵地,申报服务需求和求助信息,注册登记志愿者、认领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实操平台。像近几年实施的“一元关爱”“情暖这一冬”“街坊邻居搭把手”“植绿大行动”“文明出行你最棒”“情注自闭症儿童”“社区七关爱”“阳光爱心圆梦”“书法家为你写家风家训”“周末去哪儿?城郊捡垃圾”“为困难家庭拍送全家福”“你的微心愿党员来实现”等一大批接地气、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都是在这些社区志愿服务站点长期实施的。起初是由党员示范带动开展,后来逐步发展为全民参与。

三、握紧“三个拳头”,打好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组合拳。

一是握紧培训交流这个拳头。总会以业务熟悉和能力提升作为培训重点内容,优先培训各级各类活跃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和系统管理员,优先培训县区文明办业务管理人员,以汇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动力引擎。后分级分类指导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自2014年起,总会先后举办了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观摩会、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推进会、社区志愿服务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会等6期志愿服务业务交流培训会,每次参加人数都在200名左右。全市成体系轮训志愿组织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约1000多名。开展各类公益志愿大讲堂12期,培育孵化民间志愿服务组织102个,投入支持志愿服务项目资金100多万元,合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二是握紧信息化支撑这个拳头。大力推广“志愿云”信息系统,建好组织框架结构,准确记录志愿服务过程。发文通报志愿服务组织实际应用志愿云系统情况,表扬先进,鞭挞后进,全面提高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云系统的实际操作应用水平。截止10月14日,全市利用志愿云系统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83676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1370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393个,累积志愿服务工时797120小时。我们还充分发挥“文明榆林”微信平台拥有70多万粉丝的优势,每天对志愿服务信息进行及时推送,提高影响力,营造大爱榆林志愿服务文化氛围。

精心设计吸引眼球的新媒体宣传手段,推广“志愿云”手机APP客户端,方便民众了解服务信息,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像近年来我市设计开展的“搭把手、七关爱、微心愿、动起来、读政策、跟我学、送温暖、点个赞、睹风采、上图啦、听心声、志宣传”等17个特色宣传模块,对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有很强的带动效益。三是握紧表彰激励这个拳头。在榆林每年开展的“榆林好人”评选表彰活动中,专门设立了“当代活雷锋和优秀志愿者”奖项,每年奖励大约20名左右优秀志愿者,每人发放奖金5000元。从2014年起,每年12.5国际志愿者日前后,总会组织召开由骨干志愿者代表参加的专题表彰会,大张旗鼓的表彰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全面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为了回馈激励志愿者,榆林市文明委印发了《榆林市志愿服务回馈激励办法(试行)》(榆文明委〔2015〕8号)。积极协调有关单位落实对星级志愿者在就医,就业和就学方面享受的优惠待遇,对三星以上志愿者实行市区内免费停车和免费参观文物场馆和旅游景点等优惠待遇。推荐部分志愿者走进各单位系统道德讲堂,讲述志愿服务先进事迹,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方光玉、贺军、屈玉渊3位优秀志愿者还被成功推举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礼遇。

其他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也参照市上出台的措施办法,有针对性地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回馈。市慈善志愿者总会为志愿者免费购买工伤意外保险,提供交通、餐饮补助;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颁发突出贡献奖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证书;地税系统实施利用志愿者工时兑换生活用品等。神木县出台了《神木县志愿服务回馈激励办法(试行)》,《办法》中将志愿服务与低保、社会救助、公共社会福利享受等方面挂钩。组织城区商家建立了志愿服务爱心联盟,对星级志愿者在县域内大型商场、超市、书店、医院、药店、饭店、旅行社等消费实行打折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志愿服务事业健康蓬勃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传达本次培训交流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深入贯彻中、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意见》文件精神,按照榆林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远景规划,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高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敦风化俗、成风化人,努力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为诚信榆林、文明榆林、幸福榆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明

榆林

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_优质案件经验交流材料_本人工作志愿毕业生登记表

凝聚道德正能量传播文明新风尚

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_本人工作志愿毕业生登记表_优质案件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