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报 记 者 刘 磊

本报通讯员 徐春苗

6月15日,天蒙蒙亮,住在沣水镇张炳村东南角的王登祥便起了个早,顾不上吃饭,就着急忙慌地赶到果林。前一天刚下过冰雹,路并不好走,一踩一脚泥,但他却毫不在意,唯一挂在心上的便是自己那3亩多核桃树上挂着的“宝贝疙瘩”。

“农民靠天吃饭,夏天最怕这大雨冰雹,好在咱这核桃树‘争气’,没被祸害多少,耷拉的树枝过两天也能翻过劲。”王登祥弯腰拾起了一颗掉落在地上未褪青的核桃,搓了搓泥。

突发事故致贫

沣水镇张炳村位于张店区东南郊山岭地带,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以种养殖业为主,靠山吃饭。今年64岁的王登祥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7年前,生活却跟他开了个玩笑,迎头给了他重重一击。

200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大儿子王涛的生命。

“老大‘走了’,儿媳改嫁,留下一个刚刚2岁的孙子,老二脑子又不好使、智力有问题,家里还有个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亲需要照顾。”王登祥长吁了口气,眼泪直在眼睛里打转,“当时,感觉天都塌了,但总得有个人站起来撑。”。

在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后,这位花甲老汉不得不再次挺直腰板扛起整个家。

日子有了盼头

2010年,正当王登祥为一家五口的生计犯愁时,村里为鼓励村民种核桃成立专业合作社。王登祥在村里帮扶下,以2700块钱作为启动资金,成为张炳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率先搞起了核桃园。

这200多棵核桃树苗可能是王登祥一家的新希望,也可能成为压垮王登祥一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却远没有设想的那般简单,对于从没有核桃种植经验的王登祥,所有事情都只能从头开始,边学变种。第一年的美国白蛾,而后连续几年的倒春寒都让王登祥如履薄冰。打种上果树的第一天起,王登祥就从家里搬了出来,和老伴利用别家用剩的废砖垒了3间屋子,跟树苗一同在园里扎了根。

王登祥告诉记者,搬进果园的第一晚,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核桃树竟在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子。

如今,不仅政府为贫困户兜底,每年可以拿到5000多元的低保补贴,而且家里的核桃园也终于在2014年见到了“回头钱”,这才终于让这个家缓过劲来。就连老二王强也在村委的帮助下谋了一份三级巡防员的工作,每月800块钱工资,足够生活。

“前几年欠下的债,大都还清了,日子有了盼头。”王登祥笑着对记者说。

无私帮助乡亲

在周围乡亲们眼里,王登祥不仅是一号能人,更是个“热心肠”。年轻时,搞特色养殖就闻名十里八乡,小到浣熊,大到狐狸,无一不精。如今,王登祥更是从零开始,自学成才,成了“果树专家”,谁家园子里的果树出了症状,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帮忙处理。

6月16日晌午,太阳挂在头顶,烤的人喉咙冒烟,王登祥忙完地里的活,衣服像浸了水一样糊在身上,来不及换下,就跟邻居薛居淮一起赶到村民张丰泽家的果园帮忙嫁接果树,直到下午5点,200多棵果树才全部嫁接修剪完。

“请人嫁接,一个芽4块钱,老王不仅没张口要过一分钱,而且随叫随到。”薛居淮打趣说,王登祥明明可以指着手艺、技术吃饭,但他偏偏“不开窍”。

毫无疑问,王登祥是一个做事有原则的人:“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再说平日里没有乡亲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王登祥,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

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委会也想方设法,“这两年计划拿出800亩地搞特色桃树种植,发展都市农业,春天看花,夏天摘果。老王是村里的技术骨干,这事要想办妥,可离不开他。”张丰资拍了拍王登祥的肩膀,笑着对记者说。

晚饭后的王登祥,喜欢蹲坐在灯下听广播、看书,小学毕业的他虽然没多少学问,但总喜欢研究点什么。他认为,农民想脱贫致富,不仅靠双手,更要靠脑子。

王登祥一边把玩着手中的核桃,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收音机中的广播新闻,小声嘀咕着,“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多攒些钱,儿子能健健康康生活,小孙子能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大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