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胡师姐19新传考研QQ群
论述题和开放性的简答题,一直都是考研的重大得分项,也是让考生们分出高下、拉开分数差距的题型。因为很多同学因为不会回答论述题来找胡师姐求助,于是,我们推出“优秀作业展示”这个栏目,选出一些优秀的报班同学的作业及老师的对应批发布,大家可以从中了解什么叫“好的回答”,也对照自己的答案查漏补缺。(不过请记住,好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论述题:新媒体环境下对媒介即讯息的理解
一、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学者M.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其主要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这里稍微有些不准确。媒介即讯息不是强调媒介的载体作用,不是将其作为离不开的基础设施,而是说信息在特定载体上会呈现的特定格式。内容总是在变,但这个格式却是持续影响,反复刺激我们的感知和思维,比任何内容都更持久有力,所以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因此从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一个时代的具体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二、具体阐释媒介即讯息
1、从媒介技术的功能层面上来看。任何一种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种媒介。例如,书信的内容是口语,广播的内容是文字,而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维度”的媒介,其表现形式可以包括其他所有的传统媒介。一切传统媒介都成为了互联网的内容,这也是互联网的影响之大的原因。【这段想法很好,但严格来说,已经超出了”媒介即讯息”这个判断,而涉及了其它思想。最好把这种关系提示出来,然后说明这是一种在原有思想基础上的延伸思考。】
2、从媒介技术的效果层面来看。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的新的媒介的出现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开创出新的行为类型。例如印刷媒介出现之后,人们不得不适应印刷文字线性的阅读方式,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理性和有逻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也形成碎片化的思考方式,越来越难以进行深入思考。
三、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带来的新的影响
【这部分答得很好。逻辑非常清楚。】
新媒体指的是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区别的,借助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作为“第五媒体”【最好不要将其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实际上不只具有媒体属性。上世纪90年代曾有人将互联网称作第四媒体,学术界后来对此进行过反思。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和前面的传统媒体已经不在一个维度。】 区别于传统的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媒体, 已经“无缝不钻”地融入到人类生活中。在新媒体时代, 最有价值的讯息不是我们传播了什么新思想、新内容, 而是由于新媒体的使用, 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1、新媒体改变了外部世界在人们心中的认知比例。
媒介即讯息告诉我们,新的媒介的出现,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环境,对“整体的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产生影响。
【逻辑顺序很好。先说媒介即讯息告诉了我们什么,再结合新媒体,指出新媒体时代如何体现这一判断。有了这样的方针指导,下面的答题就不容易走偏。】
新媒体尤其是作为社交媒体的新媒体,本质上是个人化的媒体。通过个人化的媒体,我们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由原来的大众媒体为我们呈现无差别的社会讯息变成了我们利用社交媒体积极主动的寻找个人感兴趣的讯息。利用社交媒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认知圈,一个专属于个人的全新的“拟态环境”。
世界由大到小,我即世界,以我为中心的认知圈形成,新媒体把人们的选择性认知和选择性记忆放大,凡事不能嵌入个人圈子的信息都无法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嵌入人们的圈子,成为传播效果的关键。
2、新媒体造成的圈层化、部落化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
媒介即讯息强调,新的媒介的出现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进而改变社会行为类型。
借助于新媒体,人们的社会交往不再被“在场”所束缚,凭借符号化的自我,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中同时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自如的切换不同场景。同时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更容易的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群体,形成圈子,强化个性和自我认同。这种圈层化的发展也会使得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社会变得更加撕裂,因此如何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是当代传媒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新媒体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体验,使人们的社会判断和社会决策更加感性化。
传统媒介的世界中,人们对于世界的体验更多的是单向度的,其中理性在社会判断和社会决策中起到主导型的作用。而新媒体以全通道的方式让人们真切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感性判断得到极大调动和集火,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认知和决策中,【这一点似乎缺乏说服力。感受到全部,似乎视野就更开阔全面,更应该理性才对。需要具体说明。】
4、新媒体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和思考方式。
碎片化的阅读满足了人们碎片化的时间的阅读需求,但是也助长了人们的浅阅读的习惯,难以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使得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下降。
【碎片化阅读方式本身是一个结果,我们要先把原因找出来,找到新媒体为什么导致碎片化的偏向。简单提一下就可以,使得论述更充分。】
5、经济生活。
新媒体首先使工作方式产生变革,虚拟办公成为可能,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在线会议、网上合作等有了技术支持。其次,新媒体使传统商业模式进行升级,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保障。第三,数字革命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以新媒体为核心,以用户之间的参与、互动和分享为基本特征的创意产业成为新媒体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但与此同时,支付安全、信息安全等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6、政治生活。
由于新媒体的低门槛、自由、开放、平等、虚拟等特性,正演绎出一种“新公共性”,带来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公民意识、主体意识正不断觉醒,无论是魏则西事件、和颐酒店事件等,都见证了网民参与意识、公民精神的进步,公民参与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公共领域,在全民参与中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但是,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层出不穷。
7、文化生活。
自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全民媒介化,公民新闻使传统的新闻生产格局发生变革。娱乐、山寨、恶搞,网络成为草根释放创造力的一个出口,全民狂欢时代,权威被颠覆,传统被质疑,草根文化正对精英文化构成冲击乃至解构。
【点很多,是优点,但这七点其实可以再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个人(如认知比例),一类是对社会(如经济)。这样层次感会更强。】
点评
这份答案最大的优点,就是思考问题很全面,点非常多,并且这些点,也确实围绕着对“媒介即讯息”的阐释展开,而非强行堆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当然,新媒体如何影响我们的存在方式,社会关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论述时有理有据,对技术如何影响生活这个更根本的问题(这不只是传播学问题,而是人文社科领域的根本问题之一)有一定了解,明白新媒体传播是一种中介化的传播,它嵌入我们的生活后,不只是提供了一种传播的介质,而且重塑了人类的经验(感知,心理,思维,认知,行动等诸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由此打破了许多既定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存在的前提。
答案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最后没有总结,突然就结束了。这部分其实是一个升华思想,展示辩证思考能力的最佳区位,可以让阅卷人很方便地get到你思想的精华。这个机会不抓住就太可惜了。一定别忘了写上去。
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