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时间,平时在家总是需要爷爷奶奶喂饭的宁宁,迟迟没有开始进餐,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旁边的昊昊哥哥。
昊昊一只手拿着鸡腿,另一只手熟练地用勺子盛起米饭,大口大口地吃得正香。对自主进餐一直有点抵触的宁宁,看了看昊昊,又看了看自己手边的小勺子,抓起勺柄舀起一大块米饭,试着往嘴里送。
第一次尝试虽然只吃到了半勺米饭,撒出来了很多,但宁宁依然开心地挥舞起小手,准备再次尝试。
尝
要不怕失败
试
上面这一幕便发生在巴小多。在这里,不同年龄的孩子会编排在同一个班级里,年龄小的儿童与年龄大的儿童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在一起游戏与生活。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日反馈+周测评”方式循环评估每个孩子的个体发展状况,进行定制化分组学习——这就是巴小多托育独创的“混龄编班,分龄分组”的教学模式。
巴小多为什么要选择混龄编班?混龄教育究竟有何魅力,对孩子的成长又有哪些好处呢?
大机器时代需要大量的产业链工人和工程师来操作机器以提高产能,而后工业化时代这类高过程性的职位逐步为自动化的机器所取代,人类逐步转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职能和岗位。
因此,巴小多认为,工业时代“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应当逐步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转变了,我们的关注点应当更多地落在培养孩子在情感需求、心理需求、社会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能力素养。而混龄教育恰恰能够实现这一点。
Enjoy life
Use life well
It is a one time offer
混龄实质上就是给小朋友建立一个模拟真实社会的团体模型。在混龄班上,年纪大的就是哥哥姐姐,小的就是弟弟妹妹,年纪差不多就是同伴。弟弟妹妹会依赖、崇拜哥哥姐姐,而作为哥哥姐姐,他们又需要照顾弟弟妹妹,给弟弟妹妹做榜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混龄环境中,每个孩子都同时拥有几重身份——年幼者、年长者、中间者。他们要变换着身份与不同的小朋友打交道,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给孩子提供了多种人际交往体验。
同时,混龄环境相比同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体验到个体间能力和个性的差异,避免同龄环境中的强竞争性,帮助孩子了解如何和不同类型的同伴交往,并对他人产生自发的包容和理解,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
蒙台梭利认为,“5岁幼儿的心智比我们更接近3岁幼儿的心智,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自然的渗透作用,使幼小的孩子很容易学会那些我们难以传授的事物。”
正如开篇所述的案例,宁宁通过观察昊昊哥哥自发开始学习自主进餐,这样在生活化场景中的学习在混龄环境下无处不在。小孩子会对大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充满好奇与兴趣,因为更接近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而在大孩子的鼓励和帮助下,小孩子往往学得更快。
而对于大孩子来说,研究发现,同伴教学对扮演教育者的儿童有正向的影响。因为他们在教小孩子时需要时时刻刻调用他在动作、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个过程中大孩子不仅巩固了自己掌握的知识,同时又因为能帮助小孩子而产生被尊重、被认可的感受,帮助大孩子产生胜任感,建立更多的自信心。
Enjoy life
Use life well
It is a one time offer
巴小多托育采取“混龄编班,分龄分组”的教学模式,便意味着它对教师团队的要求更高。因为混龄教育需要老师进行大量的观察记录,而针对每个孩子发展阶段进行定制化教学,又要求教师对儿童各个阶段身心发展规律了如指掌。
而巴小多托育依托多年的早幼教行业经验和庞大的师资背景,通过每周学习+培训考核的教师培养机制,让“混龄编班,分龄分组”这种教学模式成为托育机构的一大亮点,为孩子成长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