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内篇·养生主》
借用《成就员工》引用的一句话作为引,理解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着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看似轻松的解读能看出《成就员工》的作者,对知识的追求,理解为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境界,虽然听起来是一件危险的事,但想通过了,关于有限与无限的边界问题,就只剩危险了。这隐喻了一种境界,暗暗执着的一种意境。
01
为员工赋能的创业者与管理者,运用利他思想用心分享管理智慧
黑白色调的封面设计,一个看着温和,满目良善,竖起大拇指的生活图片,简单的《成就员工》四个大字,再附上“沈东军的管理私房课”的SLOGAN,便构成了《成就员工》这本书给人的直观感觉。
先来看看《成就员工》的作者沈东军。他的简历简单明了,“莱绅通灵”创始人,获颁比利时国王勋章,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香港科技大学EMBA。这些标签读来都是和学习有关,这也就不难看出,洗东军先生在书中所能体现出来的极大的阅读量,而且知识面涵盖内容极广。
同时,结合他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成就员工》这本书摆脱了大部分管理书籍枯燥在理论,当然扎实的理论基础在通读的过程中,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生动的实践案例全部依托于理论,并能够升华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创新了大量的前沿管理知识,能够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创业者能从中总结自身的管理经验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主要的可以从书中实例得到管理的启发。
而作为不同层面的管理者,也能从书中获取能量,转换角色与思想意识,从而让自身的能力能够在职场中得以发挥。通读以后,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成就员工》这本书,是真的在用心总结,一个创业者与CEO,在30年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发现管理过程与环节的问题,不去一刀切或是拿来优质的管理案例直接使用,而是结合实际,一点一滴积累管理经验,并不余遗力的记录下来,同时,分享给读者,能让读到本书的人,深刻感受到,一个管理者与创业者真正运用利他思想,踏踏实实地为员工赋能,从而使企业管理不断拥有无限发展的完整历程。
最令人惊艳的是,本书附赠一本完整的《成就员工》一书的脑图手册。既可以在通读全书时运用手册辅助阅读,也可以在读完之后,再看思维导图来理解全书内容。怎么看,都让人爱不释手,无论作为哪个层面的管理者,都十分受用,特别是针对创业者,不仅可以回顾自己以往管理过程中的得失,也可以在与书共同复盘以往管理的过程中,跳出原有处境,回看自身管理的漏洞,并从中受到启发。
回到脑图手册,我将它理解为思维导图的一种,是一本值得不断复读的管理指导手册。
02
在复盘管理的道路上,发现真问题,以实践为基石,给出真答案
在翻看沈东军管理私房课的《成就员工》脑图手册时,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成功的人都是理性主义者,所谓理性,就是逻辑先行。当我们拥有了逻辑大于事实的心智模式时,我们离成功就近了。”
这段话让人思索再三,重点来了,就是成功的路上,重逻辑。全书的内容也确实如此,企业主读了受益颇多,会思考自身的管理模式,员工读了,会更清晰定位自己,与企业真正形成持久发展粘性。
理解了这个逻辑,再来看《成就员工》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一本双向受益的指南书。所谓“成就员工”,就是真心帮助员工成长,形成可持续的员工与企业相互成就的飞轮效应。
作者沈东军先生,在全书的写作中,将在企业一线管理者几乎者会面对的棘手问题,全部抛出,紧扣管理者们常见的管理难题,用不断引导与实践的方式,给管理者与员工切实而成功的实践管理经验。用最好的成功实践经验,引导企业与员工,经过时间的打磨,为读者呈现管理难题中最优质的答案。
《成就员工》全书紧紧围绕“成就员工”的主题,重点探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员工如何实现个人成长?
第二,管理者如何成就员工?
第三,如何形成可持续的员工与企业相互成就的飞轮效应?
解决这三个重点问题,全书分别从个人成长、心智提升、成就员工、成就组织,到全书的重点“飞轮效应”,最后升华到使命出发,一环接着一环的阐述员工与管理者与企业之间环环相扣的管理关系。
(一)发现自己的路途,漫长而遥远,幸有高人指路
在个人成长篇中,通过六课的内容,通过“莱绅通灵”的实操案例,主要破解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
其中,抛出大家关心的“为何我们总在成功与失败间摇摆”的尖锐课题,首先让每个读者对共性问题进行思考,在第2课与第3课时,便通过自身的企业品牌的国内产品定位实例,发现市场蓝海,从而说明企业与员工及管理者都可以对自己进行逆向思考,打破思维局限,同时,阐明运用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游戏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切合到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游戏观的转换,从有限游戏转向无限游戏。运用无限游戏的管理方法,消解时代焦虑,引发运用使命观,使员工向内与自己共成长。
同时,在个人成长角度,《成就员工》中还逐步让读者清晰人才档次,让自己在人才档次中找准自己的级别,更加利于员工对自身价值的清晰。还教授了“复盘”这一关键的认知与总结、提升的方法,帮助不同层级的人找准自己的角度与目标,并运用许多名人的实例,引发了优秀员工成功的底层逻辑“复利”特征,与读者共建健康的人生观,鼓励人拥有长期而强大持久的信念物征。
《成就员工》的第二部分心智提升篇,是对于“成长在于自己”进一步的升华讲述。作者沈东军先生运用耐心、细致的笔触,从解读心智模式的定义,到运用大量的理论,循序渐进地让企业中不同角度的管理者与员工,自行思考不同层面的心智差距是什么?终端结论,是人要自我战胜天然的惰性与随波逐流特征,以及消极的从众心理,不破限,将自我禁固在原地不动。
作者由浅入深的引导读者,理解“271”管理法则是大自然的淘汰法则与规律,终有10%会被淘汰,从而柔和地敦促管理者与员工积极摆脱惰性,引爆内心的正向问题的能力,积极投入到与企业共荣的勇者大潮中,运用最简单的道理,结合“本质与逆向思维”,激励员工接受企业的管理法则,启动“莱绅通灵”企业,“消灭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高级、实用的心智模式,调试所有人内心的力量,个人与企业共成长。
(二)躬身入局者,才能破解人与组织的相生关系
“欲破局,必先入局。”高度认同此句。
如书中所说,优秀管理者手下良将如云,差的管理者手下人才捉襟见肘。学会人才裂变,是对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成就员工》在第三部分成就员工一篇中,主要讲述管理就是经营人的理念。不仅清晰了管理者要培养人才的使命,同时,也建立“识才”的模型,建立“莱绅通灵”企业自身的人才价值评估动态体系,持久测评。这样就分摊了管理过于“个人”的压力与局限,在常态化的严格管理中,达到管理平衡。
作者还介绍了为了关注员工的成长,不仅鼓厣精英小团队的组合,还倡导管理者,要躬身入局,用罗振宇在跨年演讲的小故事,引发管理者要入宫户的局,入下属的局,才能解决实操层面的问题。为此,沈东军先生在公司内部自设课堂,让员工交流相互流通,以同学的形式长期陪伴成长,将比赛拟成多元化游戏,深谙人性,不断游戏化进行管理训练,取得了良好的员工学习成果。
在不断的变革中,“莱绅通灵”公司还在变革中,提出了提升领导力的“四项修练”。在不断的变革、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员工与企业的相互成就。企业成就员工,更多的员工也就会成就更好的企业。
关于成就组织系列,主要从管理者的角度,梳理管理结构,鼓励管理者放大格局,将部门当成公司管,有效结合不同的管理手段,让组织变成一个成长的“土地”,让组织成为了一个进行型的组织,不断成长是目标,不仅让员工受益,还要抓好源头管理,做好过程管控,增强随机问题的处理机制。
“让领导者做园丁,而不是英雄。”这适合大部分成长型企业。并能有效运用标杆领引等方式,激活有亮点的员工,让这些人去点亮组织。
人与组织本就是相生的关系,这像极了人与人的相处,不过人与组织的关系,包含着管理者,创业者,以及员工,所有的人与组织的关系,都是互相成就的,只有都能够站在彼此的立场,从而使组织这条小船越行越远,组织里的人,这条船上的人,才会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
(三)从“飞轮效应”人生使命课题的飞跃
“飞轮效应”顾名思义,如果是从员工与企业角度,那么就是两者之间互相赋能,相互成就,相互循环,越来越好。这是一种生活与工作、学习中常见的运行模式,可以随处使用。这种效应主要是在物与物,人与人之间,互相加力,互为杠杆,是利人利已的一种良性循环加持。
“莱绅通灵”的企业战略飞轮有着自己独到的公式,且有四大战略支持。作者沈东军先生在《成就员工》一书里详细介绍了自己企业的成功管理模式,同时还介绍了企业产品设计的“理念先行”带来的利处,同时对品牌的升级感触对市场影响的深层内核,全部为思维的改变,为企业带来的收获感,满满实例操作细则,复盘参考价值极高。
关于“使命感”,这是整本书,最精华的升级部分。
探寻使命的价值 ,不仅是让员工为企业增值,同时也是在探寻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念一致性,如果用制度或名利来束缚,那样便是有边界的条约。
但是,使命感,强调奉献,是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这是整本书所有讲述的最高境界,就是引导所有人,探寻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找到自己的价值,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提升,使每个不同层级的人,不同角色的人,不断寻找自己的未知,使自己真正的强大,并使自己变得不可或缺,这样在不断地精进中,企业与人才能够更长久的合作下去,双赢式发展。
引用一句话加缪的一句话:“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欢迎跟随沈东军先生,一起走进《成就员工》这本书里丰富的内核管理世界,众览沈先生30年的真实管理问题,以及真实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分享,共同学习和复盘管理这条路上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