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了深化脱贫攻坚,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思想动力,提供了重要实践遵循。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省份。近年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冲刺清零行动,集中主要心思和精力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6个县市区脱贫“摘帽”。
当前,甘肃省已进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倒计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硬堡垒的关键阶段。
从今日起,本报将连续刊登全省退出贫困县序列县市区的脱贫攻坚成效及经验,一为回看成效、总结经验,二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借鉴。
肃南“八大工程”精准施策
本报记者何成军 通讯员梁生红
初秋季节,走进肃南县马蹄乡大都麻村,令人眼前一亮: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新建的小康房靓丽整齐,藏式图案装饰的文化墙引人驻足;养殖小区牛羊肥壮,牧家乐里洋溢着欢声笑语,电商服务点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乡村舞台“舞”出了农牧民的新生活……这是该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该县始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县工作的“一号工程”,以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个巩固提升村为重点,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围绕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还“欠账”,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向深度进军。
该县确定了八项扶贫重点工程,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红利不断释放,贫困村老百姓获得感越来越强。
生态扶贫,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草原禁牧702.8万亩、草畜平衡1389.1万亩,每年落实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98亿元,人均达到7506元,全县草原补奖资金人均保底收入达到3353元。
产业扶贫,按照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户有一项致富门路、人有一门致富技能的“三个一工程”建设要求,继续用好600万元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突出甘肃高山细毛羊主导地位,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细毛羊“两年三产”技术;持续发展肉牛产业,今年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投入130万元以肉牛养殖补助资金项目方式,支持浅山区农牧民发展品牌肉牛产业,出台了《肃南县肉牛养殖产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依托专项扶贫县级配套资金项目为养殖优质肉牛品种20头以上的养殖户每户给予10—20万元贷款贴息补助,连续贴息三年。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牧家乐、家庭旅馆、特色餐饮等乡村旅游业,兴办乡村农家乐40户,培育旅游示范乡(镇)2个,旅游示范村22个;积极推进“互联网+扶贫”,60多种农畜产品、旅游文化纪念品实现了“上网”“进城”。
教育扶贫,将幼儿教育、高中教育纳入免补范围,实现了“三免两补”十五年免费教育,落实优秀大学生(研究生)政府奖励和贫困大学生(研究生)政府救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
健康扶贫,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贫困人口全覆盖。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报销制度,建立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和“一人一策”帮扶措施落实率均达到100%。
社保扶贫,在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积极为贫困村、贫困户协调安排有关民生项目和社保政策,全面落实农牧村低保、养老、“两孤一残”等社会保障政策和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草原补奖等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牧村特困户生活救助、临时补助和大病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每月分别达到485元、310元和723元,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科技扶贫,扎实开展各类科技实用技术和惠农政策培训,使全县80%以上的劳动力普遍接受了3-4次培训,80%以上的群众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贫困家庭中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都参加了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精神扶贫,精心打造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平台,让群众拥有更多的文化活动阵地和空间。利用县乡骨干文化队伍,吸纳农牧村文艺爱好者,开展“快乐老乡”、文化惠民演出、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以脱贫政策、脱贫致富典型事迹、移风易俗等为素材,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农牧村文化生活更加充实,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
金融扶贫,切实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建成便民金融服务网点65个,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设置便民金融服务点。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发放2年期草食畜牧业贷款8911.5万元、支农再贷款5500万元,为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放扶贫贷款1300万元,其中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60户300万元。
2018年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4元,增长8.5%,已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64元,增长10%。
民乐“一号工程”持续发力
本报记者何成军 通讯员尚明
如今,在地处祁连山浅山区的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无论是在19个插花型贫困村里,还是在该县生态工业园区“圆梦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里,随处可见各级领导、党员干部的繁忙身影,随处可见乡村群众的欣喜笑脸,随处可见旧貌换新颜的喜人景象……
民乐县牢固树立“一号工程”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坚持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统筹谋划、与产业培育紧密结合、与城乡发展协调推进、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聚焦发力、精准用力,深入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力争到2019年全县剩余1219户3819人全部脱贫摘帽。
民乐县招商引资引进的海升集团投资4.8亿元,建设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的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示范项目,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用工都来自于圆梦苑小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原顺化镇列四坝村村民赵思秀就是其中一位,自从2017年搬迁至圆梦苑小区,之后就一直在张掖海升现代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务工。赵思秀告诉记者,“在老家的时候到外面务工,像我们这么个岁数人家都不要了,老家的时候我一年挣2万多元,现在我半年就挣了2万多了,到年底可能要挣4万多元吧。”
该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住房安全有保障“清零”行动,逐步探索易地扶贫搬迁“1+N”的后续产业体系,基本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目标。至目前,“十三五”期间投资2.54亿元分3期搬迁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19户3985人,已确保了每户平均有2人能够务工就业,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实现稳步脱贫,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发展和脱贫致富问题。
培树致富典型,增强脱贫致富动力。民乐县立足一二三类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大的现状,坚持把贫困村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同步部署,一手抓贫困村脱贫致富,一手抓乡村振兴,通过培育整村脱贫典型、整村土地流转典型、劳务输出典型、美丽乡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陇上乡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丰镇黑山村,是一家集有机食品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目前,公司已建成中式面点、野生酸刺果饮料、纯净水生产线各一条,每年可生产中式面点600吨、纯净水及酸刺果饮料8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900万元。“看得住家,守得住娃,照顾了老人,还能挣钱养家”,这让在陇上乡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务工的田生花非常开心。针对不具备条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民乐县加强就业扶贫车间等载体建设,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发挥“小车间撬动大扶贫”带贫效应,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让困难群众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民乐县已认定扶贫车间18家,吸纳22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脱贫攻坚,民生为本。自全省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冲刺清零”行动开展以来,民乐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坚持“输血与造血”同步进行,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农村饮水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清单式管理,画出“任务图”、明确“时间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冲刺清零”专项行动,给村民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至目前,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底的5957元增长到2018年底的8056元,同比增长35.2%;1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7万元以上,全县危房改造完成率、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饮水安全农户比例、自然村通动力电比例、建制村通网络比例均达到100%,实现贫困村基础设施全覆盖,公共服务全部达标。全县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758户5770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224户3851人,累计脱贫787户2648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62%下降到1.88%,顺利完成了“插花型”贫困县脱贫摘帽和19个贫困村退出工作。
榆中“脱贫菜”烹出“致富餐”
本报记者蒋文艳
天刚蒙蒙亮,家住榆中县金崖镇岳家巷的岳虎和媳妇简单地吃了几口早餐,就赶到镇上的蔬菜保鲜库,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主要负责蔬菜的装箱,每天从我手里经过的蔬菜箱子有上百个。”岳虎告诉记者,在这里当天采摘的鲜菜,通过冷链物流,两三天后就可到沿海城市,成为当地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以前,我们这里种的都是粮食作物,一年下来收入不高,自从十几年前开始种植芹菜、西兰花,包菜,农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岳虎说。
“现在村里有车的人都约着周边自驾游玩,我也正打算和朋友拼车,带着孩子去周围好玩的地方。”岳虎说,现在最着急的是赶紧拿上驾照,自己也买辆车。
近年来,榆中县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蔬菜种植传统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发展蔬菜脱贫产业。如今,高原夏菜已成为榆中县产业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产业链最完善、增收效果最明显的支柱产业,每年吸收各地蔬菜经销商200余家,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均建有直销点,年外销蔬菜140万吨,90%销往全国60多个城市、80个批发市场,10%出口东南亚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
2018年,全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44.3万亩,蔬菜总产量110万吨,实现产值18.3亿元,以榆中为主产区的兰州高原夏菜品牌在国家质检总局品牌价值评估中被评估了58.99亿元。
今年上半年,在广州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城际合作联合会议上,榆中县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理事长分别与广州鲜通天下农业科技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金额1亿元的高原夏菜定向产销协议,产品将通过钱大妈超市等高端市场在当地销售。
“拿下这份协议,意义重大。”榆中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销会议,榆中县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通过积极对接高原夏菜高端市场,签订定向产销协议,发展订单种植,推动榆中高原夏菜产业向标准化、订单化种植方向发展。
同时,榆中县通过打造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吸纳43家“有实体、有基础、有能力、有温度,能组织、能示范、能带动”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加入联盟,辐射产供销一体化农民合作社623家,带动6万名农户参与,种植高原夏菜面积达28.01万亩,总产量达56万吨,实现总产值19.8亿元,对全县农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30%。
产业发展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夯实了增收基础。近两年来,为实现群众“脱贫不返贫”,发展“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榆中县推出了“五大品牌”助民富。打造智力扶贫品牌,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35名,“科技明白人”350名,科技示范户2000户。打造电商扶贫品牌,先后培训电子商务人才6000余人次,培育电商企业50家,电商示范经营户100家,并筛选12家企业入驻县级服务中心进行孵化,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8.9亿元,成功入选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全覆盖。
同时,榆中县还坚持统筹各类资源,发展富民产业,改善基础条件,提升公共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景泰“三大片区”标本兼治
本报记者胡旺弟
家住景泰县中泉镇龙湾村的包能全50岁出头。旅游旺季, 他时常载着游客漂流在黄河上欣赏千姿百态的黄河石林。
包能全说:“他划羊皮筏子载游客漂流每次能挣80元,夏季旅游高峰时每天甚至能有上千元收入,年收入轻松超过1万元。”
龙湾村面向黄河、背靠石林,人多地少。村里老人回忆,过去的生活不富裕。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和包能全一样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脱贫致富。
村民朱万玉依托旅游景区当起了驴车“司机”,驾驶驴车让他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富裕。光靠驾驴车每年能有2万多元收入。在整个龙湾村,像这样的驴车共有200多台。
据统计,景泰县以黄河石林大景区为依托,带动17个贫困村发展旅游产业,受益贫困户人均增收1800元。
景泰县拥有24万人口,是甘肃省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2013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082户45332人,贫困发生率为24.38%,建档立卡贫困村60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6个,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干旱山区、盐碱危害区和风沙区“三大片区”。
针对“三大片区”的现状,景泰县在干旱山区谋划实施了四大“旱变水”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9.5万亩;寺滩引水、黄崖坝上水工程建成投用,为寺滩5.2万亩有机农业区提供了灌溉用水;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全面开工,10万亩的食葵生态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在盐碱危害区,坚持“标本兼治”,投资1.46亿元的草窝滩排碱涵洞、治碱排水工程竣工使用,盐碱蔓延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5万亩,抬田造地1200亩,改良治理盐碱地2万余亩。在风沙前沿区突出生态防护林和特色经济林“两条主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6万亩,农村营造林30.4万亩,义务植树437万株。累计发展经济林果31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开发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173个,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年工资8000元。
同时,景泰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脱贫的根本之策,抓实抓细“一户一策”和“两园两率两节点”产业脱贫行动。创新制定了“6+5”产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及补充意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建立了“8%保底分红+8%补助+N%效益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建成产业园123个,形成以粮猪禽为三大基础产业,果菜药羊为四大支柱产业,小杂粮、鱼虾蟹、黑毛驴、肉牛、奶骆驼为五大特色产业的“3+4+5”脱贫产业体系,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
2014至2018年度,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764元提高到7240元,累计退出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11057户42337人,剩余贫困人口1025户2995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59%。在2018年全省扶贫成效考核中,综合评价等次为“好”,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三。今年四月份,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景泰通过新时代讲习所、树立脱贫先进典型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造血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投入802万元,培训劳动力1.13万人次,其中贫困户劳动力6586人次。着力推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行动,近三年共输转贫困劳动力1.4万人。建成“扶贫车间”10家,带动贫困群众就业265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643人,每人年收入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