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由传统的专业指导逐渐向综合素养提升转变,结合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分析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志愿服务的载体性作用,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在志愿服务活动设计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引导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定青年学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文章探究志愿服务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真正做到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对志愿服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着明确认知,与传统知识理论教学相比,大学生更倾向于个人实践体验,通过比较分析、自主探究等多种形式建立理想信念。充分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规律,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体验为重点进行志愿服务设计。经过教育机构的多年努力,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广受大学生认可的品牌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引导性作用,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形成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志愿服务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明确志愿服务与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为理想信念的建立提供实践支撑。
志愿服务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获得了教育部门的广泛认可,充分发挥出志愿服务实践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性作用,带领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不断丰富个人的技术素养,主动在就业阶段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服务设计阶段,了解我国的社会发展情况,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志愿活动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改变传统的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保证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适当增加志愿服务实践教学比重,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丰富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美好品德。志愿服务需要以提升道德素养为核心,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塑造,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道德意志,自觉约束个人的社会行为。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满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诉求,将志愿服务活动蕴含的崇高理想嵌入到学生的生活认知结构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行为意向是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基础与前提,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越长。学生带来的情绪价值越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能够调节身心,通过志愿活动认可自身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与作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比,志愿服务活动具有素质导向性作用,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服务对象广泛化,没有固定的服务公式作为约束,依靠学生个人能力的应用,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组织领导才能,树立自信心与责任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
志愿服务活动设计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志愿服务的政策导向性作用、强化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管理、了解学生的教育诉求、带有鲜明的专业色彩。
志愿服务的政策导向性作用: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鲜明的教育特点,在教育机构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律规定,围绕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求设置实践活动主题。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前,可以参考志愿者团体的活动经验,在志愿服务中自觉履行责任与义务,保证志愿服务的整体质量。强化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管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需要承担起价值导向性作用,学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志愿者团队的人员构成,在实践过程中践行教育宗旨和主要目标。大学生明确在参加志愿服务阶段需要履行的权利与义务,只有严格审查各项组织材料,才能为后续的志愿服务评价与跟踪调查奠定基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主动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大学生学校社团和高校教师团队共同参与,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化开展,只有为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志愿服务活动环境,才能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加强大学生志愿团队的组织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调整志愿服务计划,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团体的参与积极性。了解学生的教育诉求: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形式,已经形成了符合大学生志愿团体的实践教育品牌,志愿服务活动要自觉肩负起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任,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思想的双重提高。带有鲜明的专业色彩: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影响到高校专业教育的正常开展,与社会群体开展的志愿服务形式不同,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需要建立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选择贴近学生专业特性的志愿服务主题,在践行思想教育理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际行动。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设计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实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技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在实践中获得力量,经典的志愿活动包括“支教、支农、支医”,主要的参与对象是教育专业、农业专业、医学专业的学生;面向大学生建立“三下乡”志愿服务品牌,具体内容有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这一志愿活动面向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大学生,在实践阶段积极参加科技开发与文化建设,致力于改善乡村卫生环境。乡村许多青壮年进城务工,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乡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群体,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题项目,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让学生了解乡村地区的生活条件,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为改善乡村社会环境做出不懈努力,将国家建设作为奋斗一生的责任与目标。社区建设:以社区建设为主题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倾向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帮助孤寡老人、助力残障人士、向社会群体伸出援助之手,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科普教育、文化宣传、法律普及、卫生环境建设等多项志愿活动。首先向社区服务人员了解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志愿服务分工,引导学生履行服务职责,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动员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为社区群体提供物质、精神支持,为全社区居民幸福生活作出努力。环境保护: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倡议下,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大学生需要主动配合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推广,深刻了解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志愿服务主题设置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多元化,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特点,不断创新个人的发展思路,形成团队意识、环保意识、服务意识,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将志愿服务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中,提取教育细节元素,不断增强广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同感,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整合力。理想信念教育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形成价值自觉和优秀的思想观念,需要获得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在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深层次的信念与信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改变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活动是学生自愿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志愿活动更加具有亲和力,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让学生自主地形成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走出传统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能够改变学生单一化的思维模式,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过程,志愿服务具有周期性、长时段的服务特性,志愿服务工作可以伴随学生职业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引导学生建立理想信念,增进学生的价值认同。志愿服务活动是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变为具体的实践探究,了解学生的社会理想诉求,明确学生的社会取向,增进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定期开展专业化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建立志愿服务与理想信念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社会力量,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严格规划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流程,建立专业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的志愿者服务标准,培养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坚定政治立场和强烈服务意向的优秀志愿者队伍,通过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团队给予激励和表彰。
综上所述,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服务让理想信念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通过志愿服务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挥志愿服务的导向性功能。志愿服务设计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现代化德育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将志愿服务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设计出具有时效性的志愿服务活动主题。运用好志愿服务中的细节元素,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氛围,不断壮大青年志愿者团队,引导学生形成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