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

每天早晨六点多,在泗县屏山镇的农贸市场里,提篮挎包、熙熙攘攘的人群正在各个蔬菜摊位前挑选自己心仪的蔬菜,不时地传来一阵阵叫卖或还价之声。长长的街道上,有一个摊位略显特别,前来买菜的顾客络绎不绝,却鲜有讨价还价的现象。摊主名叫刘华,从出摊就一直在忙碌着,跟其他摊主不同,她家的摊位上只有一样东西——豆芽菜。

image

每天刘华的摊位前都有很多人等着买豆芽儿,经常是忙不过来,顾客们也不介意多等一会儿,这在人来人往的菜市场实属少见。“他们家还是坚持用老方法发豆芽儿,长出来的豆芽儿味道好,大家都爱吃,所以情愿多等一等,不少人买豆芽儿都认准他们家的。”过往的顾客们说道。

刘华与老伴张明华都是70多岁的老人,患有多项长期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屏山镇屏山村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户的情况以后,及时召开了会议经过村、组评议公示该户被精准识别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该户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为该户办理了低保、代缴了新农合保险实施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解决了该户看病就医的燃眉之急。

“困难是暂时的,贫困不是偷懒的理由,只要肯出力就能把日子过好!”刘华和老伴张明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两位老人靠着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手艺,在家做起了豆芽生意,刘华在家做豆芽,老伴经过村里的帮助,在街上找了个摊位卖起了豆芽。每天天一亮,刘华将发好的豆芽儿装筐用板车推到市场,支起摊位售卖。由于是自然发的,豆芽儿品质好,很快就得到顾客的青睐。

靠着卖豆芽菜,刘华和老伴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彻底改变了家庭生活困难的局面。通过两位老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实现了脱贫的目标。

“扶贫必先扶志,人穷志不能短!”面对生活的磨难选择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命运。帮扶不能简单的送钱送物,要充分调动发挥贫困户自身动力,培养他们直面生活不退不避勇敢坚强的生活态度,才能标本兼治巩固脱贫成果,保障脱贫成果长效可持续。(通讯员 姚森 高金标)(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