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其实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基本只在专栏区活跃,看了一下回答列表,如果不算匿名回答的话,近三年我只回答过三个问题,回答总量其实也算不上多。但作为知乎重度用户,也积累了自己看来的一些微小的经验,就在这里分享出来,权当抛砖引玉吧。
@王瑞恩 老师从知乎的宗旨“和大家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入手,将知乎的回答分为三类,并分别提出了这三类回答所适用的法则。这种分类方式非常清晰,但问题是这三种角度往往是整合在一起,很难人为去分割的。比如这个问题下面 @塔塔君Minkun 老师提到的动漫评论,诚然,动漫评论往往以抒发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为主,然而表达见解往往是需要知识与经验来支撑的,无论是时代背景、作者访谈、社会科学知识,甚至是创作者亲自下场回答,它们都是知识或经验的体现,否则评论就成为了无本之木。反过来说,想要单纯地传达知识似乎也并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否则我的师兄就不会在这个回答中国被殖民者统治过的个别地方为何成为现在最发达的地方?下受到那么多误解了。
因此,我在这里不想谈太多关于“术”的东西,例如文章的排版格式、如何找资料、注意语句通顺等等,关于这些东西,之前已经有不少我很钦佩的用户做出了不错的回答,我没有必要老生常谈地重复一遍。我更想谈谈在作为知乎用户的这五年里,特别是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入知乎动漫板块以来,逐渐感受到的某些“道”上的东西。具体来讲,分为心、脑、手三个方面。
心:为什么要写回答
在上手撰写一个答案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是“我看了这个题目,有感而发……”但是这样就足够了吗?你的“感”与其他人的“感”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呢?你的“感”是否真的会对你的目标读者产生帮助吗?上面几个问题似乎就没有那么好回应。它们当然不能保证你能写出一个高质量的回答,但是如果想要写出高质量的回答,这几个问题一定是避免不了的。
拿动漫评论来说, @朱安 老师在这里如何提高动画、小说的鉴赏能力?提出过一个我很赞同的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在评论时的金科玉律:
要确认你看某部作品的时候,你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感受,你不写出来,这个感觉永远没人说。跟你有同感的人就只能把这个感觉埋在肚子里一辈子,嘴上只能迎合大众的好坏评论。
上面这个要求看似很难,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感知能力决定了每个人对作品的感受永远是不一样的,也即所谓“批评是对现实的二次创作”。
以前几年的大热作品《你的名字。》为例,熟悉作画的人会侃侃而谈宫水四叶在神社的舞蹈的转描,而主攻御宅文化批评的用户可能关注其中反映出的美少女游戏与视觉小说的文脉,而对日本动画商业性感兴趣的人或许会关注CoMix Wave Films与东宝在制片上下的功夫。
如果你确实无法在评论上找到这样一个“自己不说,别人就不会想到”的临界点,恐怕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去培养某种“感知力”吧。培养感知力的最常见方法当然是欣赏作品,但这是最好的方法吗?我认为不一定。道理很简单:如果发一本语文书就够了的话,还要语文老师、语文课干什么?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在此按下不表。
脑:写什么样的回答
有“心”仍然是不够的,“脑”直接决定了决定了回答的内容与质量。在这里,我想着重谈两点:第一,要找准回答的目标读者;第二,要有问题意识,尽全力将评论推向某个“临界点”。
仍然用我相对熟悉的动漫评论举例。让我们想象一下十几年前的纸媒时代:编辑已经预先替读者挑选好了评论,读者即使对评论的类型有所偏好,也几乎没有任何选择权。由于互联网不发达,读者们迫切需要的是信息量,因此评论的同质化倾向也相对严重,有不少文章只是简单地梳理作品剧情,甚至目的就是带领读者“云”一部作品。
我并不是说这种评论不好,它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环境下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时过境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如果还认为读者群体还是一成不变地追求信息量的话,就未免有点太固步自封了。我不想在这里界定所谓读者的“硬核”与否(那又是另一个问题),只是想说明一个观点:读者群体的分化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速度也快得多。知乎的ACG板块就是最好的例子。相比其他平台,知乎ACG板块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其多元性,无论是抒发感想、科普背景知识、业界八卦还是从作画、演出,甚至文化研究等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他们都会有一席之地。
在这样的情形下,找准目标读者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在写作时的经验是一定要预先放弃一部分读者,不要让评论成为一锅大杂烩。在这个时代,想要谁都讨好只会让自己的身段越来越低,使得评论成为车轱辘话,最后落个自讨无趣。这也就是押井守的名句:“与动辄百万捧场的导演不同,我的作品也就能有一万观众罢了。但一百万人看一次,和一万人看一百次,同样是一百万人。”让一百万人看一次无疑能让你拥有更高的知名度,但我更想写出能让一万人看一百次的评论。
这也就引出了我下面要说的“问题意识”。一个好的批评家不一定必须要是个好的理论家,但一定要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在我看来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个“底”可以是时代背景,艺术底蕴,甚至简单粗暴的政治经济还原论,唯独不应当是“你看,这山,这水”一类浮于表面的讲法。那些可能是好的吐槽与感想,但它们永远都不能成为批评。让我援引东浩纪在《萌的本事,止于无能性》收尾时的总结:
尽管如此,笔者之所以在此执著于「批判性」这个词语,是因为所谓的「批判性(临界性)」,本来并非在于指明确表明的批评或责难,它指的是无论文学、美术、动画还是游戏,总之在某个特定的文本种类中,由于尝试将其可能性抽取出来,到达一个临界点(极致),反而会在无意识当中,让文本类型的条件或界限更加显著。它指的正是如此有技巧性的一般创作行为。
……
观铃在《AIR》的故事内部绝对无法获救。她的死亡既无法回避,也不具任何意义(根据设定,她只是偶然被「翼人」的灵魂选上而已。即便她死了,灵魂也只是寻求下一个牺牲者,并回归天际)。因此,若试图为如此的无意义性赋予意义的话,那我们也只能由故事的外部去分析,并再诠释这部名为《AIR》的作品整体。如此的行为,一般被称之为「批评」。
这也就是所谓的“在文本内外来回穿梭”。正如东浩纪最大的贡献并不是创立了一套所谓“宅学”,而是敏锐地从对亚文化的考察中提炼出了当代日本社会的症候一样,如果失去了将
手:敢于写回答
近一年来,知乎ACG板块出现了不少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甚至已经有了一点小小的“学术共同体”的样子。我在这里无意一一点名与吹捧,只说一点:一定要坚持写下去。
虽然在日本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土壤与积淀,御宅文化批评(这么说其实并不准确,但我想不到更好的词)在国内还只能算是一项新生事物,而让新生事物走出象牙塔,被大众理解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不要惧怕被误解“作者没想那么多”“这东西有这么复杂?”这一类评价。讲得直白一点,“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真的在对某些基本问题的认知与方法论上存在分歧,纵使说得再多也只会是耳旁风。
本来不想多谈,但还是想讲一点关于理论的问题。我想,我们都同意评论作品的最终目的当然不是讲理论,但很多时候,理论对某些人而言会是一条方便的近道。当然,一定有人会说:“你写这些东西离作品太远,又没人看,写出来有什么用呢?”我想反问一句,为什么我非要写你所谓“有用”的东西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许多人对我的本行经济学的误解:学经济学有什么用?买股票赔得比我们还惨!我想,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在世界经济史课上看到老师用一个两部门模型巧妙地颠覆了马尔萨斯陷阱时的那种惊喜。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问题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评论。如果我们的问题意识实在无法调和,那么,我只能冷冷地说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抱歉了。
我深知我在批评上的知识与经验远远比不上许多科班出身,耕耘已久的前辈们,因此在这一年里,我的工作以翻译国外的流行文化批评论文为主。我也曾写过几个答案,结果不是发现我的观点毫无创见,早就被日本在十几年前研究透了(冈崎京子的作品论),随后被我搁置,就是自己认为答案太过浅显,只好匿名了。希望这一年里能多读几本书,写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吧。
虽然之前说不讲太多“术”上的东西,但我觉得还是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也就是很多朋友们已经提到的“引用”问题。动漫评论领域似乎向来都没有标注引用的习惯,之前更有甚者直接将日语文章翻译过来标榜是自己写的,还获得了不少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规范问题,事实上,这些引用的最直接受益者是读者。 @Altia 老师提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
理想之中的「入門書」、「普及文章」,應該是一道實用的橋……而且,橋的主要功效是聯繫兩塊陸地。如上面的引文所講,好的普及書、教科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讀者走完橋,還要促使讀者行動,「讓讀者找到進入(德希達的)作品的方法」。他們不僅給你一堆現成的講法,還介紹作品的脈絡、時空背景、學科關注的主題,給你進入學科的引入點和方法,讓感興趣的讀者和學生入門。
引用资料与参考文献不正是现成的“桥”吗?虽然不可能所有读者都对其有兴趣,但花点时间列出来又何妨?在我接触过的所有这类作品中,在这点上做的最好的可能是YouTube频道Pause and Select,他们制作的所有动漫“杂谈”视频都附上了参考文献(顺便一提,我们拿到了翻译许可,第一期熟肉马上就会上线):
Heteroglossic Space in the Please! Series, ;t=628s
就讲到这里吧。这个回答其实塞了不少私货,比起回答问题更像是一篇总结性质的文章,也许对大家并没有什么帮助。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回过头一看完全没有什么逻辑可言,让大家见笑了。我不知道我在这条路上还能走多远,但我应该会一直走下去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