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志愿工作_志愿服务典型经验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

志愿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说,志愿者工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进行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可以使志愿者工作事半功倍,获得让服务对象满意的效果,因此有效沟通是每位志愿者的必修技能。

良好的心理准备

在志愿者与他人沟通之前,要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如果志愿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较好地与他人沟通,促进服务工作的顺利完成;反之,如果存在不正确的心态甚至有心理障碍,那就会妨碍志愿工作的进行。因此,培养热情、自信、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志愿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打下信任基础

在沟通前多花些时间和耐心了解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对于沟通对象所存在的各种差异,无论是文化、社会经济地位还是年龄等方面,在两颗愿意相互信任、相互接近的心灵面前都会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世界上最短的距离,在心与心之间。

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_志愿服务典型经验_如何做好志愿工作

沟通从心开始

在沟通中要创造有利于交往的态度和动机,把心敞开,也就是常说的“沟通从心开始”。拥有良好沟通意识的人时刻准备着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时与对方坦诚相待,不玩把戏。

和谐的沟通方式

和谐的沟通方式是我们坦诚地面对生活,有人情味地分享彼此的观点,以人为本,给人以关怀,在语言互动过程中享受自由、和谐、成功的美好经验。

沟通双方如果沟通的风格相距千里,很可能在交流时产生很强的排斥力,甚至在局部问题上无法沟通。例如,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一些特别自信、能力强、居高临下的人,他们习惯于扮演教师、权威、家长的角色,喜欢别人依赖他,与这样的人沟通会产生压力感,给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志愿服务典型经验_如何做好志愿工作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

非语言沟通

在语言产生之前,非语言沟通是人类唯一的沟通方式,而在语言产生并成为人类主要沟通方式之后,非语言沟通不但没有被人类摒弃,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推广。

副语言沟通

副语言是指有声音但没有具体意义的辅助语言,包括说话者的音质、音调、语速以及停顿和叹词的应用,如所谓的“抑扬顿挫”等。副语言虽然有声音,但因为本身没有具体的语意,所以不能称为语言。

肢体语言沟通

肢体语言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补充形式,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善用多种形式的肢体语言可以提升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效果。

姿势与动作:昂然站立,放松自己,自然轻松移动;抬头挺胸,肩膀、臀部和双腿站成一直线,让你的精神向前倾注。切记不要双臂环抱,两手交叉,这些都是封闭和防御的肢体语言,最自然的方式就是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腰际。保持良好的坐姿,脊柱推直,上身略微前倾,手放置在椅背上,不要随意滑动。

握手是目前沟通交往中最常见的礼仪,握手时的手部力量、姿势和时间长短均能传递不同的信息。

拍肩膀常见于长辈对小辈、领导对下属表示关爱、信任、鼓励、交代任务的场合,是上下齐心、关系融洽的表现。

拥抱在我国常见于亲人、恋人之间,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社交礼仪,以至于各国政要在正式场合见面的时候,即使持不同政见,都会拥抱乃至亲吻,以此表明坦诚和亲密。

志愿服务典型经验_如何做好志愿工作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

面部表情语言沟通

面部表情语言,即通过五官的动作形态传递信息。美国学者巴克研究发现,单是人的脸,就能做出大约上万种不同的表情。由于面部表情往往是心灵最直接的反映,因此也是最容易用来解读交流双方真实想法的非语言因素。察言观色揣摩、把握别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观点。谈话时要轻松自然,记得时常保持微笑。微笑表示友善礼貌,皱眉表示怀疑和不满。

环境语言沟通

环境是沟通必备的要素,所有的沟通必然都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同时,环境又是沟通的工具,通过时间环境、空间距离也能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

1.时间环境。在志愿服务沟通中,沟通时间的确定,反映出沟通主体对于沟通事项及服务对象的微妙态度。此外,志愿者是否准时,也流露出对沟通的重视程度,以及志愿者的个人素养。

2.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沟通语言,不同的空间距离能够表达不同的意义,甚至能够反映出不同的信仰、文化背景。例如,当参加一个舞会,你对位置的选择反映了你在舞会上的角色定位,如果你坐在比较显眼的地方,与其他人的距离比较近,那么你就在传达一个积极参与的信息;如果你躲到无人的角落里,那么就是在无声地告诉周围的人:我只想做一个旁观者。

志愿服务典型经验_如何做好志愿工作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

五大沟通必胜法则

耐心倾听,真心了解

“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了一张嘴巴,其用意是要我们少说多听。”这句西方谚语告诉我们在交往中应更多地注重倾听。

人都有交流的欲望,只是生活中的一些障碍隔绝了这种沟通。在志愿服务中,当志愿者和受助者彼此建立信任之后,受助者就会在一个合适的场合,向志愿者讲述他们的经历、遭遇以及对事情的看法。倾诉,可以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

现身说法,给出建议

给出适当的建议无疑对志愿者有更高的要求。把自己跟对方类似的经历拿出来跟对方分享,如果自己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以借用别人的。告诉对方类似的时间、当时的处理方法、主角心态的转换以及后来的结果,受助者也自然能从例子中找到解决其生活问题的办法。

适当追问,引导方向

提示性的询问方式,可以帮助志愿者深入受助者的内心,启发对方说出一些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实际问题所在,这种提问方式可以看作是苏格拉底的“思维助产术”。要注意的是:事先做好提问大致方向的思考,要力图在可能诱导受助人谈及其隐私问题的地方打住,这点在面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犯罪人员等群体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_如何做好志愿工作_志愿服务典型经验

肢体语言,必备技能

心理学告诉我们,除了语言本身能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外,面部表情、眼神等都能表达人的内心情绪和态度。尽管这些表情在某些时候能人为控制,但它往往会自然地流露出来。因此,掌握形体语言好比沟通中的画龙点睛,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也是沟通中所必需的。

面对异议,巧妙处理

当志愿者与受助方沟通出现异常时,志愿者首先不要慌张,对于这种问题,应用发展的眼光、根据求同存异的原则从宏观把握。针对具体的问题,在现场沟通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异议进行分析、反馈、改善,尽量在沟通中解决异议。

对于异议的处理真正反映了志愿者对沟通的把控能力。沟通异议如果处理不当,大家的言词很容易走进死胡同,进而将沟通的平台打破,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会失败,甚至会化友为敌。在重大事件沟通或者谈判时,建议选择两名以上的志愿者与之沟通,以主次或者强弱等两种不同沟通风格互为补充,以便于异议、矛盾出现时,能够有效化解或转移。

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_志愿服务典型经验_如何做好志愿工作

做好受挫的准备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和志愿服务过程中,每个志愿组织、志愿者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不尽相同,难免会遇到影响志愿服务意志的挫折和困难,如组织注册难、社会方面不理解、志愿者同伴退出等。作为一名真诚参与、愿意坚持的志愿者,须知参与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做好事那么简单,应该时刻做好受挫的心理准备。

志愿者应该努力呼吁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冷静分析,不夸大,不放大,不要被挫折和困难吓倒,能克服的克服,克服不了的绕着走,尽量减少挫折和困难带来的伤害或损失;不断总结、思考,不断从自己和别人身上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勇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方式,量力而行,做自己能做的好事、善事,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这是最重要的。

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_如何做好志愿工作_志愿服务典型经验

志愿者心理资本

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志愿者进步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具有投资和收益特性,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进行投资与开发,将其潜力挖掘出来,是在当今志愿服务工作场所中能被测量、开发、有效管理进而能提升效果的能力。志愿服务心理资本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希望、乐观、韧性、主观幸福感、情商、组织公民行为等。提升志愿者心理资本的具体做法包括志愿者主动学习,组织培训,增加志愿者的相关经历与体验等。其意义在于提升志愿者的软素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