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拍视频一手做土特产,希望带动更多乡邻增收致富

05版民生会客-3.jpg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何声玲新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阳光棚,一个夏天就卖出了5000多斤果干。资料图片

身处大围山,玩转短视频,走上抖音带货之路,她一年卖出土特产30万元。

“她”便是大围山镇北麓园村的农家大姐何声玲,今年48岁,在抖音平台上开设账号“珊珊馋嘴”,发布短视频、开直播,将自家的果干、野山姜、萝卜泡菜等农特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带着全家人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高雨通讯员陆晞

偶然发布一个短视频,带火了家中的土特产

何声玲是土生土长的大围山镇客家人,因在家里排名老三,浏阳方言谐音“珊”,所以小名就叫“珊珊”,“珊珊馋嘴”这个名字便来源于此。

虽然小时候姐妹众多的乡村生活没给何声玲带来富足的物质基础,但培养了她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在抖音视频里,何声玲喜欢发布一些唱歌、跳舞、游玩、烹饪美食的短视频。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何声玲拍摄、发布的短视频有了新内容。

2022年年底,何声玲给好友做了4瓶浸辣椒(即腌辣椒),到了约定时间朋友却迟迟没来拿走。就着这几瓶浸辣椒,何声玲用浏阳话简单介绍了制作过程,同时@好友“按时取货”。视频发出后,意外收到了一名顾客的留言,简单询问情况后,对方“甩来”一个地址,转来512元。

这是何声玲人生中的第一次“接单”,也正是因为这次接单,她走上了抖音带货之路。

当天接下第一单后,紧接着又有几名“陌生人”在视频下方留言,有问浸辣椒的,还有咨询其他土特产的。敏锐的何声玲一下就发现了商机——自家的梨子干、李子干、红薯片、酸枣粒,还有艾叶粑粑、萝卜酸菜、土鸡、腊肉,都是自己亲手种养、制作的绿色食品,在网上一定能受到大家的喜爱。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里,经短视频发布出去的萝卜酸菜、酸枣粒,很快就被一抢而空。直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何声玲依然激动不已。

带着自拍杆去直播,呈现最真实的制作场景

受空间、原材料限制,2023年年初,何声玲开始筹划“搬家”,要把自家的土特产生意做大。

村上有一个闲置的场地,可以流转下来做生产车间。4月份搬“新家”,正是箬叶、艾草生长最茂盛的时候,为了让客人尝到最新鲜、最地道的“围山青团”,同时也为了培育更多“垂直粉”,何声玲开始尝试直播,呈现更真实的土特产制作流程。

每天早上6点多,忙完全国各地客户的货物寄送后,何声玲就带着自拍杆到果园直播,虽然前期有一定的视频创作经验,但都是入门级的,而直播对拍摄技巧、出镜动作和表情管理的要求都很高,反复打磨,一拍就是一上午。下午便是固定的摘箬叶、采艾草时间,傍晚丈夫回家后帮着一起挑选、清洗、蒸煮、制作、真空包装,一干就到了凌晨2点。

通过严把产品质量、精心打磨短视频,评论区留言的客人越来越多,回头客也在增加,甚至出现了“爆单”情况,短短6天时间,何声玲进账4000元,粉丝也涨了800多人。

靠着勤劳做事、真诚待人而尝到甜头的何声玲底气越来越足,“野心”也越来越大,做青团的时令刚过,她便报班参加了市里、镇上的新媒体创作培训班。

“网上买农产品,客户最怕的是买到劣质产品。”何声玲介绍,为了让客户放心,她虽然在拍摄形式、剪辑方式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却始终坚持使用原相机,“客户需要一块腊肉,我会拍视频给他看颜色,同时多角度拍摄,便于客人‘挑肥拣瘦’。”

渐渐地,“珊珊馋嘴”的粉丝量增加到了近2万人,其中一条制作红薯片的视频播放量达到了220万,被抖音平台推上了“热搜榜”。

新建阳光棚和冷库,带动乡邻一起抖音带货

在流量经济时代,粉丝的增加将推动销量的增长。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成为何声玲最操心的问题。

“从6月份大围山水果成熟开始,她没有一天能睡到6个小时。”何声玲的丈夫李深根眼里满是心疼。因为客户增加,自家果园里的水果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此,何声玲需要大量收购。但是不添加防腐剂和色素的纯天然果干,对时间、气温的要求非常高,批量收购回来的水果当天不清洗腌制,不仅颜色不好看,还会影响口感。为此,在丈夫的帮助下,何声玲投资10多万元,新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阳光棚和可以平铺1000余斤果干的冷库。

一个夏天,何声玲卖出了5000多斤果干,瘦了近20斤。年底一统计,2023年靠抖音卖货,她卖出了7000多斤农产品,产值达到了30万元。

“今年,我们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带动邻舍们一起发展种养产业、学习新媒体创作。”3月7日下午,作为大围山镇妇女联合会评选出来的最美女性之“最美抖音达人”,何声玲在座谈会上分享经验,并带来新鲜的箬叶和直播设备,现场演示青团制作,指导女同胞们拍摄制作短视频。她希望借助大围山镇政府的“新农人”计划,带动周边更多的家庭主妇增收致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