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芨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五十二)之白芨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在中草药中有一味叫“白芨”的止血良药,性味苦、甘涩、微寒。入肝、胃、肺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内外伤出血。不过,它最早的名字不是叫白芨,而是叫白根。至于为什么叫起白芨来,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从前,在一个县衙大牢里,关押着不少犯人。看管他们的老狱卒,为人正派,心眼好,对犯人从来没有打骂过,还时常与犯人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

一天,一个叫白及的死囚忽然病危快要死了,老狱卒忙去禀告县官。县官听后微微一笑说:“再过一个月,白及就要砍头了,现在死了,也省了我们一刀!”老狱卒听了心想:虽说白及罪大该死,但没有到死期,有病还是要给看的。于是他瞒着县官,从外面请来一个郎中,到大牢里给白及治病,自己为他付的药费。没过几天,白及的病就好了,为此白及很受感动。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白及的死期到了。白及告诉老狱卒说:“我七次犯重罪,屡遭刑讯拷问,使肺部受伤以至于呕血。多亏我有一秘方,皆靠此药止血恢复。方法是,只用白根为末,米汁调服,其效如神。”后来白及被砍头处死,其胸部被剖开后,看见肺部都有十余处伤的窍穴,都已经被填补起来,白根药的颜色也没有改变。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五十二)之白芨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老狱卒牢记此方。后转告其友张郎中,张郎中用此方救治一咳血不止的垂危病人,果然有效,一日即止血,挽救了性命。一天,张郎中问老狱卒这药叫什么名字,老狱卒因年老记性差,只记得是白及献的方,把白根药名忘掉了,就顺口说了一句:“白及!”就这样,白根从此就有了“白芨”这个名。

2、牵牛子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五十一)之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牵牛子,又叫黑白丑,是常用的中药。它性温,味苦辛,有泻水下气、杀虫的作用。为治疗水肿痰瘀之要药,并且有很好的除臌胀作用。它药名的由来,还有个十分动听的故事呢。

从前,河北晋州李庄有个小伙子叫李虎,身体长得很结实,力气也很大,却不知什么原因,得了臌胀病,虽多次请医生诊治,但总是不见好转。他夫人十分着急,最后请来山西潞州府一个老郎中,来给李虎看病。老郎中看后开了个药方:“用野喇叭花籽煎汤服用。”

李虎夫人从来没听过这种药,只好再次登门,把情况告诉老郎中。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五十一)之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老郎中听后说:“在我的山西潞州府老家门口就有这种野花,它的花籽就是此药。可以派人到我家取来。”李虎夫人赶忙去山西,取来野喇叭花籽。煎汤给李虎吃了几剂,果然见效,没有一个月李虎就痊愈了。为了感谢老郎中救命之恩,李虎牵来了一头牛,来到老郎中家,千恩万谢,要把牛送给老郎中,并问:“老先生,您给我治病吃的是一种什么药呀?”老郎中一时难于回答。原来,这种野喇叭花还没名字呢。现在李虎问起,老郎中就想:这种花籽能治好不治之症,力能牵牛,今日病人又牵牛上门,不如就叫“牵牛花”吧!说罢指着门口野喇叭花说:“它叫牵牛花,给你吃的是牵牛花籽,正好你也牵着牛哩。”从此,野喇叭花就有了“牵牛花”这个名字。

3、紫花地丁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五十)之 紫花地丁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从前,有两位花郎,常在一起沿村讨饭,日久天长,两个人感情渐渐深厚,即结拜为兄弟。他俩白日讨饭,夜间同宿于破古庙中。一天,弟弟手指突发疔疮,疼痛难忍,红肿发亮。哥哥焦急如焚,心想若不及时诊治,手指有烂掉危险。于是,他带其弟前去寻医。离此不远有座东阳镇,有一家“济生堂”药铺,既治病又卖药,有一种自制治疗疔疮外用药。老板见是花郎讨药,就以先拿五两银子再给药为借口,将两个花郎拒之门外。无奈俩弟兄离开东阳镇,来到一片山坡地,弟弟疼痛难忍。这时,太阳快落山了,满天霞光照在山坡上,有一种紫草花在眼前耀耀生辉,哥哥顺手掐了几朵放在嘴里嚼嚼,觉得苦丝丝的,便又吐在手心里。此时弟弟的手指头火烧火燎心难受,哥哥顺手将刚刚吐出来的花瓣按在弟弟的手指头上。过了一会儿,弟弟感到手指头凉荫荫的,比刚才舒坦些了,又过了一个时辰,弟弟的手指头竟不痛了。他们又采一些带回庙中捣烂糊在手指头上,并用紫花草熬水喝了下去,安安静静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肿痛果然消了。过了二天后,疔疮竟奇迹的全部好了。

后来花郎就根据这种草秸梗笔直,象一根铁钉,顶头开几朵紫花的形象取了“紫花地丁”的名字。

4、地龙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因劳累过度,饮食起居缺乏节制,竟患了“缠腰蛇丹”,其宿疾哮喘一并发作。医官们绞尽脑汁,但无回春之术。有人荐举河南商丘一位民间医生张清理为其医治,太祖下诏请张入朝。

张清理察看太祖的患处,见环腰布满大豆状的水泡,累累如患珠,认为有把握治愈。他打开所带药罐,从里面取出几条活生生的蚯蚓放入盘中,撒上蜂糖,使其立时溶成水液,然后用棉花蘸些水液涂在太祖患处,太祖自觉有一股清凉之感泌入心脾。接着,他又捧上另一盘蚯蚓的液汁,请太祖服下。太祖惊问:“此是何物?外用复能内服!”张清理恐太祖见疑反不肯服,就随机应变道:“陛下是神龙下凡,民间俗药岂能奏效?此药唤作‘地龙’,取以龙补龙之意。”说得太祖无比兴奋,仰首把蚯蚓液饮了下去。7日之后,太祖疮疹落,哮喘止。

从此“地龙”的名声大震,用地龙疗疾也逐渐传开了。

5、沙苑子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八)之沙苑子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生了一位女儿,封为永乐公主。这个公主,名虽为永乐,可从生下到十四五岁,一直啼哭,没有安乐过一天。身子长得又瘦又小,面黄发焦,动不动就生病。李隆基贵为天子,对女儿的病却毫无办法,请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贵重药,仍无济于事。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八)之沙苑子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不久,发生了安史之乱,李隆基带上杨贵妃仓惶出逃。永乐公主在乱军中与皇家失散,被贴身奶娘带到今日陕西沙苑一带。当时沙苑住着一位游乡道士,名叫东方真人,虽年过七十,却生得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了解到公主的身世后,东方真人收留了她们。因怕公主寂寞,还让公主和她的小女儿长寿生活在一起。公主到了民间,再不受什么宫禁礼法束缚,整天随少女们在野外游逛,或到山坡上去摘野果,或到沙滩上找白蒺藜。采来的白蒺藜除交东方真人作药用外,剩下的都供自己当茶喝。日子过得飞快,不觉三年过去了。公主干黄的双手变得红粉粉、胖乎乎的,焦枯的头发犹如墨染了一般,原来黑涩的刀条脸也变得又圆又胖,衬上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漂亮极了,简直就像换了个人。

后来,官军收复了长安,朝廷诏令天下,寻觅永乐公主。公主见到文告,挥泪与东方真人告别。临走时,东方真人送给公主一个葫芦,告诉她里边装的就是她平日采来白蒺藜,让她带回去,每日取三五粒泡茶喝,可永保身强体健。公主回到长安时,玄宗已退位,由她的哥哥肃宗当政。公主谢过皇兄重封,将药物呈上,并详细地说了白蒺藜的妙用。肃宗听后,将信将疑,一连试用了半月,果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精神倍增,又想起御妹小时候的样子,不禁对此药大加赞赏,令凤翔县每年进贡沙苑子入宫。从此这种沙滩上的野草,变成了一味名药。由于皇上下旨,将白蒺藜称作沙苑子,此药也因此得名。

6、威灵仙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七)之威灵仙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从前,江南一座大山上有座古寺,名叫威灵寺。寺里有个老和尚,治风湿痹病、骨渣子卡喉很出名。老和尚治病时,总是先焚香念咒,再将香灰倒在一碗水里,让病人喝。说来也怪,病人喝下香灰水,痛就好了。老和尚说,这是老佛爷施法救的。因此,他不但骗了不少香火钱,还得到了人们的信任。都说威灵寺的佛爷有求必应,老和尚是“赛神仙”。

其实,老和尚那盛香灰的碗里放的不是一般的茶水,而是一种专治风湿痛、骨渣子卡喉的草药药汤。老和尚每天让一个小和尚在密室里煎这种药。这个小和尚每天除煎药外,还得烧火做饭,打扫院子等。但老和尚还经常打骂他。小和尚有气难出,便想了一个捉弄老和尚的办法。在煎药时,故意换上根本不能治病的野草。

这天,有个猎人的儿子被兽骨卡住了喉。猎人抱着儿子来威灵寺找老和尚治病。可是,小孩喝了药汤毫不见效,兽骨渣仍横在喉里,憋得他脸色发青,哭不出声。老和尚一看,急得浑身冒汗,生怕当场出丑,便对猎人说:“你身上准不干净,冒犯了佛爷。去吧,佛爷不想救你孩子了!”

当猎人抱着气息奄奄的儿子走出大殿时,小和尚端着一碗药汤从后门追上说:“佛爷不灵,吃我的药吧。”小孩喝下药汤,不一会儿,兽骨便化了。小孩得救了。猎人连声感谢。从此,老和尚的香灰水再也不能治病了。可求小和尚治病的人却越来越多。人们都说,威灵寺前门的香灰水不治病,后门的药汤倒治病。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七)之威灵仙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一天,有个患风湿的樵夫求药,他忘了走后门,直接跑到大殿上找小和尚。这时老和尚才恍然大悟,原来香灰水失灵的原因就出在小和尚身上。他气得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响。可当着樵夫的面,他又不便发作,急匆匆走出大殿,要找小和尚算账,谁知一没留神,失了足,从台阶上摔下来,跌死了。

此后,这个小和尚就成了威灵寺的主持。他大面积种这种专治风湿和化骨渣子的草药。凡是到威灵寺求医的,小和尚都分文不取。由于这种草药出自威灵寺,治病又像仙草一样灵验,所以大家都叫它“威灵仙”。

7、藿香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六)之藿香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您恐怕是中了暑,治这种病不难,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让我赶快上山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嫂子念小姑年轻,出门不便,劝她别去。霍香却全然不顾,执意进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大黑时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见她手里提着一小筐药草,两眼发直,精神萎靡,一进门便扑倒在地,瘫软一团。嫂子连忙下床将她扶坐床上,询问缘由,才知她在采药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了右脚,中了蛇毒。嫂子听后顿时神情紧张,赶紧脱下霍香右脚的鞋袜。只见在霍香的脚面上有两排蛇咬的牙印,右脚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变粗了。嫂子一面惊叫,一面抱起霍香的右脚,准备用嘴从伤口处吮吸毒汁。但霍香因怕嫂子中毒,死活不肯。等乡亲们听见嫂子的呼救将郎中找来,却为时已晚。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六)之藿香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嫂子用小姑采来的药草治好了病,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埋葬了霍香。为牢记小姑之情,嫂子便把这种有香味的药草亲切地称为“霍香”,并让大家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地边路旁,以便随时采用。从此“霍香”草的名声越传越广,治好了不少中暑的病人。因为是药草的缘故,久之,人们便在霍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头,将霍香写成了“藿香”。

8、木瓜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五)之木瓜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安徽省宣城木瓜,自古以来就是以其花木供观赏,果实供药用,且品质优良蜚声天下,成为名扬全国的地道中药材。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为其吟诗:“天下宣城花木瓜,日华沾露绣成花。”

宣木瓜,属蔷*科贴梗木瓜的果实,落叶灌木。每年3月,淅沥的春雨滋润着大地,一夜间花苞怒放,通红通红的一树,比桃花还艳!此时你若来到宣州,迈步木瓜园中,就像置身燃烧的云霞里。

宣木瓜的果实,性温味酸,有舒筋活血、平肝和胃、化湿止痛的功效。中医在临床上常用它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脚气肿胀、小腿肌肉痉挛。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脚气肿胀不能行走,乘舟返乡时将肿足搁在舟中一布囊上,下船时,顿觉脚气肿胀疼痛居然大减,遂问舟夫囊中何物?舟夫答曰:“宣木瓜也!”归至家中,遂用布袋装上宣木瓜,将肿胀的足搁之其上,不久病愈。现代药理研究,木瓜含有皂甙、黄酮类、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维生素C、鞣质、果胶等。

宣城木瓜,以果大肉厚、体糯味酸、果色鲜黄、馥花浓郁而夺魁于天下。

9、灯芯草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四)之灯芯草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传说在广东信宜灯心塘有个良家妇女陈氏,正直善良,勤劳,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医生,她自然学到不少医学知识,谁家有人生病,有求必应,药到病除,无治不愈的。自从父母亡故后,她嫁给一个老实贫苦农民为妻,婚后生下一男孩,日子过得挺不错。

话说有对夫妻喜添一女儿,白白胖胖的,夫妻视为掌上明珠,可是出生不久就发生不幸的事:小女儿不吮奶,不哭也不动,继而双目紧闭,口角流水,心跳微弱,面色苍白,已经不省人事了。夫妻舍不得丢掉自己的亲骨肉,请来村里,县里的医生,都久治无效,眼看小女儿活不成了,夫妻急得哭了。村里人赶来看望,有人打听到陈氏能治好小孩的病,叫他们赶快去请她来。

陈氏知道后,马上带上几条白色细长柔软的草药,朝小孩家赶去。陈氏边诊边问病情,诊完后,劝小孩爹妈不要担心,她会治好小孩的病,并叫人准备所需要的东西。她找来一个浴盆,倒入热水,把采来的新鲜药物搓碎搅拌,然后帮小儿洗头、擦身,接着便是烫点,她拆下一段白色草药放在油里蘸蘸,又移到火里烧红,再贴到小孩身上烫,先是额头两点,最后手掌心两点,总共烫了十四点,不一会,烫点起红来,成为痂。然而小孩却无响也无动。此时,陈氏说过几天小孩的病就会好的,她过几天再来看。并嘱咐小孩爹妈严加照顾,说完就告辞了,小孩爹妈再三请她吃了饭再走,陈氏便吃了饭,小孩她爹又给些钱作酬谢。不久,小孩的病竟奇迹般好起来了,谢天谢地,宝贝儿已开眼了会吮奶,长得更加可爱了,夫妻心里乐极了。后来,陈氏又来看过几次,见小孩无事,也就放心了。孩子的爹妈真不知怎样感谢这位神医,救活了他们的女孩。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四)之灯芯草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后来,不知哪个顽皮鬼竟拾起弃落的白色草药,拿回家试作灯芯点灯,灯光明亮。由于它可以作灯芯,又因它是陈氏医生从她家乡信宜灯心塘带来的,于是灯芯草这个名字不胫而走,从此就叫开了。

10、桑寄生

中草药背后的美丽传说(四十三)之桑寄生 - 仙剑奇侠 - 仙剑奇侠

桑寄生在旷野里迎风而立,顶雨而长,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因其貌无惊人之处,又无诱人的气味,故一直不被人们注意。相传它是在无意中被一农夫发现的。这位农夫姓姬名生,世代在黄河流域耕作。因辛勤操劳,加之风寒所袭,晚年之后他腰腿疼痛,而又家贫如洗无钱医治,几乎丧失了劳动力。

一日他在田间劳作后,连回家的气力也没有了。心一横,干脆死在荒野草了。于是就栖身于许多藤条缠绕的桑树之间。一觉醒来,已是日落西山,只觉得周身汗出,肢节舒展,多年的腰腿疼痛明显减轻了。以后,他每于劳作后都躺在这些乱藤上休息。久而久之,他的腰腿疼痛不仅痊愈了,而且干活也来了力气。此事很快在乡邻里传开,不少腰腿疼痛者前来找他,有的如法套用,有的还灵活发挥,采回藤条煎汤饮用,的确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它的发现者,就把这种藤条称为“姬生”了。又因这种藤条大多寄生于桑树上,随着文字分工的过细,后人又把它称为“桑寄生”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