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五号渠乡下五号村,一排排标准化牛棚印入眼帘,一进门便可以看到停放整齐的草料加工机,宽敞的牛棚里,膘肥体壮的牛正惬意地吃着草料。
“小马哥,合作社的牛养得越来越好了!”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的结亲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马东平说。
马东平口中的“小马哥”是村里的养牛专业户马学诚。几年前,村里不少人养牛,但是小户散养、品种杂、规模小一直制约着养殖户的收益。2017年初,马学诚和4个养殖户经过多次商讨决定,改变以往的养殖模式,采取统一管理、集中养殖的办法解决管理技术不到位等问题。于是,俊丰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尝到了创业甜头的马学诚并没有忘记带动身边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合作社积极吸纳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加入其中,马雪林就是其中的一员。马雪林以前靠种地维持生计,收入不稳定,在结亲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介绍下,他来到合作社工作。
马雪林说:“在合作社,不仅可以学到养殖技术,还能拿到固定工资,再加上把家里的地流转出去,现在的日子过得可舒坦了!”
随着合作社的日渐壮大,又有了让马学诚头疼的事——牛生病了怎么办?联系不上好的兽医怎么办?结亲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及时上门了解情况,邀请兽医前来给牛治病,同时,向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疫病解决方案,帮助合作社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马学诚说:“自从成立了合作社,养牛都是机械化运作,减少了人力还省时,结亲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还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让我对养牛很有信心,希望以后能带着更多人一起过上‘牛日子’!”靠着精明能干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加上管理科学,合作社已经实现了年增收100万元,充分带动了村经济发展。
“马学诚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了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让村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下一步,我们准备立足本村的生产优势,规范经营管理,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切实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工作方式转变。”结亲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马东平说。(焉耆回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张馨匀供稿)
每一次结亲
都是灵魂的交流
我在这个世界上
又多了一个亲人
我们试着走进对方的世界
从陌生,到了解,到亲如一家
投稿邮箱:xjmztjyjq@163.com
编 辑:齐晓霏
审 核:李翠娟
监 审:葛 建
©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天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