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李华荣承包龙游谷荒山,种植红豆杉、黄花梨等名贵苗木。

临海东塍,是浙江省中心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东塍全镇区域面积165平方公里,下辖3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5万人,外来人口2万余人,有归国、侨眷和留学生家属2000多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塍曾创出全省知名的“东塍速度”。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东塍经历了哪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汽车从台州高速公路临海北出口左拐,驶入宽阔的现代化大道,这条用“东塍速度”和“东塍精神”建成的“东塍之路”,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

创业之路

东塍绚珠大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创办了雕刻厂,出口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声名远扬,各地的雕刻好手纷纷慕名应招。其中有一位青年木工,后来在前往美国探亲时,看见美国人几乎每户人家都养宠物,他突发奇想,要给宠物测试智商,于是他回国后研制出能测试动物智商的宠物玩具礼品,成为美国人争相购买的热门商品。

这位青年叫李华荣,他在改革开放年代大显身手,创办了工艺品厂,成了当地知名企业家。

1979年6月,当时的东塍人民公社屈家大队党支部书记丁式松带领党员干部创办了第一家村办企业——屈家灯泡厂。后来,通过村办、联户办、个体办等方式,在荒山杂地上创办了规模达100多亩的太平洋彩灯城。

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生了东塍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临亚集团、龙威灯饰、志强涂料、浙佳工艺、三杰灯饰、康富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等上规模的公司企业,陆续在东塍大地上崛起。

当时东塍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每天有10多辆集装箱进入东塍运载。但是,由于途经东塍的75省道只有5米宽,又是沙石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邓小平南巡的讲话精神,放开胆子,敢闯敢冒,下定决心“要致富先修路”,从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在短短8个月时间内,东塍人完成75省道改建任务。

自筹资金改建省道,东塍开了全省先河。

光明之路

一盏灯就是一把火,既能照亮一处,也能燎原一方。就是当年的一个灯泡厂和彩灯城,让东塍彩灯业形成规模,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乘着临海领先发展民营经济的东风,东塍彩灯产业扶摇直上,在临海市六大传统产业中占了一席之地。如今,当你打开淘宝网,搜索“节日彩灯”,跳出来的一连串商品都标明来自浙江台州。

毫不夸张地说,全国80%的彩灯都出自东塍。作为全国最大的节日灯生产基地,东塍占据了整个市场近一半的份额。2017年彩灯总产值近50亿元,全镇彩灯生产企业约260家,其中规上企业19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5家。

40年来,东塍彩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不断提高。日前,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播放了东塍彩灯的专题片《了不起!中国农民》。

眼下,东塍镇重点扶持彩灯行业龙头企业,将粗放经营的彩灯小企业转向集约发展,占地80多亩的临海彩灯创业园和占地600亩的彩灯小镇,建成后将容纳近300家小微企业入园。

“通过产业集群效应的引导,将彩灯小镇、彩灯创业园作为我们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从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去存量扩产能等方面着手,使传统产业转型为优势传统产业,向着百亿产业阔步前进。”东塍镇党委书记李光明介绍。

绿色之路

东塍村民善用高山番薯作为原材料,采用传统工艺加工成豆面。历史上有“东塍红薯胜人参”的说法,传说长寿老人王世芳在乾隆母亲八十大寿时,将东塍豆面作为贺礼赠送,皇太后大喜,称之为“长寿面”。

近年来,东塍豆面形成产业,成立了临海市福禄、塍塍、洞桥等多个豆面专业合作社。2009年,全镇豆面总产量约500万公斤,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东塍豆面70%在全市各地销售,并逐步打开了杭州、温州、绍兴、宁波等地的市场。

东塍镇呈岐村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小山头,因为交通不便,村里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一片荒山荒地,无人问津。2010年8月,宁波企业老板朱仲昆被这里的桃源景象所吸引,萌发了到这里安家搞绿色养殖的念头。于是,时年46岁的朱仲昆放弃办企业,带着妻子来到呈岐,包下荒山,开启了新的养殖致富梦想。

当年的企业家李华荣已是古稀之年,他把工艺品厂交给儿子打理,自己承包了荒山龙游谷,种植红豆杉、黄花梨、龙脑樟等名贵苗木,用生命的余辉守望龙游谷那一片绿水青山。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