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领跑人

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暖心故事

千里护送村民返岗复工

全国人大代表袁海波为老乡就业脱贫牵线搭台

致富养殖什么最赚钱_致富养殖创业方法有几种_创业致富的养殖方法有

希望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袁海波代表

致富养殖什么最赚钱_致富养殖创业方法有几种_创业致富的养殖方法有

袁海波代表护送村民外出复工。

“我来自农村,我是农民工,知道农民工的艰难。创办劳务公司,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工如期实现脱贫。”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团结村袁家营村民小组村民袁海波,参加完今年的全国两会,一回到村里,就抓紧完善自己创办劳务公司的相关手续。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两会也对脱贫任务做了再部署、再动员,我想办个劳务输出公司,帮助更多老乡就业,为家乡人创业脱贫搭台。”袁海波介绍道,全国两会后,自己通过微信群发资料等方式,联系江浙一带涉及电子、服装、食品、太阳能等领域的6家企业,将相关就业信息推送给身边老乡,仅6月份就有25人找到了合适的务工岗位。

“小袁,我现在厂里已适应了,我会好好干,珍惜这份工作。”5月中旬,在曲靖某钢厂工作的同村老乡贾红学失业了,听其他人说袁海波年初介绍的地方不错,便上门来求助。袁海波二话没说,拿起电话多方联系,最终将贾红学送到浙江义乌天合光能太阳能厂工作。第一次出远门找到工作的贾红学每天都给袁海波发条微信。

看着老乡的微信,袁海波思绪万千。十年前,19岁的自己也是只身一人,背井离乡,赴浙江义乌打工。

袁海波脚踏实地,从零开始,从流水线工人成长为车间管理人员。在站稳脚跟的同时,他乐意为有困难的工友提供帮助,很多在浙江义乌的云南籍务工人员都认识了袁海波,大家亲切地叫他“小袁”。

“不能富了自己却忘记乡亲,更不能辜负人大代表这个光荣称号。”2018年,袁海波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更感责任重大,总是想方设法组织同乡外出务工、学习手艺。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遇到了困难。袁海波和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分批次组织800多名农村劳动力有序返岗复工。

“为确保务工人员不被感染,我们采取集中输送、全程跟踪的方法。第一辆车由我护送,第二辆车由我弟护送,后面每辆车都指定老练的工友带队,保证‘一路通’,做到‘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袁海波共向人社部门协调大小客车23辆,每辆车上都免费供应防护用具、水和食物。还成立了由家人和亲友组成的“保障团”,他自己一边联络厂家,一边服务民工,每天晚上都要打三四个小时的电话,逐户逐人通知集中时间、地点,交代注意事项。

“小袁他们有时要忙到凌晨1点钟,才能保证第二天顺利发车。我都打了半辈子的工了,还是头一回享受这种优待。”村民们对袁海波既感谢又佩服。

老乡们在外面收入怎样?能站稳脚吗?袁海波对送出去的工友牵挂在心。经过反复了解,得知东部沿海一带企业订单减少,用工量正在调整。此时,云南省刚好抽调袁海波参加稳岗保业工作组调研。“换别的地方也不一定好干,走一处不如守一处,先稳定最重要……”袁海波随团到达义乌后,首先开导那些嫌工资低、想回家的民工。“小袁,晚上来我这里,尝尝我做的家乡菜”“海波,晚上咱们聚一下,喝一杯”……“当时有10多人打电话要请我吃饭,虽然没时间去,但暖流一下涌上心头。”说起当时的情景,袁海波还感动不已。

“我不但要组织同乡们外出就业,还要联系更多的企业来家乡投资办厂,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袁海波说,希望国家能出台更多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让我们依靠技术脱贫、实现真脱贫。

(本报记者刘呈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全国人大代表冉慧深耕农文旅结合发展之路

致富养殖创业方法有几种_致富养殖什么最赚钱_创业致富的养殖方法有

群众内生动力被激发,增收致富就不难——冉慧代表

致富养殖什么最赚钱_创业致富的养殖方法有_致富养殖创业方法有几种

冉慧代表(右)了解荞木坨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情况。

“荞木坨去年被评为重庆市酉阳县‘最美村寨’,天山堡村成了休闲旅游、避暑养生的好去处,村民们也慢慢富裕起来了。”7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村委会主任、天山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冉慧高兴地告诉记者。

“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这句广告语,让世人记住了酉阳桃花源。而天山堡村距离桃花源5A级景区不到3公里,但因为海拔较高,土地又不平坦,发展受到限制。

如何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成为摆在天山堡村两委面前的“头等大事”。“脱贫攻坚一定要找到穷根,点对点,找方法,针对每户、每组、每片,因户施策,才能达到精准帮扶的效果。”冉慧带领村委会一班人明确发展思路,决定立足区位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方式为百姓搭建致富平台,共享改革红利。

“种植玉米等传统经济作物,增收有限。找准穷根,才能告别贫困。”面对村干部的动员,一开始,村民们并不买账。“种天山雪菊又不能当饭吃,不种苞谷红苕了我吃哪样嘛?我就靠土地维持生计。再说,开农家乐也需要菜啊!”有村民当场表示。

发展产业并不容易,这让冉慧意识到,老百姓不愿意做,是因为有顾虑,一方面是缺乏资金,一方面是理念落后。她决定找几户见多识广的村民,整合他们的土地、租用他们的农房,再依托桃花源街道办事处的大力帮扶,先后投入20多万元,在村里种起了天山雪菊,开办起了农家乐。2017年8月,酉阳县天山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帮助村民实现增收,冉慧想到一个办法:村民不出资金也可以加入合作社,并分到一点股份,但前提是要供应蔬菜给农家乐,农家乐按照市场批发价收菜。乡亲们算了一下账发现,这桩买卖不仅不会亏,还有利润可赚。随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加入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吸纳贫困户20余户。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冉慧积极推行“农、文、旅结合发展”的模式,引进华贸集团公司投资1700余万元,打造荞木坨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起600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和戏台、3100米的观景步道。同时,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苞谷戏”为载体,成立专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实现土地“化零为整、小片归大”。目前,已流转土地2000亩,栽种烤烟1200亩、雪菊200亩、蔬菜300亩、经果林300亩、五倍子150亩,集体经济初具规模。推行“公司+村集体+贫困户”股权模式下,除将集体经济收益用于群众分红、扩大再生产外,将14%用于困难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保障。公司吸纳近40人务工,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到户产业实现100%。

“如今,乡亲们修起了楼房,办起了产业,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村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冉慧欣慰地说,“群众内生动力被激发,增收致富就不难,在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改变乡亲们的落后生活习惯,制定合理的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宜居,让乡亲们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作为一名在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不能辜负老百姓对我的支持与信任。”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冉慧回村后迅速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一线。冉慧表示,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乡村旅游受到较大影响,但她会继续深耕产业发展道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李立峰 通讯员杨芳)

来自大草原的中草药远销海外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赵会杰调整产业结构促全村全脱贫

创业致富的养殖方法有_致富养殖创业方法有几种_致富养殖什么最赚钱

我不但想直播带货,还想直播村情村貌呢——赵会杰代表

创业致富的养殖方法有_致富养殖什么最赚钱_致富养殖创业方法有几种

赵会杰(右二)与村民交流中草药种植情况。

“不久前,我带着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尝试了一回网络直播带货,算是小试牛刀。”电话里,传来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爽朗的声音:“小庙子村现在生态越来越好,我不但想直播带货,还想直播村情村貌,推销小庙子村乡村旅游项目呢!”自从2019年全国两会直播了小庙子村的新生活后,赵会杰草原“萌婶”的名头越叫越响,小庙子村也成了网红村。

可就在2009年,赵会杰刚扛起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时,地处山区的小庙子村还是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5000多亩耕地四分之一浇不到水的贫困村。小庙子村的路怎么走?2700多村民都眼巴巴地看着。

“人穷志不能短,人心更不能散。”赵会杰对村党支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党员的力量被凝聚在了一起。经过几年努力,小庙子村党员干部通过协调资金、引进项目,让之前浇不上水的耕地全都浇上了水。

赵会杰告诉记者,小庙子村有种植胡萝卜的历史。但从2013年起,受到市场变化和周边同类种植面积扩大等因素影响,胡萝卜产业受到很大冲击。要走出单一种植模式的限制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而调整产业结构就需要一位好的带头人。在北京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本村能人李永波被赵会杰“盯”上了。

“我看中的不仅是永波的创业能力,还有他作为一名党员身上强烈的责任感和家乡情怀。”赵会杰一次又一次向李永波伸出橄榄枝。2014年,李永波回乡创业反哺家乡,成立了宏都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市场信息,统一销售产品,仅当年就获利200多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效能,小庙子村继而创新出“村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党员+农户”模式,推动宏都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内蒙古多家制药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带动全村种植中草药,并辐射至周边村镇。村民们也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参与入股,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2018年6月,赵会杰申请注册了“小庙子村”商标,并以合作社和村委会名义申请了蔬菜和中药材深加工国家项目。目前,小庙子村正在全力发展中药材脱水、蔬菜初加工以及中药材和蔬菜为原料的酱菜加工产业,预计可年均增收300万元。今天的小庙子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45万元,48户、99人建档立卡脱贫户通过产业扶持、公益岗位收入等,全部实现了脱贫。

村里还掀起了“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革命”,曾经脏乱差的小庙子村换了新颜。有了整齐的村容村貌,赵会杰引领小庙子村发展旅游有了更大的底气,这两年小庙子村同步制定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填补了村级旅游业发展空白。他们还与内蒙古烟草总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建立了集农产品、药材交易及电商平台于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小庙子村的中草药销往东南亚、俄罗斯、韩国等海外市场。

(本报记者沈静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