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相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把浦江县作为首次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亲自倡导并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创新实践。“浦江经验”由此逐步形成,并走向全国。

信访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信访工作对于化解改革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对于保障和推动当代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特殊作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学习借鉴“浦江经验”,寻求蕴含其中的“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角。

一、对复杂问题的直接面对、系统考量与及时有效解决

世纪交替之际,浦江曾因为信访老户多、越级上访多、缠访闹访多被列为全省的“信访重点管理县”。习近平同志在确定拟接访县时明确指出,浦江信访问题多、矛盾集中,群众意见比较大,就到那里去。

信访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形成信访事件的问题,通常都是长时间累积下来的“老大难”问题,或者是群众呼声比较强烈而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等。对于此类问题,许多党员干部往往抱有“遇到问题绕道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出事,就等于没事”的态度,不是主动去解决,而是凡事往外推。其结果往往是信访事件越积越重、越积越难解决,出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情况。“浦江经验”就缘起于对复杂问题的直接面对、系统考量与及时有效解决。其中,“直接面对”体现的是勇气,“系统考量”体现的是方法,“及时有效解决”体现的是情怀。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浦江经验”彰显了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的勇气、方法与情怀,打破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阻隔,夯实了他们之间的互信关系,厚植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浦江经验”为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供启示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浦江经验”的内涵是丰富的、立体的,其对领导干部的反馈性益处也是多方面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指出,领导干部下访不仅有利于检查指导基层工作,还有利于促进基层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不仅有利于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干部执政为民的思想作风;不仅有利于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还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仅有利于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有利于培养干部把握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把握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直接相关,而其他方面的内容则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高度相关。领导干部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去,要往矛盾“窝”里钻,这是“浦江经验”最显著的特征。矛盾多的地方,就是社会舆论多的地方,就是领导干部要更加着意上心的地方,更是考验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水平高低的地方。

20年来“浦江经验”的生动实践,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立场。复杂问题之所以复杂,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看待问题的观点看法是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样的。那么,党员干部该如何从多样化中锚定自己的政策决策选择呢?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有悖于这个宗旨的观点看法、方式方法,都不在最优选择之列。“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视野就开阔了,格局就打开了,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其二,坚持务实担当,这是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素养。在好干部“五条标准”中,“敢于担当”是重要一条。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敢于担当”是决定干部能不能够做出成绩和贡献的最主要因素。复杂问题之所以复杂,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后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领导干部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在“难啃的硬骨头”面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最能检验一个干部是否具备“敢于担当”的素质素养,正所谓“大事难事看担当”。比如,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之中,能不能够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推动产业结构实现凤凰涅槃式变革,避免重蹈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覆辙,是很能够检验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担当素养的。当在“税收”与“环保”只能选择一样的时候,选择哪一样,也是很能够检验一些领导干部的担当素养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指出了在“担当作为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缺乏担责意识,缺乏斗争精神,遇事明哲保身,‘躺平’不作为,不敢动真碰硬,不敢攻坚克难,存在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上推下卸、推拖躲绕,奉行利己主义”。

其三,坚持群众路线,这是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方法。“浦江经验”源于信访工作,而信访工作本质上就是一项群众工作,而且是群众工作之中难度较大、要求很高的一项工作,是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真正做好的一项工作。因此,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立足于解决复杂问题视角审视“浦江经验”,从中汲取解决复杂问题的原则要求,坚持群众路线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复杂问题之所以复杂,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涉及到的人口多、利益面广,众说纷纭、众口难调。因此,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避免“命令主义”,要“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与群众商量着办。同时避免“尾巴主义”,在服务群众中实现对群众的有效领导。解决一些问题,群众理解并参与进来了,进行了广泛的商量,事情就好办了,这是屡试不爽的一条宝贵经验。

其四,坚持系统观念,这是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一些复杂问题之所以复杂,还在于它们与其他的问题高度关联或纠缠在一起,形成“连带效应”,于是,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考虑那个问题,而那个问题或许又与别的其他问题高度关联,或者那个问题嵌入于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坚持系统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所需要的科学思想方法之中,系统观念具有基础性。“浦江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信访工作融入群众工作、融入社会治理、融入发展大局,鲜明体现了系统观念。

其五,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正确出路。有一段时间,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按照这种思维处理问题,往往不管不顾法理、政事、人情和实际情况,导致“解决一个问题,留下许多后遗症”的现象,遇到复杂棘手的问题,往往导致更大的不良后果。解决复杂问题的正确出路何在?当然在于我们党长期追求、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鲜明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源于信访工作的“浦江经验”,融法理、政事、人情以及实际情况于一体而有机地解决问题,在基层治理中“统筹发展与安全”,体现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探索,是对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深刻塑造,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深刻提升。

三、新时代新征程学习借鉴“浦江经验”的重要性

结合面临的宏观形势与具体工作形势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路径。关于当前形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的同时,又强调“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与过去相比,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更加严峻复杂,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那种“单项推进”“突飞猛进”乃至“狂飙突进”的工作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种只要经济发展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一富治百病”的工作逻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工作本领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真重视思考的复杂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多样性。

正是由于国际环境、历史方位、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等的深刻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在执政用权、干事创业、服务为民中所面临的问题,常常集“既要如何”“又要如何”“还要如何”等多重要求于一体。因此,如何在多重约束下求解,或者说,在多重约束条件下求得最优解,成为考验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这就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信访问题集中体现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的诸多特征。“浦江经验”源于属于信访工作而又不限于不囿于信访工作,关于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关于解决大党大国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治理难题,“浦江经验”可以告诉我们的经验启示还有很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