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2017年,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在实践育人环节明确提出应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长期以来,各高校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涉及支教助残、社区服务、公益环保、等方面,对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志愿服务活动实施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有时效果不尽人意。本文试图从个人、高校、社会等层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达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具专业化、常态化、项目化的目标,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一、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1.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增强对大学生身份的认同感,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自身责任和提高公民意识,促进其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另外,大学生通过志愿活动能够较早的接触社会事物、处理社会关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组织协调、沟通交流、领导能力以及应急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多以宣讲灌输为主,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适应和满足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要求,滞后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的发展。为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越来越多的高校开拓了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志愿服务等活动摆脱了传统枯燥的说教,寓教于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真正的参与体验其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提高社会凝聚力。参加志愿服务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拉近人与人的心间距,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大学生志愿活动能够激励越来越多的具有志愿服务精神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极大的作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志愿者动机不纯与服务能力欠缺

大学生志愿者应该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活动中。但目前部分大学生持有从众心理或者是镀金主义的不纯思想进入志愿者行列,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初心不纯、无所适从,进而无法找到自身合适的定位,导致志愿活动形式化严重。同时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此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对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在大学生范围内志愿导向的形成。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但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能力较差,在参与志愿活动时,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必要的志愿者服务技能,导致对待一些特殊问题时,无法合理有效的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从而无法达到志愿活动预期的效果。

2.高校志愿者组织管理不规范

目前高校志愿者组织大多是以各个学院的志愿者社团的形式存在,其组织管理往往没有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各志愿者组织之间泾渭分明,联系不足,导致志愿者招募、注册、志愿活动记录行没有统一的规范,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流程不具约束力。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志愿活动时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内容和活动安排上,反而忽略了对志愿者本身的服务技能培训,使志愿者的服务技能不能满足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种种能力,导致了活动效果打折扣。

3.志愿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效果、缺乏延续性。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支教助残、社区服务、公益环保等方面,致使大量的志愿活动重叠性高,导致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缺乏积极性。服务范围覆盖面窄,志愿活动主要集中在校内以及学校附近的社区,无法实现大范围的覆盖。存在服务效果形式化问题比较严重,“走流程、出新闻”成为志愿者活动的代名词,严重违反了志愿者活动的本真意义,严重地削弱了志愿活动产生的积极效应,降低了社会对志愿活动的认可程度。志愿者服务应该是一个长期延续的过程,目前志愿服务活动多但关联不紧密,这就导致志愿服务总结的经验无法为接下来的志愿活动提供更好的指导,也无法对前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同样不利于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内部传帮带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新志愿者的成长。

4.社会认可度不足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群体的支持,目前社会群体对于大学生志愿活动褒贬不一。有些群体认为大学生志愿活动形式大于意义,流程化、形式化现象严重,志愿服务效果不明显,甚至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一些可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部门单位不愿意接纳大学志愿者,而这种不认可与不接纳严重打击了大学志愿者的积极性。有些群体对大学生志愿活动持认可支持态度,但是由于活动开展流程较为复杂且涉及经费问题,而放弃接纳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活动。因此,社会认可度的不足也是导致大学生志愿活动服务范围具有局限性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措施

1.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大学生是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总体素质较高。大多数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通过挖掘大学生志愿者先进事迹,树立学习典型,加强宣传力度,从而激励大学生树立志愿服务意识,并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心得交流,提高志愿服务意识薄弱的大学生意识水平,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深入人心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2.健全高校志愿组织管理机制

首先,由学校团委牵头建立健全志愿者组织管理实施条例,根据已有的各志愿者组织特点和实际情况,就志愿者组织的日常管理、志愿者招募、志愿者教育培训、志愿活动计划安排、组织发展规划进行明确规定,最终形成书面的志愿者组织管理实施条例,并要求各志愿者组织严格执行,学校团委加强对各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其次,简化志愿服务活动申请流程,提高申请效率,严格把关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志愿者组织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志愿者都应感受到责任感,为志愿服务而感到自豪。再者,各志愿者组织之间需要加强联系,促进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丰富志愿活动内容

目前高校志愿者组织一般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组建,各学院专业之间差别较大,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特点,在开展常规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创建亮点活动,可以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活动效果,做到志愿服务他人与自我实践能力提升有机结合,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志愿活动的乐趣和意义,志愿活动由“走秀”变到真正的“走心”。实现抓出实效、形成特色、创出品牌的有机统一,达到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实施和管理。

4.建立合理的志愿者服务评价体系

摒弃以志愿服务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标准,将评价机制向多维度志愿者服务评价体系转变。志愿者与志愿组织之间增加互评,志愿者能够根据志愿者组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安排等实行打分机制并反馈给志愿者组织,以便志愿者组织能够不断改进管理机制,志愿者组织同样根据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表现、团队贡献等方面进行量化,督促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增加社会群体对志愿者的评价,社会群体具有广泛的传播力以及相对客观公正的评判原则,因此从志愿者服务的公益性和功利性、志愿者服务的综合影响力方面进行综合评断,并把各维度的评价结果进行公开交流,方便后续改进和监督。

5.建立薪火相传的志愿服务延续体系

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志愿活动时应该增加志愿服务之间的关联系,保证所进行的一系列志愿活动能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志愿者服务的成效,积极与服务对象之间成立大学生志愿活动基地,保证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长期开展,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质量。同时,发挥志愿组织内部大学生志愿者之间传帮带作用,以志愿精神感染身边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组织中,为服务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6.提高社会支持力度

增强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之间的交流。相对于校内大学生志愿组织来说,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以及项目资源,通过资金支及项目支持的方式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使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接触志愿服务的前沿问题。亲人、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能够保证大学生志愿者心理满足的同时提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水平,解决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只有不断健全志愿者服务体系,建立多维度的志愿者服务评价体系,才能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为高校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