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三大爱好:书、大自然和西方古典音乐,我这里只谈读书。
很难设想一个写书的人不读书,我的读书是“作家”这一职业决定了的,但更重要的是出于几十年形成的一种爱好,可以说是一种“书瘾”,每天不读几页过不了日子。
当今信息爆炸,今天一份《纽约时报》包含的信息量据说要比17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一生的经验还多。
书刊便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看书店里重重叠叠,看书摊上花花绿绿,和物质产品一样,精神产品中的书也是真伪并存,优劣同在。
“多读书,读好书”对大多数读者成了一个难题。
好书和伪劣书的区别在于:好书总是有教化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读这些书能让人学会审时、度势、识人(包括识己)。
能让人获得各种信息,从而增进对未知世界的了解;能提高人的学养品位和审美趣味。
东坡有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什么有的人一与之接触交谈,言谈举止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使人如坐春风?
这正是知识日积月累在“腹”中“窖”化的结果,这绝非是包装所能做到的。
越是好书信息量也越大,字里行间压缩着作者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读者能从中获得许多他不曾知道的理性或感性的信息。
理性信息能让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感性信息能使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信息更是陶冶情操,是丰富和进入一种崇高精神境界所不可或缺的。
我不读以“法制文学”之名写的暴力和色情的庸俗故事;不读迎合社会热点新闻赶写的“纪实文学”;不读写“星”或“星”写的秘闻艳史。
不读皇帝的新衣般的“先锋”作品;不读像注水猪肉似的口水文章;更不读教人心如何毒、脸如何厚的《厚黑学》之类。
或问如何选择?我的做法是注意报刊评论,读两头:一是读都叫好的,一是读有争议的,这叫后读为快——让别人先为你筛选一道。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读书还要慢慢品味。“好读书不求甚解”是读书的通病,但见解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只有多读,读懂,才会培养出自己的识别能力和鉴赏能力。我宁愿把一本好书读上十遍,也不愿读十本无聊的书。
畅销未必是好书,好书未必都畅销。今天,只要有钱做广告,伪劣产品也可以吹个天花乱坠。
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书必定是好书,故读书人不妨从读有定论的作品开始。
读书还忌“偏食”,这对搞社会科学的人尤其重要,想象力、感觉力是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基础上的。
就知识获取手段而言,什么都不能取代读书。在电视面前,教授和打工仔是一样的,在书面前就显示出巨大差别了。
读懂不同档次的书,就需要不同的思想见解、不同的文化底蕴。
我以为,别的东西上瘾,可能是一种祸害,惟有读书,上瘾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