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又称CPA,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五篇注册会计师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注册会计师心得1

对于所有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大家要记住一点:只要你能走进考场,就已经拿到了50%的通行证,能基本答完考题,你就能最终走向胜利。不要为一门考的不理想而影响其他科目的考试。

变化部分是重点

一定要特别关注每年教材的变化。这些变化的部分往往是考试重点。

题集也要做,但要注意用法。不要单纯作为对自己能否通过考试的模拟,而应注意该题的出题点,多见识一些有价值的题,做到考试时心里有准。同时避免题海战术。重要的是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

复习进度要把握

距离临考不到一个月时,复习的重点就是要看自己做错过的地方。因为复习的时间越集中,就越不容易忘记。还要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反复记忆,即使出现“前背后忘”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千万别太着急,要放平心态。不妨试着在每天临睡前或者第二天复习时,把当天或前一天记忆的内容以很快的速度翻一遍,在脑海中加深印象;另外把仍然记不住或者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内容和题目用红笔划出来。

这时候还可以看看近三年考题的考点及分布的规律:每做一道题都用绿色的笔标出考题的点然后做出自己认为标准的答案。在所有的题做完后,对考题再进一步分析:在每道题上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哪些是考会计方面的知识、哪些是考审计方面的知识、哪些是会计书上找不到的知识、哪些是审计书上也找不到的知识,计算出各自所占的比例,并同时注意要着重于理解出题思路。

自己动手做复习笔记

自己亲手做复习笔记也是很有效的。不要拿别人的笔记去复习,最好是做了一定量的习题之后总结,因为做笔记的过程是自己对教材的知识点不断提炼的过程,自习总结出来的东西才能印象深刻。

笔记可以考虑在做完过关二、历年考题、模拟题及相关会计习题之后再做,大约在考前一个月,这时的笔记是边背边写。

做笔记最好是写手版的,这样你可以边写边背,电子版的是省时但你的印象没有手写的深,考试答题的时候脑子里反应的全是自己手写版的笔记。

多写字多按计算器

平时做题要一步一步像正规考试一样写下来,理由有三:第一、增强逻辑思维。平时练习时一步步写下来,就不会到考试时因为不知怎么写而去思考。考试是分秒必争的,平时增强了训练,考试时就会节省时间。第二、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做题时不要怕麻烦,全部过程都要写清楚,不能只列公式不计算结果。其实按计算器也是一种训练。按的次数多了,会对数字产生一种敏感性,计算出的结果你自己就会感觉出对不对。这比考试时心里没把握多计算一次又会节省很多时间。第三、平时字写得多了,到了考场上写字的速度就会比较快。注会考试的题量都很大,大部分人都答不完考卷,快速的书写非常必要。

一定要注重考试技巧

注会的考题量非常大。因此,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技巧。不会做的题就放弃,省出时间研究会做的题,尽量做到会做的题不丢分,要准确性。

对只要结果不要中间过程的填表题目,在对子项没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小合计、总计等项根本没必要去填;在对所有调整事项没有绝对把握全部调整正确的情况下,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等项也没必要去填。

保证考试时客观题的得分。因为,如果客观题能拿高分,那么,只要在综合题中拿到一定的分数,通过这一科的概率是很大的。因为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综合题的得分率不会超过60%,所以,对于客观题一定要每分必争。

考试时对计算题,要分步做。分步的好处一是即便结果错了,分步还能得分,二是你把自己的思路给了老师,老师会根据你的思路酌情给分。

题量大,还要求回答问题一定要讲究“一剑封喉”、“一针见血”,不说废话,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题是不可能的。

注册会计师心得2

第一次参加注会考试的心理准备

准备注会考试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比如参加注会考试的动机,是把这个考试当作唯一的就业途径还是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自己;是职业要求还是兴趣所在。反正我觉得如果不是职业要求,最好不要抱着通过这条途经来就业的想法,兴趣所在,提升自己倒来得轻松自然。

因为注册会计师的高含金量、职业优越性、高难度低通过,社会上很多人为之“伤精挫骨”、“前赴后继”。一个财会、审计专业类考生,花很多精力、下好多功夫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对于一个非相关专业类考生,可能在这方面的付出会更多。所以考注会,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奋斗的决心。

另外,实际中注会行业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好,所与所之间的恶性竞争、师与师之间的明争暗斗,让一个刚入社的注册会计师有长难展、施才无门。很多人在后来的备考中因为见闻了现实中注会行业的潜在规则而半途而废,做了桩赔本生意。刚刚通过了考试的人也有因为接受不了现实与理想的黑白反差而放弃了最初的美好想法,改投他行。不过他们倒还是取得了一个黄金本本,也算是加重了自身筹码。当然,有很好的社会关系和交际手腕,会好很多。所以这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报考科目的选择

一个想通过注会考试来深度学习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的人来说,那么选报考这些科目就显得更有效率。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以后准备会计师考试、资产评估师考试,提高专业水准可谓相得益彰,百利无害。

然而,对于一个铁了心地要通过注会考试的人来说,我觉得要按照由易到难的思路来报考。一般人以一次2到3门为宜。先税法、经济法。如果有会计基础或者有时间补充会计基础,第一次可以连财管一起报考。税法、经济法相对简单,通过率较高,能够在两年内,一来通过这两门的考试,可以摸清注会考试的一些规律,摸索注会备考方法,为以后难道相对较大的考试做好铺垫。二来通过了这两门考试,可以让一个人信心倍增,志气高涨,增强考试动力。三来就算因为后面的考试致使有效期满,由于考试相对较容易,再考也不难。然后是会计、审计。会计和审计虽然难道较大,但是相关性太强,两门一起准备,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财管要么是和税法、经济法一起报考,要么是单独拿一年来考试。

不同科目的特征及应对

注会税法、经济法考试要求相对于法律专业考试要低得多,也没有那么灵活。熟悉课本上提到的法律规定,加之做习题以巩固,达到熟记相关数据、处理程序和结果等。注会考试考点可谓是无孔不入,虽然也有相对的重点。重点、难点当然是必须牢固掌握、熟练应对,其它知识点也要铭记于心,只是时间安排倾向于前者。所以熟记法条法规也就成为了税法、经济法学习的重点。

注会会计、审计考试要求比会计师考试要求高得多,主要体现在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上。但是会计和审计考试也不灵活,毕竟它们都有各自的准则。就算是综合题,也是各章节的简单拼凑。因此会计、审计的学习对每一章节都不得马虎。通过多做练习题,加深对每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尤其是会计,每年的题型基本上都一个样,按照准则办事。主要就是对题目的反应灵敏度、解题细心度了。因为注会考试时间是相当紧的。所以会计、审计的复习重点在准则。

应该说财管是五门中最难的,因为它最灵活。没有什么法规准则的,就算课本也像是例题讲解。并且财管计算题和综合题计算较复杂繁琐。因此,财管的学习要求对知识点有相当的熟练程度,尤其是对计算公式要理解记忆和应用把握。因为财管计算公式最多,最复杂,考试也就是对这些公式的应用。财管好在综合题并不是很综合,一般都是相对的重点、难点内容,一点一题。比如资本结构、企业价值评估、期权。

各科的相同之处及具体复习思路

总的来说,这五门考试各有各的特征,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之处就在于本身知识点的难度不大,但是考查之细,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可能出题;另外就是题量之大,每年都有九成左右的考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题,影响了整体通过率。这些共性为我们确定复习思路、制定复习计划提供了帮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备战注会这么“浩大的工程”来说,更是如此。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烂肉”,注会复习也要达到3遍左右。

第一遍复习通过通读全书,重在对科目有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结合辅导教材,基本确定全书重点、难点,辅之做题,记忆并掌握非重点、非难点知识,同时检验看书效率。

第二遍细读每一章节,继续加强对非重点、非难点知识的记忆,有了第一遍的基础,这一阶段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可以少很多。重点在研究重点、难点之上。对于重点,务必理解记忆,深度把握。这一阶段,做练习题与看课本同等重要。每一个例题,必须认真研究解题思路,将其转化为己有。每一章节的自测题、每一个题目,都要当作是考题,认真对待,用已掌握的解题思路解之,加深理解,总结经验。并且得注意答题时间和答题规范。对于难点,除了像重点知识一样对待外,就是层层剖析,不能很好理解的,就用自己的思路去理解每一个细节,就算这种理解并不妥当,管用就行。还有就是例题的解题思路,难点并不是知识点本身的难以理解,而是不同知识点的整合和如何去解答,就像一道几何证明题一样。因此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并能够灵活应用,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特别强调这一轮复习当中做练习题的重要性。能够一次性理解、把握的在这一次通过做题就要死死掌握了。发现的未搞懂知识和题型留在第三轮复习。

第三遍的复习算是收官了。有四件事情要做。一、再把全书跑一遍,熟悉课本的结构。二、查漏补缺,继续解决前面留下的难题。三、再一次研究重点、难点、典型案例、例题解题思路。四、做模拟考题和真题。严格按照正规考试来:时间限定、独力思考、闭卷答题、客观阅卷、合理评估。另外就是通过这种考前“正式”测试,统计每一类题型答题时间,不合理之处及时予以调整;答题失败的原因,是马虎大意还是知识点记忆模糊,甚至是根本就不会,然后对症下药。

考试时的答题技巧

由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有建议,且大家都是久经“考”验的,就不在赘述了。

注册会计师心得3

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事情你都完成了吗?有惰性心理的人在完成当天学习任务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做。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第二天又起床晚了,第二天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些都是懒惰的表现。那么如何克服惰性呢?在这里,中华会计网校论坛联合教学专家给大家提出一些建议:

一、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中的懒惰常常和生活散漫分不开。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是克服惰性的第一步。一个生活中拖拖拉拉的人,在学习中一定不积极;而那些日常生活井然有序的人,学习的时候一定是勤奋的。养成早睡早起、做事果断的习惯对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有促进作用。

二、牢记目标

目标,它既是你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你一个看得见的射击靶,它时刻提醒着你要为它努力。只有牢记你的目标,才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坚持不懈,从而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还记得当初为什么要考注册会计师吗?让你的目标点燃你的激情吧!

三、制定学习计划

中华会计网校为帮助学员备考,制定了学习计划,点击进入>>。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学习计划,但还需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把它具体化,细分至每天。自己可以结合备考科目的数量、各科目的难度以及自己自由时间的分配情况来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并将其可视化,当你惰性复发时,看看计划表,它会时刻督促着你的。如果你没有完成今天的计划,睡觉会踏实吗?

四、寻找同伴

一个人奋斗毕竟是孤独的,也不容易改掉懒惰的习惯,那么你可以在网校论坛的学习小屋中找几个同伴一起学习,相互督促。看到别人都努力的学习,你就不会轻易懒惰了,还不奋起直追?

五、加强紧迫感

有的人认为自己很聪明,不必在注会的备考中把战线拉的那么长,而采取一拖再拖的方式,认为自己两三个月的冲刺绝对可以搞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到最后两三个月的时候,别人学的都差不多了,自己的心开始慌了,急急忙忙翻开教材,打开课件,开始学习。结果导致第一遍才学完就已经马上考试了,考试成绩可想而知。所以一定要有紧迫感。其实如果把整个备考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时间是非常紧迫的,根本就没有你懒惰的时间,除非你明年还要考一次。

六、相信自己

有的人往往学到像会计长投、审计的实务部分这样有难度的章节,就觉得头大,怎么这么难?到学习时间了,总是一拖再拖。你要相信自己可以攻克它们!它们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其实就是一纸老虎。别人都能学好,为什么你就不能学好呢?常常激励自己、暗示自己:我是勤奋的!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要再拖拉,立刻拿起教材,打开课件,认真学习。如果认真听网校的课件,一定会让你拨开迷雾,重见阳光。网校课程免费试听>>

七、行动起来

有一本书,书名叫做《谁动了我的奶酪》,很多人读过这本书。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读后都会付之一笑,认为书中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而且认为自己肯定不是那两个矮人,一定是那两只勤奋的老鼠。但是,事实上呢?都是那两个矮人中最失败的那个。这个故事主题虽然是怎样处理和应对改变,但也揭示了另一个道理——定要行动!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没有可能。所以,不要再懒惰了,立刻行动起来!

克服懒惰,正如克服任何一种坏毛病一样,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你决心与懒惰分手,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持之以恒,那么。灿烂的未来就是属于你的!

注册会计师心得4

注会的难度大家都知道,不仅有很多比较难记和难懂的专业术语,还有很多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没有一个头绪很难整理在一起,所以感觉注会很难,不知道如何学习,感觉听完课还是不太明白,究其原因是缺少了很重要的一步: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很多问题学过了还是模糊的。下面说说学习心得,给大家一点借鉴,希望对大家有用。

1、从会计术语的学习看注会的学习

学习方法:很多术语都是可以顾名思义来记住实质性的特点的。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了交易持有的金融资产,那么注重的是当期损益,所以你会发现初识计量中费用计入到投资收益,中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到当期损益;相应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什么意思?可供出售就是说可以出售也可以留着,所以“可以”的意思包含了双重,证明什么?证明企业持有意图不明确,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处理特点是什么?谨慎起见不想给你操纵利润的机会,因此注重的是资本化、注重的是所有者权益的影响。诸如此类的很多,关键是看会不会主动思考,很多名词不应该死记硬背,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掌握,联想记忆的方法结合名字与处理特点,这样一一对应不会混淆。

2、从会计融会贯通思路看注会学习

学习方法:整体如何搭配和联系还没有做好。

比如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是否能够全部明白,每个资产的特点和差异在哪里,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就是规定,规定是规定,但是仍有道理,只是简单的记忆下来是不太可能了解到计量方法的真谛的。企业持有意图,防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等等,这些原则处处都有体现,自己能不能从中悟出道理,了解准则的原理,这是最主要的,否则在应对各项形形色色的资产的时候,只能疲于奔命,每个都是新东西,不断学习,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原理,以不变应万变,所以现在的任务是思考和总结。

比方说交易性金融资产,顾名思义是为了交易持有,所以注重的是当期损益,那么你就知道初识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你也不会再去计较为什么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什么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就是因为可供出售这个词语太不明确,可以持有,也可以出售,所以谨慎起见为了防止操纵利润,那么对于变动计入到权益中去,这个就是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的原因,企业持有意图问题、资产的类型问题决定了核算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有道理的,关键在于要悟出这些道理。

3、主动联想常理人情学习注会知识点

专业学习是严肃的,不过思想是自由的,按照容易理解的方式做。大家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学习专业知识就应该是死记硬背,包括公认的经济法这门课程,很少有人会说这个课程可以理解着去学习。对于经济法来说,普通合伙人,其中有一点是国有控股企业不能担任普

通合伙人,很多人觉得这个是规定,记住就行,但是一百个两百个如何记呢?所以理解是必要的,之所以国有企业不允许担任普通合伙人,重点在普通合伙人的无限责任上。有限合伙人呢?那谁都愿意当,少责任当然也就少权利了,所以后续的一些退货之类的规定也就和普通合伙人存在差距,这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另外审计中的一些程序的设计,比如追加审计程序和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两者有何不同呢?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适用的情况是发现的错报或者偏差比预想的要多,说明什么?说明这个程序非常有效啊,职业谨慎告诉你肯定还有没有预想到的更多错报或者偏差,所以既然程序有效那么继续使用,所以叫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至于追加审计程序,主要是发现的错报或者偏差和预想的差不多,这个时候认为这个审计程序还是有效的,不过不是特别有效,到底会不会有更多的错报呢?那么尝试别的程序看看,也就是说是提供旁证的意思,一个证人说他是杀人犯还不足信,要找其他证据,所以要采用其他的审计程序。审计程序的不同选择在于注册会计师的预期不同,考虑重点不同。只有真正从这些方面去理解才能读懂一些审计程序的安排。

也有人觉得这样理解浪费时间,其实有句话不要忘记: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你把刀磨快了磨好了,以后砍柴才能顺利。审计为什么难学?是因为大家没有经历过审计工作,也没有审计思维,那么既然没有思维为什么不去建立呢?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就是建立思维的过程,那么建立好了一些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结果的判断才能够慢慢趋向专业化,才不会抓住一个问题不放说为什么会这么处理,程序是一个步骤,也是为整体服务的。很简单的一个方面,为什么要控制测试?就是因为控制良好,那么我可以直观认为你发生问题的几率很小,只需要做少量的实质性程序就好了;那么如果控制不好,那么实质性程序就需要大量做了。谁都不想麻烦,注册会计师要求的也是合理保证,那么工作就需要在本着准则前提下高效完成,所以审计程序的设计都是考虑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从控制测试所能达到的目的看,我们应该能够了解注册会计师在内控问题上的一些关注了。

注册会计师心得5

回想自己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学习经历,我有以下几点比较深的体会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1.首先要有稳扎稳打的思想,在2002年,我第一次报考时,我是很想报五科的。但是从历年的考试结果看,虽然全国每年也有100-200名考生能够一年内过五科的。但我自个评估了一下自己的学习时间及能力。一年内报考5科,觉得够呛。当时,我已经参加工作了。每天我的学习时间只能保证5个小时左右。所以,想一次过五科的难度会很大,所以我第一次选了二科(《经济法》,《财务管理》)。从后来的学习体会看,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比较恰当的。让我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吃透教材中的相关考试要点。

2.关于考试科目的组合问题。这个组合不是统一的,要因人而异。我个人认为: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出相关的选择。如果选择的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而且我个人的看法,第一次考试,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课程。这样,对于树立自己战胜注会考试的信心是很有帮助的。我个人作的组合是:第一年:《经济法》,《财务管理》。第二年:《会计》,《审计》,《税法》。前一个组合我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的。因为我在大学时,《高等数学》学得好些。所以,我的第一选择就选了《财务管理》,从后来的考试结果看,虽然2002年的《财务管理》难度比较大,通过率也很低(我记得全国是百分之9点多一些),但是我还是很自信的完成了这科考试。而且,通过这科考试,让我对注会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坚定了自己战胜注会考试的信心。第二年选择的科目是我朋友推荐的。他也是用了二年时间通过的。他给我的建议是:《会计》,《审计》一定要在同一年考。因为,考《审计》综合题,是一定会涉及《会计》的内容的。如果不掌握最新的会计内容。想通过审计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果你考《会计》时,不考《审计》,那么,等你考《审计》时,又要把新的注会《会计》的内容学一遍。这样,相当是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

3.学习时间的安排:我认为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学习注会的教材内容:

第1阶段,通读阶段:(10天),先将考试教材通读一遍,大家可以当作是看小说一样,大概的看看考试教材。让自己先在大脑中形成这么一个印象:这本书包含了那几个主要的内容,我重点要攻的是哪些内容,我的比较弱的项目是哪些,弱的项目是否是重点,如果是,我会多花些时间,如果不是,那能拿几分算几分。

第2阶段,重点学习阶段(30天),这一段时间可是黄金时间,不能对时间有任何的浪费,在这段时间,我们必须将我们在第一阶段确定的重点内容全部拿下,不得有半点的松懈,我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

早上5.00起床 5.00-7.00《经济法》(第二年是《审计》)

中午12.00-14.00休息,建议大家要作个午休,因为大家在学习阶段一般会晚睡早起的。这样,睡眠时间会不足。正好用中午时间补一补。

晚上19.30-22.00学习《财务管理》(第二年是《会计》) 22.00-23.00学习《经济法》(第二年是《税法》)。

当时,我是这样考虑的:早上起床时,记忆力最好,所以我将《经济法》《审计》这二科记忆内容比较多的课程安排在第1位,同时,昨天晚上学习的一些相关内容(如《会计》相关内容)也可能会在第2天早上的学习中再次学到的。而学习《财务管理》和《会计》时,要作比较多的练习,所以,要在晚上多安排些时间。

第3阶段:作习题阶段。其实作习题在第2个阶段就应该涉及的。只是在第2阶段是以学习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为主,以相关练习为辅。我个人的看法:在第2阶段应该是以客观题和小型的计算题为主。在第3阶段才是以练习有一定复杂程度的计算题和跨章节,跨科目的综合大题为主。在第三个阶段,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可能是比较苦的阶段,也是常常遭受打击的阶段。但是大家要记住一点:不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而且可以这样简单的下个结论:越是打击你大的习题,越是对你有帮助的习题。对于这种习题。你应该是作一遍,作二遍,作n多遍。直到自己完全掌握相关的解题思路,能够流畅的解答各个疑问为止。

第4阶段:总复习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考前二周开始(如果时间紧迫的。也应该保证有1个星期的总复习时间),这个阶段就是补缺,补漏阶段。我个人的作法是:新的计算题和综合题就不作了。(但是我会总结相关的解题思路,而且经常复习相关的思路),总复习阶段我学习的重点是:保证考试时我的客观题能够拿到满意的分数。因为,如果你的客观题能拿高分,那么,你只要在综合题中拿到一定的分数,通过这一科的概率是很大的。因为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综合题的得分率不会超过60%,所以,对于前一部分的客观题一定要有每分必争的概念(会作的题,丢一分都会后悔半个月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