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它能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教师若能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恰当地运用提问,定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探究性课堂的提问艺术进行讨论,探索有效提问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有效提问;提问意识;教学效果;探究性教学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建,也是课堂高效的关键所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开发潜力,发挥特长。

此外,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性,错误地认为提问会浪费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效率。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有效提问的内涵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适当的展开提问,通过提问能引领学生去探索,能激发、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使学生的思维慢慢走向成熟。

提问要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要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获得收获。

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设计出引人入胜、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

提问要注重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二、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操的陶冶,且富有启发性。

1.突出主体,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学生有着无穷的想像力,充满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应该说,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是教师培养的。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教学Unit 3 Book 1的课文Journey down the Mekong时,有位学生问:Why is it called Lanchang River in China? 全班同学为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学生见自己的问题得到大家的重视自然欣喜异常,学习兴趣高涨。

叶圣陶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会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例如,对Unit 4 Book 1的课文标题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学完后有学生就标题质疑:这个句子是一个病句。他提出正确的句子应该是:A night when the earth didn’t sleep. 当时笔者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称赞她细心、好学、胆大、有挑战意识。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教师适当启发,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优化教学形式、精选探究问题

探究性教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十分重要。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近,笔者听了一堂“英语时态与语态”课,印象很深、感触颇多。下面是两个提问小片段:

片段一

教师提问:分析“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 ( Book 3, Unit 3), 剧本对话中包括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怎样判别它们之间的不同呢?当然,三个时态之间本身联系不大,但放在具体语境中有没有一个办法,使得通过对剧本的反复阅读就判定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是有联系的呢?

第一步:学生阅读归纳

(1)… gets it from a desk and gives it to Henry like a gift.

(2)I do not want your charity…

(3)Henry starts to open it.

(4)That is why we have given you the letter.

(5)You will soon know.

第二步:学生讨论总结、进行探究

(1)每种时态是由句子中的时间状语决定的。

(2)如果没有时间状语,则需要看上下文的语意。

第三步:学生形成观点,完成探究

该剧本语言反映的是真实的对话,因此,全文的基本时态固定在一般现在时。例如,That is why we have given you the letter. 句中没有确定的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而动作已经发生。说明在使用现在完成时态时,句子中不能出现具体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例如,To tell you the truth, we have just visited that farm. 句(5)中表示将来动作的时间状语soon是该句使用一般将来时态的关键词。

片段二

教师利用利用多媒体展示:

(a)He is always helping others.

(b)My younger brother is constantly losing keys.

(c)Are you staying here till next week?

(d)The doctor is feeling my pulse.

(e)I have worked in this factory since 1999.

(f)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

(g)This kind of shirt cleans easily.

思路一:利用与时态概念的矛盾

现在进行时表示目前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或发生的事情,例如,We are eating more meat now than we used to. 而(a),(b),(c),三个例句都不具备此概念,这与现在进行时态概念的表述矛盾。例句(d)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的动作,但单词feel常做系动词,不用于进行时态,这也与时态概念矛盾。

思路二:利用与时间段间的矛盾

请学生们朗读句(e),然后观察黑板上的两个句子:

I worked in the factory in 1999.

I worked in the factory for four months in 1999.

这三句话能很好体现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之间的转化矛盾。通常情况,句子中如果有since或for引导的时间状语,该句用现在完成时态,但也有相矛盾的时候。

思路三:利用与语态基本概念间的矛盾

使用被动语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及物动词不能用于被动语态(例句f);(2)表示状态的动词不能用于被动语态;(3)某些主动形式可以表被动。

语法教学中的问题,并不缺少扣人心弦的情节。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具有潜力和可开发性。教师精心预设课堂提问,优化教学形式,精选探究问题,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课堂于学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努力实现知识建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科学探究活动其实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一节有效的英语课堂上,过程与结果应相辅相成,过程搞得好才能取得好结果,过程可以培养人和锻炼人,结果可以鼓舞人和激励人。

例如,一堂探究模式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片段,教师从欣赏中英文歌曲入手,通过对比中英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提高写作技能。

Step I Lead-in

Activity 4:different thinking model and the songs.

An English song:

“I love you, because you are so beautiful, like a lily in

the spring garden.”

A Chinese song: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

Conclusion:

English: abstract concrete Chinese : reserved

Step II Before Writing

Activity 2: Watching the MTV for a second time.

Questions: What does this metaphor mean?

The girl was broken into pieces = ________

Step III While Writing

The story in the MTV + your opinions

A story in the true life + your opinions

以有效提问的视角来观看以上三项教学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其间有一些令人遗憾之处:

一是,在Step I Lead-in : Activity 4中,当教师带着学生欣赏完优美的英语歌曲,并高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后,立刻追问“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songs?”学生即刻一愣,没有人能回答。从师生对话的情形上可以清晰判断,这个问题不是学生的生成,而是教师的预设或灵机一动的产物。教师的这一发问至少产生了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打断了学生对歌曲语言的优美的感悟;其次,令学生措手不及,可能会产生轻微的心理挫伤感;再次,问题提出了必须要解决,虽然随后教师作了解答,但学生明显缺乏主动性。

二是,在Step II Before Writing : Activity 2中,对英语歌曲主题含义的理解,还可以设计得更仔细些。比如可以替换为对某一句歌词的理解、某一个单词的领会。这个环节的关键是让学生领会,英语歌词语言怎样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在关键点上做个点拨就行了,其他问题可以一带而过,这样,课堂结构自然显得更紧凑些。

三是,在Step III While Writing中,教师提问:“Write the story in the MTV, adding your own opinion。”笔者认为这个环节可去掉。课堂教学中,凡是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环节一概不要。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说:“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从事实层面(教什么)和技术层面(如何教)作出思考,更要从价值层面(为什么)进行追问。”这个价值必须指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歌曲的欣赏能力,不是这堂课的目标指向,与教学目标的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可以考虑删掉。

教师是探究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探究知识创造条件与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探究意识的建立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是实施探究性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与学生平等交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反馈。

总之,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反思,才能去除影响教学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要经常反思哪些知识的探究处理比较理想,反思自己的语言组织是否科学恰当,反思学生的知识建构是否成功,反思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这可能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笔者相信,只要教师们努力,持之以恒地去做,一定会带来英语教育教学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黄友珍·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3).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强.从教师提问的预设与调控看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8).

[5]陈勇.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