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掩映、村庄如画,宽敞的道路、美丽的庭院……,不曾几时,一个昔日贫穷不堪的偏远山村——东至县木塔乡中园村,悄然蜕变成林海中的“锦绣花园”。
中园村位于木塔乡西部的一条大坞垅中,国土面积26.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2%,有13个村民组1533人,其中贫困户51户120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2亩。山场以天然林为主,以前村民主要靠茶业为生,收入低微,整村贫穷。
脱贫攻坚开始后,中园村坚持党建领领,建强战斗堡垒,立足本村丰厚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培育党建品牌,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宜游家园,点亮了脱贫振兴路。
“红色土地”建强红色堡垒
“彭泽有个曾小鬼,至德有个金怀水。”这是至今仍在皖赣边区流传的一句经典红色歌谣。曾小鬼即皖赣特委彭泽九中队队长曾晓春烈士,金怀水是以秋浦中园仙姑殿为根据地的一支著名红军游击队队长。当年为了革命事业,仙姑殿村民组家家参加革命,全村民房曾一度被敌军烧光,涌现出令敌闻风丧胆的游击队长金怀水、苏氏一门5英烈等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中心村霞林州是当年苏维埃栲溪乡政府所在地,曾发生大小战斗十数次,这里是一方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土地。
面对脱贫振兴课题,该村党支部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方向,充分挖掘红色历史资料,带领广大党员到红色遗址上寻足迹、悟初心,激励和坚定广大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业的意志和信心。同时,村支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立起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文明创建等公益活动,鼓励党员勇当发展产业、创业致富的先锋,极大提升了支部的战斗力。
“红色精神的传承,‘战斗堡垒’的建强,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党群砥砺奋进,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树立赶超标杆,修建‘四好农村路’,发展主导产业,聚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把村民带上小康路。”村支部书记介绍说。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中园村由于处于一坞垅中,原是断头路,村支部千方百计争取各方支持,开通了中园至官港夏联的公路,到县城缩短了36公路。接着又完成了村组公路扩宽延伸工程23公里,为产业发展、脱贫振兴打下了交通条件基础。
作为典型的山区村,中园有茶园3000多亩,是传统的名茶之乡,但由于以前是粗放型采摘经营,本村没有茶叶加工厂,卖鲜草的路途太长,要花半天时间,茶农效益低微。村支部通过认真考察分析,将茶业作为本村的主导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以村集体经济为引领,建起了示范茶园基地,投资创办了茶叶加工厂,注册了“中途牌 云雾云尖”商标,同时成立茶叶合作社,吸纳了附近几个村民组的31户贫困户和160户群众入社,加强茶园标准化、生态化培植,“中途牌 云雾云尖”很快受到消费者追捧。
中园村面积广、茶叶产量大,在村集体茶厂办起后,又鼓励党员办起了3家个体茶厂,实行全村集约化生产经营,保障了全体茶农就近销售鲜草,鲜草价格实现了翻番,今年均价达到46元。茶农户均收入7千元。还带动了3名贫困户就业。涌现出3户专业茶商,“名茶故里”再创辉煌。
“以前我夫妻两一天摘茶卖茶要来回跑40多里路,一年茶叶收入不到2千元,现在有了合作社指导茶园生产管理,现摘现卖,价格又高,每年摘8千多元没问题。”贫困户程学军说。
中园村以茶产业为主导,又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新油茶园和复垦老油茶园1000余亩,发展毛竹1600余亩,建起食用菌基地一个,发展柿子、板栗等经果林100余亩,引导18户贫困户养殖土蜂蜜200多箱,8户贫困户从事野生葛粉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实现了由原消费村向商品销售村的转变,拔出了穷根,贫困户整体脱贫,村民户户有产业增收,并涌现出王银水、沈松林等几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先进典型。
“随着产业发展,就近务工和经商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加上外出务工等收入,预计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8万元没问题。”村扶贫专干介绍。
“美丽乡村”展现振兴风采
俗话说,家乡美不美,看路看树看房再看水。走进中园村,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相融合的美丽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宽敞的道路、小桥、古树、流水、人家、文化墙、活动场、公厕、旅游景点……和谐恬静,诗情画意中又能唤起浓浓的乡愁记忆。
近年来,该村紧扣全乡“红旅小镇”创建,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全乡红色旅游紧密结合,突出本村“红色土地”、苏轼后人(苏轼曾孙苏让迁居中园)和生态文化特色,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积极申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项目,先后落实资金700余万元,建设了霞林县市级、白果省级两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以两个示范点为引领,大力开展全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了全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围绕“红旅小镇”创建,打造红色广场、红色景点,修缮苏让墓园景点,弘扬苏氏文化,传承优良家训家风,现在慕名前来旅游观光的人员日益递增。
“以前家乡偏远贫穷,我随在县城工作的儿子生活了8年,现在家乡彻底变了样,比城里还舒适美丽,我就赶回来了,还复垦了2亩茶园,一年摘得6千多元,基本生活费已不用儿子负担了。儿子一家也经常回来,说现在回家又是一趟最好的乡村旅游。”73岁的村民苏墩和高兴地介绍。(汪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