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加大对“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村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但与大中城市相比,我国广大农村创业环境和基础条件仍存在较大差距,返乡农民工创业还面临较多困难,创业项目不好选、成为“难点”,资金不好筹、成为“痛点”,用地不好拿、成为“堵点”,人才不好聘、成为“烦点”,风险不好控、成为“刺点”,亟待帮助破解。
作为全国第一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以问题为导向,依托贵州省“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大力推行以“出台一套好政策、搭建一组好平台、实施一批好项目、打造一方好环境、宣传一批好典型”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系列工作举措,积极支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着力破解创业瓶颈,探索了一条“输出变引回、创业带就业、创新促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形成了吸引外出农民工回归“绿水青山”、共铸“金山银山”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从“农村劳务输出大县”到“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的华丽转身,并由此掀起了新一轮农村创新创业热潮,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汇川区的成功实践,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集中流出地,提供了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背景情况
农民工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全面小康的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形成打工潮,中西部很多省份成为农民工主要输出地。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有农村劳动力15.4万人,2012年以前外出务工人员高达12万人,占比达77.9%。该区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家分两地而导致的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问题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本地产业升级困难,种植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狭窄,而不能在城镇定居又使得农户不敢也不愿长期流转土地,进一步制约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外出农民工候鸟式流动,夫妻失去团聚、老人失去照顾、儿童失去教养,家庭亲情割裂,严重影响百姓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为改变人口红利外流状况,迫切需要资源要素活起来、人口红利留下来、外出能人返回来。但在2015年以前,汇川区在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还缺乏有效政策措施,办企业、上项目手续繁琐复杂,融资难渠道窄,创业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功能配套无法满足创业所需,农民工返乡创业遭遇一道道“拦路虎”。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要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汇川区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产业带动、乡情拉动,大力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不断发掘新的人口红利,形成了“输出变引回、创业带就业”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做法
汇川区以纳入第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为契机,坚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用机会吸引人、用环境留住人,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其主要做法集中体现为“五个一”:
(一)出台一套好政策,以政策推进返乡创业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势单力薄、信心不足等情况,汇川区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
1.创业奖补支持政策。制定《遵义市汇川区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让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土地、厂房、废弃学校校舍、荒山、荒地等资源开展创业;印发《遵义市汇川区自主创业经营场所租金补贴暂行申领办法》《遵义市汇川区创业奖励补贴申领暂行办法》,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资金奖励及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发挥了及时雨作用。2016年以来,汇川区落实创业场租补贴和奖励资金185.7万元,共惠及852人次;为431户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95万元。
2.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着力实施“三个十五万”扶持政策,对自筹资金达10万元且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微型企业,可享受财政资金补贴5万元政策;对税收贡献较大的返乡创业微型企业,可享受3年累计最高奖励15万元税收减免;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微型企业,可享受15万元的低息贷款政策。2015年以来,汇川区共兑现小微企业财政奖补资金655.5万元。
3.吸纳就业奖补政策。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并稳定就业半年的,给予企业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助;对用人单位招录贫困劳动力或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3—12个月的,由上海—遵义劳务协作专项资金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1年。
4.融资贷款优惠政策。采用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组合、整贷整还等方式,放宽贷款额度和还贷时限。放宽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允许返乡创业农民工利用土地流转经营权、商品林权、农房、农业生产用房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贷款。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通过区人力资源市场、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创业示范窗口等平台广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设立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专项基金,用于返乡创业园建设和场租补助。2012年以来,全区累计注入担保基金1130万元,共计发放涉农贷款468户、金额4195万元,其中涉农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5户、金额880万元。
(二)搭建一组好平台,以平台助力返乡创业
本着“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依托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各方资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服务。
1.搭建管理平台。放宽行业准入,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通过开通“绿色通道”,推行联合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的“一站式”服务。规范政府行为,严格禁止、严肃查处对农民创业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
2.搭建工作平台。建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平台,以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月为抓手,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雁归兴贵”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技能下乡等活动。2017年以来,在辖区各乡镇开展20余场就业现场招聘会,上万名群众进场求职,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万余份。做好返乡农民工动态信息登记工作,尤其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可能出现的二次甚至三次回流现象,提前制定就业应急预案,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前瞻性服务。协助创业者同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建立动态联系,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搭建交流平台。举办论坛和研讨会,形成了解决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问题的系列研究成果,并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河南省新郑市等4个县(市、区)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创业培训学员QQ群交流平台,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开展“一对一”上门指导、专家门诊指导。组织不同行业主题的创业沙龙,邀请相关行业创业者、创业成功人士、营销专家现场交流,分享创业经验,共享商机,形成“互联、互助、互补、互带”的交流机制,有效增强了创业者的信心与决心。
4.搭建服务平台。按照“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工作标准和场地、人员、机构、职责、管理、经费“六到位”的要求,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全区48个社区已全部打造成为区级充分就业社区,在遵义市首先实现充分就业社区全覆盖。同时还建成市级创业示范窗口4个、市级创业指导服务平台5个。娄山关村建成创业服务窗口6个,辖区居民可就近办理政策咨询、创业辅导等具体业务,享受更便捷、更精细化的服务。
(三)实施一批好项目,以项目促进返乡创业
投入资金3.63亿元,实施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项目,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
1.实施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一条街、现代农业体验馆项目。承载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项目30余个,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5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农旅一体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主导的农民工创业集群。
2.实施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印发《汇川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帮助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和就业。截至目前,共有100余名返乡农民工在园内成功创业,吸纳当地群众就业1000余人,其中30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
3.实施创业孵化园项目。着力完善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硬软件环境,成功打造省级创业平台1个(汇川区创业孵化园)、市级创业平台1个(高坪534厂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企业典型引领孵化平台1个(团泽镇大坎村梦润返乡下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截至2018年底,入驻企业46家,形成了抱团创业和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打造一方好环境,以环境吸引返乡创业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农民工工资、住房、医疗、教育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水、电、路、讯等为重点,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实现全覆盖,安全饮水、移动4G实现全覆盖;普惠推进“三改三化”、老旧房屋整治和人居环境大整治,让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愿意回、落得下、发展好”。农村环境美化、房屋整治后,汇川区又组织有条件的村成立协会,统一到重庆招揽游客来汇川农家乘凉度夏,有10张床位的家庭一个夏天的收入就能达到3万多元,实现空气变人气、叶子变票子,让“凉资源”火了起来。
2.推进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遵义工作中心(遵义高等研究院)落户汇川区;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众创空间7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吸引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创新型企业落户,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科技支撑。
3.建立完善保障体系。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首问责任制和联动机制,强化农民工维权服务。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对象,帮助解决住房难题。大力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就医就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改、扩)建学校13所,城区新增学位2万余个,帮助他们解决医疗和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五)宣传一批好典型,以典型带动返乡创业
每年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评比,通过示范带动,掀起了返乡创业新热潮。如全国劳动模范张明富在20世纪80年代外出打工,后来做家装挣到第一桶金,1991年返回大坎村创业,逐步建起化妆品厂、养殖示范基地和旅游服务公司。汇川区政府大力宣传他的事迹和经验,带领对返乡创业抱有疑虑的能人到大坎村实地看、当面聊。藤编特色手工艺传承人马毅就是受张明富的感召,返乡创业打造了藤编一条街,带动娄山关村300多人就业。此外,汇川区还组织摄制微电影《雁归》,编撰《返乡创业天地宽》一书,系统总结了全区“农民工创业之星”“返乡创业优秀人员”“遵义市十大杰出建设者”“贵州省优秀农民工”“遵义市十佳返乡创业标兵”等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掀起了劳动就业光荣、自主创业光荣、服务创业光荣的社会新风尚,并通过农民工档案和联系卡,激发更多居民群众就业创业。
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利用在城市发展中所积累的资金、技术优势和发达地区的先进经营理念,与当前农村发展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短板形成互补效应,把自身“点子圈”与家乡的“资源圈”融合成一个个的“价值圈”,加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梦润鹌鹑、大坡葡萄、杨老大米粉等一批特色种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涌现,汇川区现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6家、家庭农场217家。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不断增强汇川农民脱贫增收新动能,通过吸引工业和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聚集,带动了大批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农民持续增收。目前,汇川区已有2.5万名农民工由打工者变成了创业者,占返乡农民工的62.5%,有力带动了特色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餐饮服务、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拉动了7.5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为汇川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2018年汇川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97元,同比增长9.7%,减少贫困人口2873户10028人,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大大缓解了汇川区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矛盾。外出青壮年劳动力的回归,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创业,形成农民创家业、老板创产业、干部创事业的新局面,有效缓解了由农村空心化产生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社会问题,提升了农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新路子。
三、经验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各类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形成了新一轮农村创新创业热潮。亿万农民工把就地就业创业和异地就业创业两种途径结合起来,把靠技能就业与靠本事创业结合起来,创业效果不断显现,创业规模持续扩大。汇川区作为西部一个县区,探索实践的“五个一”工作举措,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增收和脱贫致富、推动镇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是接地气、可学习、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1.统筹协调是根本。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在招商引资、土地供给、供水供电、税收优惠等多方面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必须打出政策“组合拳”,因此需要党委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农村创新创业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工作。汇川区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放在整个发展大局谋划,出台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党政领导干部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牵头,区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逐步完善返乡创业扶持工作机制,助推返乡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遍地开花。
2.政策引领是动力。返乡创业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他们有热情、有梦想,但缺资金、缺经验,党委政府部门必须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创业者“扶上马、送一程”,才能帮助他们减少创业风险,成功实现梦想。汇川区对返乡创业的小微企业实行了贷款贴息、创业奖励、场租补贴等政策,并鼓励和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资源,同时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社保等补助,极大地吸引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3.创业环境是保障。要让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有先天条件、无后顾之忧,必须着力解决农村基础环境,以及创业人员的住房、教育和医疗保障。汇川区下大力气全面推进农村交通电信设施建设和老旧房屋整治,出台一系列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子女入学、生病就医、住房安居等保障政策,使得外出务工人员有了“回家”的感觉,返乡创业无忧无虑、保障坚实。
4.示范带动是关键。返乡创业的核心要素是“能人”,汇川区善于发掘本地特色资源、调动整合生产要素、寻找外部市场机遇。“能人”创业成功本身就具有故事性和示范性,若对这些典型范例进行梳理和宣传,有利于形成创业的集聚效应,点创新、线模仿、面推广,事半功倍。汇川区通过培育返乡创业的好典型,及时表彰、广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创业精神,营造乐于创业、敢于创业的环境氛围。中央电视台、贵州日报、遵义日报、直播遵义、汇川新闻等媒体报道了一批创业典型事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激发了全区广大农民的创业热情。
【思考题】
1.请结合本案例学习,谈谈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形成乡村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2.请思考一下推动农村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与实现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
3.你所在地区为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开展了哪些工作?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