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栏目内容筛选的是各级媒体中勤劳致富、信息致富等各类致富典型,以百姓视角解读身边的致富明星,报道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致富经验和创新做法,给读者讲述启迪智慧、更新观念的具有时代感的真实案例。
栏目传递的理念是“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推广的是如何把握身边商机的经验,传播更多信息和理念,而不是致富项目,希望对读者有借鉴意义,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走向成功致富之路!
本期导读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大棚,要带着防毒面具才能进去。稍不留神,教训很惨痛。发烧,防毒面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烟雾状的东西,大棚里装着什么?刘春龙因为腿部残疾,被家人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养活自己,弟弟出来打工支持他上学,可他却放弃本科学业,靠着大棚里这种危险的东西,3年后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给弟弟买车买房。
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这些大棚看上去似乎没什么特别,但是要进入这些大棚,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如临大敌,刘春龙正给准备进入大棚的人发防毒面具。
刘春龙:进棚之前必须戴上这个东西,要不然不行。这个我不给你了,这是俺的了,你不要问那个,来,都拿着。摘的时候,千万别把它摘下来,不行,不能进气,进气就很危险。
记者:我看你很严谨,
刘春龙:对,因为这个东西,之前吃过这种亏。
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大棚,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地方呢?恐怕只有吃过这方面亏的人,才最清楚它的可怕之处。
采摘工人:就是干这个干到下午难受,头疼,当时戴口罩了吗?当时没有,她忘了,没戴。
进入这些大棚干活,如果不戴防毒面具,严重的就会发烧,整夜整夜咳嗽。为了吸引工人进去干活,刘春龙把工钱从一天50元加到80元。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被大棚里的东西吓住了。
采摘工人:进去有毒有害,挣的钱还不够看医生,我不去了。
刘春龙:都给你加钱了,平常才五十块钱,现在加三十块钱,又加上防毒面具,没事。我不去,加钱也不想去。
好不容易招来的十几个工人,才到大棚门口,就有三个人打退堂鼓了。把大棚窗口撩起来后,飘出了一种烟雾状的东西,大棚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工人们戴着防毒面具进入大棚后,看到的其实就是一种蘑菇,从外表上看,这种蘑菇和普通蘑菇没多大区别,但是,整个大棚里烟尘弥漫。工人们开始干活采蘑菇,突然,有一个工人觉得憋得慌,想摘防毒面具,刘春龙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记者:她刚才想干嘛?
刘春龙:她刚才想摘口罩,我看她憋得慌,你先到外面去,呆在这里面太危险,对,你先出去一趟,透透气,透完气再回来。出去再把面具摘下来,出去再摘。
刘春龙:我之前也经过这种症状,就是抱着腿半蹲着,震得内脏都疼,捂着内脏咳嗽,必须得这样,很难受。
然而,刘春龙怎么也没想到,就是因为他刚才在大棚内接受采访时,只是把防毒面具松开了几分钟,晚上回去以后,刘春龙就出现了一些症状。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的记者赶快过去看了看他。
刘春龙:头疼得特别厉害,咳嗽,我在办公室走的时候,想歇一会儿,越来越冷。我不知道什么情况,可能说话的时候,防毒面具稍微掀了一下。
记者:那你现在什么感觉?
刘春龙:天旋地转,现在还晕着。
记者:那你吃药了吗?
刘春龙:在家吃过药来的。
发烧,防毒面具,刘春龙的大棚里装的是什么呢?从小因为腿部残疾,刘春龙曾经被大家认为只有靠读书才能养活自己,没想到他却瞒着家人放弃本科学业,靠着大棚里这种危险的东西,用借来的一万元起步,3年后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刘春龙今年27岁。因为3岁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走起路来不大方便。上小学的时候,别的同学可以参加各种体育项目,而刘春龙只能远远看着,刘春龙很不服气。他发誓一定要改变自己,成为强者。
刘春龙:真正的强者是,他认识到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你比如说,我的腿不好,但是我的上身是健康的,所以我就想着能锻炼,那时候基本上每天都锻炼,就练上肢,就练这些肌肉,从身体上给自己找到自信。
从初中开始,刘春龙就迷上了单杠和双杠,一定要让自己的上半身比别人优秀,终于练出了一身让别人羡慕的肌肉。但是,无论刘春龙的上半身练得再强再壮,他的腿部还是无法承受太大的力量。像这种摔跤,成了刘春龙的家常便饭。
刘春龙:没事吧,没事。
因为腿走路不方便,刘春龙感到很自卑,很长一段时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宅在家里。刘春龙的父母开始为儿子发愁,觉得以后刘春龙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上,甚至也无法养活自己。最后,他们终于想出了对策,认为刘春龙只有读书才有出路。
母亲仇爱荣:我要饭都得供你上学,他不上学我不愿意,就觉得他的腿有点残疾,得想着他以后有点出路,能上好学,他自己能生活,他自己能好了,一家人都放心,都这样想的。
弟弟刘尚斌:我哥如果不上学的话,他以后找工作都不大好找,包括以后结婚干啥的,毕竟身体有缺陷。
2009年,刘春龙考上了山东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刘春龙的父母都是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一家人为了供刘春龙上大学,倾其所有,甚至弟弟妹妹读完初中也出去打工挣钱了。
母亲仇爱荣:他妹妹他弟弟在外面打工,挣了钱都给他,都支持他上学,不能缺他的钱在外面。
弟弟刘尚斌:如果一个月挣到1800元,可能会给他打1000或者1200,因为我自己没有花销,因为厂子里也管吃管住的。
2012年6月,刘春龙从专科考上了本科,一家人高兴地奔走相告,没想到,几天以后,刘春龙去同学家里玩,回来后,刘春龙竟然决定放弃读本科的机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山东省鱼台县,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叫毛木耳,和一般的黑木耳相比,毛木耳有自己的特点。
刘春龙:这是我们鱼台县的毛木耳,特别大,这么大。
记者:我看比你的脸还大。
刘春龙:对,可以当面膜一样,它是背部有茸毛的,所以叫毛木耳,东北的那个是黑木耳,比这个小很多,价格也不一样,东北的黑木耳是30多元一斤,我们这个一斤可以卖到10元左右。
记者:它一般是干什么用的?
刘春龙:包子馅,做一些加工的。
2012年6月,刘春龙在同学家看到这种毛木耳以后,他了解到,鱼台县种植的毛木耳产量超过一亿斤。但是,由于种植户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价格一直受制于外地的收购商。想到自己是年轻人,懂电脑,自己可以收种植户的毛木耳,卖到外地去。刘春龙感觉到,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
刘春龙:我一直想的话,在大学的时候,我也是想考上本科,上研究生这样走,但是,到最后,还是会创业,突然有一天,正好在考上本科之后,发现了一个商机,所以说两者权衡之后,因为我最终还是要创业,我想还不如现在赶紧干。
刘春龙怕家人一时接受不了,没敢告诉家人,假装还在外面上学。他借了一万块钱,拿出7000元到北京广州济南等地方开发市场,带回来了500多张客户名片,然后挨个打电话推销。为了增加成功率,刘春龙在打电话的时候很有一套。
刘春龙:我有时候是拿着一个电脑,上面写着,怎么说,怎么说,如果他问你质量什么样,下面会出现一条,都写得好好的,质量多少,等级多少,厚度多少,泡发率多高,写了很多,让客户感觉我们很专业。
在引起客户的兴趣以后,刘春龙又找了济宁市一家有名的饭店,请他们用蘑菇开发了一些新菜式,然后向客户发图片,发菜谱推销产品。通过这种办法,刘春龙争取到了不少客户。
可是刘春龙做了两个多月后,发现毛木耳的利润不高,自己刚开始做,量又少,很难挣到钱。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叫朱德才的种植户托刘春龙卖90多斤榆耳干品,没想到,这次经历给刘春龙带来了重要转机。
刘春龙:他本来就几十斤货,我们很快这个货就发完了,客户紧接着还要货,一斤干品卖到120元。这个价格跟毛木耳比的话差多少,差十倍。
90多斤干榆耳就能卖到一万多元,利润比毛木耳高多了,刘春龙一下子兴奋起来。2012年10月,他跟朱德才合作,在距离老家十几公里外的地方种了500多平方米榆耳。
半年以后,第一茬榆耳就长出来了。想到马上要赚钱了,刘春龙兴奋不已。刘春龙经常到榆耳棚里,拍些照片为宣传推广作准备。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刘春龙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症状。
刘春龙:咳嗽,还有头经常懵懵的感觉,就是浑浑噩噩,没有精神。
当时刘春龙以为是自己休息不好,压力大的原因,没怎么当回事。转眼就到了采摘榆耳的时候,刘春龙发现,大棚里的空气中经常弥漫着一种类似烟尘的东西,刘春龙没有在意,他找来了11个村民采榆耳。当天晚上,一部分工人也出现了奇怪的症状。
村民陈旭:咳脓痰,然后就是喉咙这一块,热热的,很难受,发烧。
村民马培荣:觉得干一天活,没累成那样,天天干活,觉得浑身疼,腿也疼腰也疼,直不起来腰,感觉冷,后来觉得发热,我轻易不发热,我怎么还发热呢?
生了病的工人想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在大棚里干过活。第二天一大早,他们马上找上门去。
陈旭:很生气,我找他的时候都要打他的感觉,干了一天活,这东西有毒。
刘春龙:气势汹汹地就来,我们把桶什么都放在那等着他们采的时候,一看不一样。说你现在必须给看病,得了肺炎得了什么,怎么办,还有说得肺癌的。
当他听说工人的症状和自己之前出现的症状差不多时,刘春龙心里直打鼓。他怀疑是榆耳的问题,可是,别的地方也有种植榆耳的,从没听说过榆耳有毒。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让刘春龙哭笑不得的是,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村里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版本。
刘春龙:像一个毒气罐一样,漏毒气,他们就感觉那是一个毒气源,甚至他们靠近都不敢靠近。
村民马培荣:就是说有毒,不能干,那有毒,不能干,这也不能种。
村民陈旭:就是挣那两个钱,如果身体得了病,太不值当了,都在传,都问你还去吗,我不去,你问他去吗,我不去,都不去。
没有工人再敢进入他的大棚。如果不及时采收,榆耳会变老,晒出的货不仅片薄,而且泡发时还会烂,这种榆耳卖不上价,刘春龙陷入了困境。这个事情要是不弄个水落石出,榆耳肯定是种不下去了。刘春龙只好打电话问蘑菇专家,终于揭开了大家发烧咳嗽之谜。
山东省农科院食用菌农艺师曹德宾:孢子是蘑菇的一个种子,是一种像抽烟的烟雾那么细的状态出来,通过呼吸渠道进入身体,它是要在三十多(摄氏)度的条件下,人体就是三十多(摄氏)度,它要萌发,产生一种很纤细的菌丝,基本症状,比较轻微的就是咳嗽,稍微有点发烧,人有点懒散。
由于榆耳的孢子比较多,如果人体肺部吸入一定浓度的孢子,体质弱的人就会咳嗽,发烧。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刘春龙在采收榆耳的时候,都会采用先通风排出孢子,再戴防毒面具的办法。这个办法逐渐被工人们接受,后来跟着刘春龙种榆耳的村民,也都戴着防毒面具作业。
2013年五月,刘春龙接到了第一个订单,有客户要了800块钱的榆耳,刘春龙很高兴,坐着摩托车出去送货,没想到,半道上出了车祸,造成刘春龙的手粉碎性骨折,医院通知家长签字做手术,直到此时,已经一年没见到儿子的父母才发现,原来刘春龙并没有去上学。
母亲仇爱荣:我很生气,我气得都不想在那伺候他了你知道吗,在医院里,他胳膊废了,我能不伤心吗,不上学能有什么出路,农村就是这样,指望种点地,也觉得他的腿不行,没有体力。
刘春龙:其实在我心里我一定要打破他们固有的思维,我如果不上学的话就会活不下去,一直我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对我的定位或者定性,没有什么是可以定性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改变。
刘春龙跟父母摊牌了,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过去的23年,他走的都是别人给他选择好的路,上学,然后找个稳当的工作。今后,他要走自己的路,改变别人对他的偏见。母亲奈何不了刘春龙,只能含泪接受了事实。
当时,刘春龙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榆耳卖出去,手术后没多久,刘春龙就一手打着石膏,一手打电话联系客户,最后,那500平方米的榆耳,一共卖了20多万。
2014年六月,有一个客户给刘春龙发来了一张图片,没想到一年后,刘春龙因此发了,还给弟弟买车买房。
刘春龙:客户之前给发了一张图片,问了一下,你们这里有没有这个东西,我一看这个东西挺好的,我就把那个图片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下,问一下客户,客户反响都非常好,说你那里也有黑鸡枞,你那里什么价格,货什么样子。
刘春龙意识到,这是一个好商机,他打听到云南有黑皮鸡枞菌,价格很好。他马上引进了13亩黑皮鸡枞菌,当时为了盖大棚,刘春龙吃住都在这辆面包车上。看到刘春龙太辛苦,父母跑到刘春龙的大棚里帮他干活,弟弟妹妹也辞去工作帮刘春龙种蘑菇。
刘春龙:其它的菌包都是在地上面,一包一包摞起来的,我们这个是把菌包放在土里面,这个蘑菇不是长在土里的,不是土里的,它下面还有东西,有东西,土只是一个保湿的作用。菌包,竖着往下埋,
记者:就这么大,像这一片地可以埋多少菌棒?
刘春龙:我们这里埋的是3万袋菌包,全部都是这么竖着埋,全部都是紧挨着,你看,这地方,这就是小蘑菇,密密麻麻全部都是,这小芽头都是。
黑皮鸡枞菌基本上全年都可以出菇。而且黑皮鸡枞菌的生长速度很快,尤其在高峰期,半天就能采收一次。这是记者用两个小时拍摄到画面,两个小时内,黑皮鸡枞菌明显长大了。
黑皮鸡枞菌只能卖鲜品,削根以后,必须在冷库冷却后再运输。刘春龙利用之前的客户资源,把黑皮鸡枞菌卖出去。
刘春龙:全都是往机场送,它对鲜度要求非常高,到广州的话,三个小时就到了,这么多有多少?200公斤,现在一斤多少钱,我们现在发的这批是30元一斤,200公斤那等于是400斤,一万二千元。
平均一亩黑皮鸡枞菌能卖40万元。到2015年年底,13亩黑皮鸡枞菌让他收入了500多万元。挣到钱以后,刘春龙给弟弟买车买房,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家里人过得更好。
刘春龙:很多人都说,你弟有你这个哥哥真好,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其实我有这个弟弟才是更好,因为那个时候,我在没有能力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他,一个月挣几百块钱,一千多块钱的时候,他把大部分的钱都会给我,我就感觉,我作为哥哥在23岁之前没有尽到当哥的责任,那就让我在有能力的时候,把这个责任尽一下。
为了家人,刘春龙拼命挣钱。2015年,凭着在外跑销售时的一个发现,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财富计划。
为方便保存,榆耳都得经过晾晒,制成干品后再出售。榆耳在使用之前,需要泡发三四个小时。刘春龙偶然听到一些客户反映,很多酒店买了榆耳回去以后,都觉得泡发榆耳很麻烦。
刘春龙:你看他们后厨都比较忙,厨师的话每天都在做菜做菜,专门派一个人去泡发的话,对酒店来说,这就是一项开支,所以酒店老板也不太喜欢,所以厨师的话,他自己泡,他也来不及,厨师也不太喜欢,麻烦,所以导致我们干品在酒店的销量一直没有提高。
2015年年底,刘春龙跟福建加工竹笋的工厂合作,开发出一种泡发好的榆耳,方便使用。到2016年5月,刘春龙把种植规模扩大到160亩,销售各种蘑菇产品超过了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