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定价:29.80元

我在科大的经历,相当丰富,在台上台下,在局里局外,在核心和边缘的角色都扮演过。我做过两个月的生物系代系主任,8个月的理学院院长,7年的学术副校长,3年的生物系教授,3年的兼任教授,前前后后加起来有14年之久。我也经历过科大的诞生之痛、长成之苦、有成之快和登峰之乐。我还花了多年的思索,经过一年的笔耕,完成《我的科大十年》一书,并在2002年春天在香港出版。当年印刷两次,次年又增加一次。目前,在国内教育界,尤其是北京和济南的高等院校中流传很广。北大目前的改革、武大提倡的改革都在借鉴科大十年的经验。我在全国各地大专院校中,讲科大的经验不下十次。

我将我在科大扮演各种角色的不同经历和我目前退休以后的各种经历总结成文,为《我的科大十年》一书增添了第五章“科大经验的总结”。其中包括:科大经验的启示,科大经验的特点,科大经验的应用。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科大的经验之中有什么可以和有什么不可以借鉴之处。

科大的经验是否可以用之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而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再建一所科大?答案是“否”。即使是在香港,再投入一样价值的资金,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科大,因为时机不再,人事全非。再建科大的资金可能还有,但是,再建科大的那一批人、那一个团队、那一个时机没有了。没有人,没有环境,光有钱,建不成一所好大学。

这是科大经验最大的特点,也是应用科大经验最大的局限。

在科大经验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创建科大的自由度大

政治干预,几近于零。香港政府拨款之后,没有连带任何条件、任何要求、任何框架、任何压力。科大在创建时期的自由度,在两岸是空前的。这一点在内地和台湾都做不到。也就是说,在内地和台湾要引用科大经验时,这一点要考虑到。

创建科大的前瞻性大

历史包袱,一无所有。科大是从零开始,从头建起,人员是新的,建制是新的,规章是新的,大家一同起步,大家一视同仁,没有新旧,没有差别,这是在任何稍有历史的学校没有的。在科大有些规章,包括聘任、升等、离职等可以一刀切,但是在有百年历史的北大老店就不行。

创建科大的模式超脱

美式主导,教授治校,你有什么水平和经验的人员,就会办出一所什么水平的学府。正如你有多大的主梁,就会盖成多高的大楼一样。因此,我们把科技大学办成一所在英国殖民地上的美国大学。说得更切实一点,我们在亚洲办了一所美洲规格的大学。

这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美国大学教授们,把一所具有同样水平的美国公立大学,原封不动地搬到亚洲。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是非同小可。

于是,在亚洲有了一所属于美国中上等水平的公立大学。

创建科大的法规自拟

量身定制,适时适人。科大的创立,一切从头由自己做起。最先要起草完成的是指导各项工作的法规,科大借鉴的是美国东西两岸两所公立大学:加州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的法规,加上在香港创立科大的背景、环境、文化和经济条件。于是乎,一套一套量身定制的法规出笼了,适于科大的宗旨,合于科大操作,又在世界主流大学范畴之内。

这套法规的特质是,立足于世界主流大学,适用于亚洲新创大学,既合传统又合潮流。

创建科大的团队精练

老马识途,把握方向。创建一所大学,要有精通世界主流大学的团队,在草创科大的团队中,在行政上,有在美国大学担任过校长的、担任过院长的、担任过系主任的。在学术上,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有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名教授,以及名校的博士后。他们都是在校园中各阶层的“识途老马”,虽是换了环境,但不会在校园中迷失方向。

在科大,也有论资排辈,但这种资格,这种辈分,都是在世界主流大学中早已排定的,到了科大并未膨胀,所以无人不服,也无人不平。

创建科大的精神贯通

立法透明,执法严明。创建科大的先驱们,是因为志同道合才聚在一起。所以,他们努力的目标一致,他们努力的精神一致。一致公开透明地制定法规;一致公平严明地执行法规。大家多是知法守法,鲜有知法犯法的。因此,在扮演不同的游戏中,都很注重遵守不同的游戏规则。

创建科大的经费充足

巧妇大米,柴油俱备。香港科大创立在香港经济的全盛时期,加上赛马会的鼎力支持,经费充足,无柴米油盐之虑,而且待遇不菲。从1988年至1998年十年之间,香港政府公务员的薪俸增加了两倍半之多。不像目前一直徘徊在减少经费、降低薪水的挣扎中。

创建科大的声势澎湃

万紫千红,压倒群芳。科大创建初期,声势浩大,吸引力强。在吸引人才上,主动出手,一改昔日香港姜太公钓鱼的方式,科大高层遍访专才,三顾茅庐。故而,香港科大能够在欧美招聘到当时其他院校招聘不到的人才,因为从前没有这种求才谋才的谋略和做法。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没有人不喜欢自己是被人家在争取的人才,也没有人不喜欢能和世界知名的学者在一起工作。用世界名人,去世界各地觅才,为科大带来别人没有想到的效果。

以上八项特点多是由人为的干劲而形成的。既是人为的,其可仿性就很高。但又是人为的干劲,所以难度也大。至于在政策和财政上的特点,则是远远超过内地高校权力和能力的范围。这些都可以作为在考虑科大经验可行性时的参政。

摘自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修订版)

心得经验总结_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

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_心得经验总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