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国学是国魂,诵读国学经典,积累的是语言,汲取的是智慧,练就的是气质,为了帮助新教师了解吟诵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落实课堂实效,以提高老师的整体素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为目标,2023年9月16日上午,城西区2023年新招聘的语文教师参加了线上古诗文吟诵教学培训活动。
活动开始之前,教研室程淑莲老师为全体新教师介绍了城西区吟诵工作推进情况,讲解了城西区开展吟诵工作的目的、方式和意义。随后,观看了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白皛老师的录播课《塞下曲》,白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押韵和平仄来发现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想象画面、还原场景,体会战士们的勇和智,体会诗人心系国家、心系边疆、心系军营生活的家国情怀。通过课堂展示,让新教师了解,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新教师带着问题和思考,白皛老师又进行了《如何备好诗教课》专题讲座。白老师指出,在课程标准的3.0时代,教师应该明确核心素养应当是以人为核心。其中,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三点素养应当依托于充分的语言运用。接着,白老师以诗教课为例,系统阐述如何在诗教课中落实核心素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进行的是教诗课,即以学诗为目的的教学行为,而非诗教课,即以诗歌为载体的育人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到的是诗歌有限的意义,而缺少自身的感受、生发和体验。白老师以《饮湖上初晴后雨》《示儿》《望洞庭》《关雎》等古诗为例,介绍了在诗教课堂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实践方法。白老师语言生动,列举大量诗教课例,让新教师们耳目一新,从而理解了教诗课和诗教课的区别,明确了诗教课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诗教课不仅仅是教学知识,更是在思辨中启迪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创造,在语言运用中培养学生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
问道深耕,溯本求源;知行合一,互研共进。今天,新教师们在课堂中、在鲜活的案例中,汲取了名师优秀经验,未来,相信老师们能继续致力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