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员则是党在基层的细胞,特别是农村党员,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模范,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可以说,在基层的农村党员与老百姓接触最为紧密,如何增强带头致富、带民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农村党员队伍在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笔者以L县为例进行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年富力强和文化素质高的农村青年党员普遍较少,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文化程度偏低,并且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和村党组织号召不力的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应切实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1、党员队伍文化程度偏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没有及时加以改进,造成基层党员队伍出现文化低、年龄大、思想素质较差的普遍情况。根据L县统计的数据来看,L县党员总数11242 人,其中农村党员5058名,占全县党员的45%;建国前入党农村党员14名;农村党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76,占7.4%,初中及以下学历3563名,占70.4%。由此可见,低学历党员比例严重偏高。
2、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据调查显示,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无法补充新鲜血液。同时,村干部待遇很低,生病、退职等保障不足,难以留住农村年轻能人,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农村60岁以上党员2386人,占47.2%,全县党员平均年龄达60岁以上的村占了一半以上,有些村甚至连续几年没有发展党员。
3、党员队伍整体的脱贫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一些村支部班子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群众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农村党支部对发展党员不够重视。有些农村党支部不把发展党员列入任期内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工作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的受宗族、派性、人情等因素影响,很难在支部大会上通过一个党员。更有的支部领导怕发展党员后,影响自己的位置,所以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一部分优秀青年拒之党的“门”外,导致党员队伍老化。
2、发展党员的程序不够规范。村“两委”三年一届,换届频繁,一些支委干部刚刚熟悉党务工作,又被“选”掉,加上少数乡镇党委对村支部的业务培训没跟上,导致一些村党支部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有的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上搞个人说了算,“人情味”凌驾于组织考察之上,甚至不经过党支部大会就上报审批入党,从而导致一些乡村在发展党员中搞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的质量,损坏了基层党组织的形象。
3、农村青年信念不坚定,入党愿望不强烈。可以说,加入党组织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接受各种各样的审查,入党手续也十分繁琐。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后,在支部大会中要有半数以上的正式党员通过,才能吸收为预备党员。有些青年由于没有坚定的信念,严格的入党程序使他们望而却步,许多事想干又不敢干,生怕得罪人。所以,农村青年主动写入党申请书的很少。
4、通过各种途径到农村的青年党员少。以前,农村中的青年党员主要以部队转业和某些民办性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改变了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在农村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现行兵役制度的改变,征兵人数少,服役时间缩短,加上部队中入党也很困难,从部队退伍的党员也就越来越少,即使有,也跟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党员一样,通过各种途径到外地谋生,很少在农村安家入户,导致农村党员青黄不接。
5、流动人口的增多,减少了积极分子培养对象。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农村外出流动人口剧增,这批以年轻人为主流的外出谋生队伍,掏空了农村生力军这个队伍。由于这批人长年在外,缺少与村党支部的交流与沟通,情况不明,培养入党也就很困难。
三、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对策
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使党在农村的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和改进,否则,不仅难以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在发展年轻党员中,共青团组织和妇委会要起到关键作用,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农村党支部要有计划地从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发现人才,精心培养,不断充实党员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1、提高思想认识。各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从党的建设的高度认识优化基层党员队伍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认识,树立起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农村党支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要彻底杜绝“坐等上门”、“自然成熟”、“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等错误思想,树立“党支部书记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是本职,抓不好党员发展工作是失职”的意识,在工作中要主动发现苗子,大胆培养优秀青年骨干,做到教育与引导、培养与锻炼相结合,激发优秀青年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
2、维护农村党组织形象,增强党组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乡镇党委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党支部转变观念,不能受宗族、派性、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要顾全大局,大胆培养和启用优秀青年,尽量给他们锻炼成长的机遇,而不能求全责备。支部书记应重视发展党员这项工作,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乡镇党委应把支部书记发展党员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任期内未发展党员就不能审批书记实职。凡连续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要通报批评并对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调整;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对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一年未发展党员的村,一律不得评先评优;有营私舞弊、弄虚作假、不按程序吸收党员的,严肃查处。以此来维护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吸引各种人才向党组织靠拢,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3、建立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在党员发展工作总的规划指导下,各级党组织应本着改善党员年龄、文化、分布结构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拓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视野,广选精培。把现任村委会干部中的优秀非党村干部,农村致富能手特别是有文化、有一技之长、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分子,兴办领办企业的领头人、民营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个体工商户中的优秀分子, 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中的优秀青年纳入视野,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人才库。给重点培养对象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增长才干,促其成熟。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和其他学习阵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向入党积极分子大力宣传党内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提高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的信念和追求。其次要增强农村党支部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把党员发展工作列为县区对乡镇,乡镇对村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农村党支部每年至少培养5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名党员。同时要坚持标准,正确贯彻党员发展工作十六字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实把好新党员入口关。
4、加强党员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农村党员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骨干力量,在教育方面要区分层次,区别对象,因人施教。对在家务农党员的教育,重点放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上,放在群众观念、宗旨意识教育上,引导党员在农村事务上带好头,支持配合党支部开展工作;对从事非农职业党员的教育,要突出经济类知识、实用科技、法律法规的学习,帮助党员掌握一至两种致富本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要充分抓住他们农忙和节假日返乡机会,集中开展党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引导他们守法经营,勤劳致富;对老党员的教育,要注意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并努力把思想教育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开展因人施教的教育活动,能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加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向往党组织的热情,为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供人员保障。
5、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要在农村党员中认真开展培养教育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切实改变部分党员政治观念淡漠的倾向。在活动中应注意抓典型、树榜样,大力宣传基层党员中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在党内形成一个讲宗旨、讲奉献、讲牺牲、讲党性的良好氛围,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吸引力。(中共汕尾市陆河县委组织部 罗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