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致富人典型事迹(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牛致富人典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牛致富人典型事迹1

王云龙,男,山泉镇后大巨宝村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以种地为生,也许是这种原因练就了他从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提起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群众口中的硬汉,他不善于言词,眼睛里却藏着精明。2004年开始养殖奶牛,搞养殖非常辛苦,一是时间苦,二是体力苦,特别是养奶牛,每天晚上都要忙到9、10点钟,第二天早晨3、4点就要起床挤奶,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没有一天休息日。由于刚开始搞养殖,缺少经验,奶牛生病,市场也不是很稳定,导致王云龙在刚一开始养殖上就吃了“闭门羹”,奶牛生病需要打针,导致奶牛出奶量小、奶质不好,王云龙夫妇宁可不卖奶不挣钱,也坚决不出售劣质的牛奶,就这样养殖了2年,欠下了20余万元的债,虽说负债20余万元,王云龙夫妇却没有低头,反而更加坚定养牛致富的目标,靠着一股韧劲一直坚持,王云龙说:“只要我还活着,干就完了”。总结前期的养殖教训,他通过多方打听和走访考察,看到了肉牛养殖的前景,从此开始转向肉牛养殖,立足村子的地理优势,这一养就是20余年,夏季草场不好,需要到外地大草场去放牧,王云龙便搭起了帐篷住在了草场,连雨天有时吃饭都是问题,冬季雪大,翻山越岭带着牛找草场,即使这样王云龙始终没有放弃,靠着这股子韧劲在互联网上学习养殖经验技术,直到2020年,王云龙肉牛养殖达到150多头,还清了20万元负债,年收入达30余万。多年来,王云龙夫妇二人,不辞辛苦,贪黑起早,通过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培育的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实现了全部人工冻配,前来参观的人都向他请教学习,在他的带动下村子里100多户农民搞起了养牛致富道路。

在养好牛的同时,他深知防疫检疫的重要性,积极与兽医沟通,兽医上门提供防疫、检疫、疾病诊治及其他技术服务,各项疫苗注射都达到应免的100%,在检疫中发现布病、结核都及时做到了淘汰处理,他不断学习新技术,观看养殖光碟,参加养殖培训,翻阅相关书籍,这都为他把牛养好打下坚实基础。在肉牛的饲喂上,他坚持用能繁母牛进行放养和集中补料相结合的办法,特别在冬季达到能繁母牛房和产子房都是暖房,分娩牛喝温水、补红糖、饮麦麸汤。犊牛早吃初乳、早补料、早断乳。他所饲养的犊牛不但成活率高,而且个个都膘肥体壮,惹人喜爱。根据牛的不同发育阶段,在补料时给予不同的配方,他经常说:“牛如果没有良好体况,就不会有良好的生殖器官发育”。这样就保证了他所养的母牛初情期延迟现象的减少,对两岁左右未经育肥的或不够屠宰的牛,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喂养精料,使其增膘,对改良肉牛品质、提高育肥牛的经济效益起到了明显作用,这是他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的养牛经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云龙富起来了,但是这个坚强的汉子背后所承受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夏天经受着烈日的毒晒,冬天经历着严寒,如今他的牛越养越好 ,但他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他的成功带动了村民的养殖高潮,全村共养殖肉牛达到2200余头,50头以上30户,30头以下20户,后大巨宝村的村民也不再靠那几亩薄田了,都跟随他盖起牛棚养起牛,他的脸上印刻出岁月留下的痕迹,但笑容更加灿烂甜美,在风雨的历练中得到充实,他把养牛业看成一种乐趣,在谈到以后的打算时,他说:“有村党支部的关心,又有上级部门给的好政策,我一定要把牛养好,争取把周围喜欢养牛的人都带好,壮大养牛队伍,让养牛业成为后大巨宝村第一大产业”。

养牛致富人典型事迹2

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在脱贫战线上,那敖村的韦红会 就是其中一朵,沐浴阳光雨露,临风绽放,成为运江镇那敖村最美脱贫户。

家住运江镇那敖村委布头村的韦红会,因工受伤左脚落下残疾,家里3口人,上有87岁的母亲,还有一个儿子。2014年,他因病、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不等不靠,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抢抓扶贫惠农政策机遇,申请小额信贷和产业扶持政策,发展种草养牛,2018年达到脱贫标准的“两不愁三保障”,人均纯收入也超过国家扶贫标准,顺利通过核验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左村右邻致富的榜样。

在韦红会的养牛场,有三间错落有致的厂棚,里面有50头大小不一的黄牛,它们犹如乖宝宝一般正在安静地吃草。韦红会说:“2016年3月,镇领导动员我养牛,心里没底,草料不成问题,但建牛棚就需要花好多钱,还有养殖技术,心里面存在顾虑。但在通过工作队员的帮忙引导下,我申请了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他们在牛场选址、防疫、养殖技术上也进行指导,资金和技术得到解决,心里面也踏实了。”找准路子就干起来,2016年8月,韦红会通过申请贴息贷款,购买了5头基础母牛,在他的精心照顾下,5头母牛顺利产下了小牛犊,2018年,出售3头黄牛,收入4万元。当年,韦红会就摘掉贫困户“帽子”,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2020年6月,韦红会计划翻新扩建牛场,由于缺少对现代化养殖场的设置的认知,一直未敢动工。当时的驻村工作队员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提议带韦红会去参观武宣县现代化养殖场,听完养殖场的技术员详细讲解场地设计、规划和功能,韦红会受益匪浅,信心倍增。2021年5月,韦红会扩建牛场2间,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养殖基础母牛已达30头,存栏量达50头,2021年出栏7头牛犊,收入7万元。还带动了5户农户加入了养牛行业,存栏量共达100头,年出栏量30头,农户增收30万元。

如今,韦红会的儿子已大学毕业并就业,家里的日子也好了起来,但韦红会依旧忙里忙外、勤勤恳恳,研究怎样把养牛场做得更好。“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脱贫了,但是还不够,我要学习更多养殖知识和技术,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只有产业振兴农村才“活”起来,我现在想联合养牛户成立养殖合作社,把养牛做成我们村的特色产业,争做乡村振兴的开路人!”韦红会满脸绽放着笑容说道,阳光照在他脸上,格外的动人。

韦红会只是运江镇脱贫户的一个缩影,在这些榜样力量的带动下,其他脱贫户纷纷也投入乡村振兴发展事业中,人人争做乡村振兴开路人。接下来,运江镇将加大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力度,抓住春耕生产好时机,合理规划运江镇各项产业发展。

养牛致富人典型事迹3

他出生于穷苦的边远山村 ,只有一只手,却干成了许多四肢健全的年轻人干不成的事;他历尽生活的磨难,在天灾人祸面前依然昂首挺胸,不屈不挠,终于走出自己的致富路;他感恩社会,帮助当地残疾人就业,为当地的残疾人事业努力着,奋斗着。他就是天水市秦州区华歧乡文庄村的残疾青年--文瑞。

1984年文瑞出生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家庭,母亲患有癫痫几近瘫痪,姊妹四人全凭父亲一人养活,小时候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年幼的他早早的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他坚韧的性格。

中学毕业后,他父亲四处借钱供他读完天水市农民中专畜牧兽医班。本想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可是社会的发展太快了,没几年农村的牲畜就消失殆尽,机械化早已普及。2004年他打起背包到山西太原做了一名民工,这一干就是八年。子越来眼看着日越好,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在操作铡草机时不慎把手卷了进去,无情的机器夺去了他的左手,使他终身残疾。

“当时就感觉整个世界都灰暗了,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一看到儿子和妻子,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又一次涌上心头,我是一个男人,必须承担起责任。”

文瑞暗自发誓要活出个人样来几番思索,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渐渐浮了出来--养牛。他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自食其力。

“但真的干起来的时候,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先是资金的问题,虽然这些年小有积蓄,但对于牛场这样庞大的工程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当时我已经残疾了,没有人愿意把钱借给我。但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让他们相信我。”

文瑞请来亲戚朋友,用仅有的建筑材料盖牛棚,沙子没有了,他就和妻子连夜到河坝里去淘,木材不够,他拆了三间老房子。牛棚总算盖起来了,可是没钱买牛怎么办?

“当时一头牛犊,几千块呀,这可不是小数目。几十天过去了,我一筹莫展,很多人劝我放弃,可我天生就和牛有缘,就这牛脾气。”

文瑞天天往牛市跑,软磨硬泡,或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牛贩子,在驻村干部的担保下,他获得了10头母牛犊,先付一半钱,等牛长大了再还另一半。牛场终于开张了。

几年来,文瑞一人经营着养牛场,山坡上,水沟里,他的脚印落遍了华岐山的每一块土地。风雪雨露,严寒酷暑,更加磨练了文瑞不怕输的性格。

经过四年的发展,文瑞的牛场已初具规模,有基础母牛42头,西门塔尔公牛1头。

“我的经验不是很足,每天早上3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精力跟不上。幸亏乡驻村干部,区残联雪中送炭,不光为我解决了资金问题,还给我普及管理和营销知识,又一次充满了信心。”

2015年11月2日,文瑞的“秦州区鑫源家庭农场”正式挂牌营业。眼看着自己养的牛长势越来越好,文瑞的干劲也越来越足,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表示做人一定要坚强,别老想着困难:“现在我精神百倍,浑身用不完的劲,好好干这个事,我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奔小康,同时带动一部分人。”

“那天我真的是激动的流下了眼泪,那么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关心我,帮助我,我都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工作中文瑞,结识了邻村的残疾青年小辛,得知他生活困难,他主动给予帮助,并给他讲解自己的经验,经过鼓励,小辛成了他的第一个员工,不但解决了他的人力问题,又给小辛带来了经济收入。

在和小辛的'交往中,文瑞又认识了许许多多和他一样身体残疾却心怀梦想的人,他们有的生活贫困,有的想做点事情却没有信心。文瑞有了帮助更多残疾人的想法,他要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他要让残疾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于是,文瑞免费把他的牛犊送到这些残疾人家里,让他们饲养,等牛犊长大了,他再以市场价减去牛犊价格回收。他给残疾人家庭用牛免费犁地,换取草料,这样既帮扶了残疾人,又降低了饲养成本。他鼓励残疾人种植草料、玉米,由他提供种子肥料,最后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保证了残疾人的收入。

文瑞还建立了本地残疾人帮扶会,只要残疾人中谁有困难,大家帮助解决,在他的帮助下,当地好多残疾人有了收入,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文瑞以这样的方式回报着社会,他的想法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2016年9月,他获得了甘肃省百千万工程残疾人创业工程项目资金9万元,进行了牛场的改建工程。秦州区畜牧兽医局又给予了2万元的帮扶资金,扩大了牛棚面积360平方米,建设了饲料库,生活用房,牛场围墙,购买了消毒的相关设施设备,牛场更加规范了。

截止2016年12月,他的农场年营业额已达到15.6万元,已经安排6名残疾人就业,经他们农场帮助的残疾人不下100人次。

但文瑞并没有满足于此。“我还要流转土地种植,进行绿色生态养殖,要让肉牛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全乡现代种养结合的畜牧产业,带领周边残疾人和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养牛致富人典型事迹4

走进禹立强家的院子,一家人都在忙碌着盖牛棚。9头膘肥体壮的牛是禹立强所有的“家当”。过去,禹立强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景气,多次往返耽误工时,还照顾不上家人。能够有一笔启动资金,在家里干一番事业,是他深藏在心中的一个小目标。

2016年,他回到家乡,看着村里人都开始扩大规模养殖肉牛。政府不仅提供无息贷款,免费给予部分资金支持,还在养殖过程中提供各种补贴,从盖牛棚到饲料,母牛生了小牛仔都有奖励。禹立强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贷款在家养殖肉牛。

“如今政策这么好,好好养牛,一样可以发家致富。”朴素的话语,道出了禹立强对生活的规划。2016年,禹立强贷了5万元金融扶贫款,买了5头牛。对于一直想养牛的禹立强来说,这5头牛成了他的“心肝宝贝”。 禹立强每天仔细察看肉牛生长情况,牛长得膘肥体壮,还添了4头牛犊。他高兴地说,只要勤快不偷懒,养牛赚的都是好钱。

养牛致富人典型事迹5

12月1日一早,农安县农安镇闫家村贫困村民张国柱便在牛舍里忙活起来。看着一头头“致富牛”悠闲地吃着草料,张国柱心里十分满足。眼下,牛舍里又有几头母牛怀了牛犊,出生后将带来几万元的收入。

“无本难取利,我家底子薄、收入少,多亏了扶贫政策,让我有机会靠养牛脱贫致富。”张国柱原本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妻子身患疾病,导致家庭陷入贫困。但一向不服输的他,并没有因此气馁,更激发了他依靠自身增收致富的愿望。自从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张国柱就利用扶贫政策,建起牛舍发展养殖产业,开始了一段“新生”之路。

“养牛的收入非常可观,去年一年就赚了12万元,帮扶责任人扶持我的8万元资金也还清了。如今我们家不仅脱贫了,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说起养殖产业带来的高收益,张国柱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脱贫要靠自己,要靠劳动,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不然一辈子也富不起来。”

在闫家村,如今提到张国柱的名字,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张国柱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典型!”从刚开始的几头,发展到目前的15头,在张国柱的精心饲养下一头又一头的小牛顺利产下……通过勤劳的双手改变了一家人命运,将一个年收入不足万元的贫困家庭,变成了年收入10万余元的致富家庭。

“我还有个愿望,那就是带动其他村民共同养牛致富,靠劳动过上好日子,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如今,张国柱通过养牛致富的信心就愈发强烈,更带动起村里养殖户的致富热情,“要不是扶贫政策,我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明年,我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用实际行动给其他村民树立致富榜样。”张国柱说。

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之策。脱贫攻坚以来,闫家村通过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到了根本出路。闫家村第一书记冷焱鑫介绍说,村里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185人实施“一户一策”式的精准帮扶,拓宽可持续增收渠道,稳定贫困家庭收入来源,靠的就是他们自身的勤劳苦干。

【养牛致富人典型事迹】相关文章:

就业援助典型事迹04-18

教师评优典型事迹材料04-14

感动自己的典型事迹材料09-24

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10-01

先进事迹典型发言稿11-01

致富能手典型事迹材(精选5篇)10-11

兽医养牛实习报告05-30

小学教师个人典型事迹汇报材料05-05

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材料08-12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