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通常为平原、盆地居住地形,也包括大的自然村落,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由成片的居民房屋构成建筑群,平原的村庄房屋建筑密度较自然村落大。“村庄”多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居住地形用语,这与北方地区地形多平原有关。以下是我爱文学网分享的农村村庄发展设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农村村庄发展设想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_优秀村庄发展规划案例_村庄规划优化提升

**村位于广信区中北部,属湖村乡东大门,距城区17公里,东壤湖村乡大坂村,南西连接枫岭头,北靠石嘴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人口1068户4069人,山地面积9600亩,耕地2072亩,农产品有油茶、水稻、马家柚等。境内有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卫生院1所(属民营,12名职工),景区1个(九龙殿)。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外出务工。现有劳动力2169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050人,本地务工1119人。**村是十三五贫困村,2018年脱贫摘帽退出。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把**村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建设的示范点,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计划,围绕党的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绿化、基础配套、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风文明建设、美化亮化、农民增收、精准脱贫等工程,推进我村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使我村群众同步享受国家发展成果。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凝聚全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共同意志,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因地制宜。按照规划引领、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注重实效、有序推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四、具体规划

(一)加强村级党的建设

1.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重点培养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带富作用大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二是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村级组织换届,进一步优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文化和年龄结构,优先从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三是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进一步健全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机制,树立在农村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2.建强村“两委”班子。一是按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党员群众公认、积极干事创业的要求,推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两委”班子建设。二是按照上级安排,组织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三是统筹考虑村“两委”班子人选组成,选好配强村委会主任,结合实际推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3.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加强本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建设,推动党员志愿者常态化活动。二是结合我村中心工作,深入挖掘一批先进党员事迹,树立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典型,真正让典型把事迹讲出来,正气树起来。

(二)推进秀美乡村建设

1.持续推进旅游提升

一是打造**螃蟹钳水库旅游项目。推进螃蟹钳水库旅游农庄项目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农家乐旅游、农庄采摘园等旅游配套设施,打造山水田林湖一体的绿色生态和谐农庄,通过5年至10年的持续建设,把螃蟹钳水库旅游农庄项目打造成广信区的后花园,带动农民增收,推进秀美**建设。二是持续打造农家乐、农庄、乡村果园建设,以多点开花,示范引领,形面我村乡村旅游规模集聚效应。

2.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考虑我村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等因素,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不断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至2025年前,按照多元素聚集、以户带组、以组带村原则,完成所有村小组的改造提升,实现所有村小组公路路面硬化,村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村里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基本实现通宽带等标准的目标。

3.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一是遵循灵活、方便的原则制定出台详细的生活垃圾治理规划,推行“户收集到组、组收集到村、村收集到镇”的垃圾收集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二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基本实现本村户户冲厕改造目标。三是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利用上饶市创建文明城市契机,做好常态化环境治理工作,实现乡风文明、环境整洁。

(三)推进农民增收

1.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引导村干部把发展村集体经济当成事业干,思路要清,方法要对头,做活农村集体经济,做优农村集体经济,做实农村集体经济。一是进一步培育壮大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社规模,实现产业、产值双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质。二是利用推进螃蟹钳水库旅游农庄项目旅游项目建设等有利契机,以村集体入股形式,力争2025年前实现本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步翻番目标。

2.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增收

一是重点培育本村农民合作社,重点引导发展油茶、马家柚、柠檬等优质经济作物种植,打造我村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5至10年持续推进,把我村打造成油茶、马家柚、柠檬三个千亩基地。解决本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带动周边群众致富。二是依托螃蟹钳水库旅游农庄项目旅游,重点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三是创新“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科技公司+基地+合作社”,带动本村农民积极加入。四是积极支持本村家庭养殖、家庭民宿,小作坊加工等行业实施有效市场对接。

3.培训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援助、政策宣讲和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实现新增就业持续增加。二是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人才。三是落实省市各项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助力乡村振兴。四是积极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方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农民经纪人为重点,加大政策补贴支持力度,培养一批致富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防返贫工作

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着力做好精准脱贫后的巩固提升工作,着力提升脱贫对象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确保国家优惠政策对已脱贫人口全覆盖;二是确保本村已脱贫的172名不返贫;三是持续对我村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进行监测,及时纳入管理、及时纳入帮扶。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实施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为切实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村两委要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任务,做到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清晰。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结合农村工作特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要成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着力报道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示范带动的良好氛围。

(三)多元投入,形成互补。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好项目建设、工作经费保障。要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计划谋划项目的建设,把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农民自主投入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良好互动关系,加快推进我村乡村振兴工作。

农村村庄发展设想

为进一步提升我乡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加快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步伐,根据市、县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完成6个省批建设点整治建设任务(见附件1),并达到省市考评验收要求,其中省建设点5个,市县自建点1个。

2、抓好福村村和谐秀美乡村示范中心村、下坑村竹林和谐秀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点建设。

二、工作重点

1、基础村点:(1)抓好“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着力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栏、改房、改环境”六大关键工作,确保区域内农户100%覆盖,切实改善人居环境。(2)严格执行村庄建设规划,主推具有客家风格坡屋顶或马头墙的新房型,确保新建房屋100%采用新房型。(3)积极推广集沼气池、化粪池、有机垃圾发酵池于一体的“三池合一”型沼气池,实现改厕、改能与垃圾处理同步推进。(4)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推广普及使用太阳能。(5)推进“森林村庄”建设,抓好村庄出入道路绿化、村民房前屋后绿化美化。(6)全面建立“135”农村垃圾运行机制,搞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7)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确保省批建设点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以上。(8)组建运作规范、管理有效的农民合作社,有1/4以上的农户组建或加入农民合作社。(9)有条件的村庄逐步完善社区服务建设。

2、村落连片点:(1)对连片村点进行全域性、一体化高标准规划建设,全面完成“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建设任务。(2)整合资源,充分发掘当地自然景点、古迹保护、特色农业、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民俗等元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农家乐。(3)逐步完善村民议事、文化活动、医疗卫生、警务调解、农资超市、便民服务、休闲广场等社区服务设施。(4)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社区”等管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等民主制度,探索创建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5)完善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

3、村镇联动点:(1)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好村镇联动点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计划。(2)按照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街坊美化、环境绿化、产业强化、商贸繁化、服务优化、管理细化、生活现代化“十化”要求,全面加快圩镇整治建设。(3)按照省批建设点要求,把圩镇周边村庄作为城中村、郊区村进行整治打造,一并纳入村镇联动点范围,重点解决水、电、路、厕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改善圩镇周边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4)把圩镇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向周边农村延伸,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集镇和周边村庄综合配套、联动建设、同步推进。

(二)市县自建点。(1)围绕“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重点抓好“路、水、厕、房及周边环境整治”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2)严格执行村庄建设规划,确保新建房屋100%采用新房型。(3)鼓励推广“三池合一”沼气池。(4)大力推进村庄关键区域绿化。(5)全面建立“135”农村垃圾运行机制,搞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6)大力发展壮大“一村一品”,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以上。(7)组建运作规范、管理有效的农民合作社,有1/4以上的农户组建或加入农民合作社。

三、相关要求

(一)加强规划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和完善“三图一书”(村庄现状图、村庄规划建设图、管线图、说明书),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凡涉及到建设用地行为的建设点(含拆旧建新和新址扩建)必须分户书面申请、以点为单位集中向国土、城乡规划部门申报,在取得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组织施工;根据村庄产业基础,编制村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好每户致富增收项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结合乡村联动、村落联片整治建设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突破村组区域界限,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农村社区。

(二)加快建设进度。各村要切实履行好新农村建设责任主体职责,加快建设进度。根据省批复村点类型要求,结合《县2016年度新农村建设点操作流程》(具体见附2),统筹安排各项工作,涉及重大公共项目建设的,必须实行项目申报审批制,经县、乡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后,方可实施。具体实施责任到人、工期倒排,加紧、加快新村点建设进度,确保在11月中旬前全面完成建设点各项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

(三)同步规范台账。把建设点作为一个项目来抓,根据建设进展,同步完善一系列内业基础资料。特别是对“一点一档”和“资金管理台账”的规范建立,做到数据详实、逻辑吻合。6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点“一点一档”基础材料(含电子档案)并报送1份材料至乡新村办。做好建设点重要议事会议记录、新村点规划文本、资金到账通知单、资金收支凭证、报账正式发票、项目建设预(结)算合同、农村清洁工程规范运作等相应资料的收集和完备。

(四)严格资金管理。根据村庄规模和建设进度,继续实行资金预拨制和年终结算制度。省建设点,省市县财政支持资金30万元;市县自建点,市县财政支持资金16万元。对照2016年度奖扶标准,兑现奖补资金,实行多做多补、少做少补、不做不补,不搞平均摊派。加大新农村建设集成资金整合力度,最大限度整合以工代赈、土坯房改造、一事一议、农村沼气、安全饮水、一大四小、土地综合治理、一村一品、交通公路项目、扶贫开发和移民搬迁、卫生改厕、电网改造、土地整理项目等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各集成资金主管部门要主动配合,围绕省批建设点进行项目规划和项目申报,并将集成资金衔接情况每季度报乡新村办。

农村村庄发展设想

按照西集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根据交通、区位、资源、经济优势及群众素质,通过调查研究,借鉴赣州模式,以甘南县兴十四村为榜样,结合常兴村8个自然屯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立志用三年时间把常兴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做好常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任务和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通过“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切实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镇新农村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为全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作为试点村的优势和典型性

常兴村位于西集镇的南部,东至少凌河,西至漂河,北面与西集镇城区隔路(哈肇公路)相望。东距巴彦县城17公里,西距哈市79公里,有8个自然屯,总耕地面积22000亩,总户数1148户,人口4302人,人均住房面积17平方米。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要求,具有以下四点优势和典型性:

1、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村屯之间均由四级砂石路连接,北侧又有省级公路哈肇公路通过,与其它村屯相比,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

2、具有小规模的产业优势。近几年,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中,为扩大农民增收渠道,成立了大葱基地一个,大蒜基地一个,绿色大米生产基地一个,黄牛养殖基地一个,这四大基地的建设,很大程度地调整了常兴村的产业结构,目前已初见成效。

3、具有良好的基础优势。目前,已有2个自然屯吃上了自来水,其它村屯也在进行中。在行业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常兴村房屋砖瓦化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42%、35%、80%。如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悄加规范引导,可迅速提档升级。

4、有良好的旅游优势。驿马山公园的建设和灵隐寺的落成,给常兴村的尚家屯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5、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常兴村在60年代就是省级红旗单位,自70年代到现在,始终是县乡的农村先进典型,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使广大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和迫切,享受现代文明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涨。

三、建设发展目标

1、村民人均收入每年的递增速度要在10%以上,20xx年人均收入实现3700元;20xx年人均收入实现4100元;20xx年人均收入实现4500元。

2、村政府所在地通白色路面,屯内巷路全部达到硬化。

3、农民住房全部砖瓦化。

4、自来水普及率100%。

5、屯屯通电话,入户率达到95%。

6、屯屯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

7、四周绿化率达到100%。

8、畜禽养殖小区化,不进入小区的全部建生态猪舍或鸡舍。

9、厕所改造达到100%,建室内厕所或建室外封闭卫生厕所。

10、垃圾、粪便、柴草全部出屯,垃圾、粪便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作为有机肥料。

11、建立新经济组织,成立蔬菜、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协会。

四、工作任务

1、修通村白色路面1条12公里,修村屯主道38条16828延长米,修村屯巷道30条6395延长米。

2、有线电视入户95%。

3、自来水xx年新入户3个自然屯,xx年入户3个自然屯。

4、改建村办公室,建立档案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公共活动室1个,建立并规范村级卫生所1个,建妇幼保健站1个。

5、修防洪大堤24里,环山拦水壕10公里。

6、利用驿马山前坡2条大沟绿化造林80亩。

7、绿化8个自然屯四周。

8、新建卫生厕所1148个。

9、村上出机动地、专项资金,把养殖大户向屯外搬迁,集中圈养。

10、配合政府村村通广播。

五、完成时限

利用20XX年至20XX年三年时间,基本达标。

六、主要推进措施

(一)建设新农村,首先从基础建设抓起

建设新农村,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增进农民福祉,具体是做好“三清三改、一修一建”工作。

1、开展“三清”活动。利用春播前的空闲时间重点对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治理,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达到柴草出屯、垃圾出屯、边沟整洁、道路畅通。

2、开展“三改”工作。即改水、改厕、改路。改水将群众生产生活所用的小井地表水,改造为深井自来水。采取政府补一块,村民筹一块的办法,打深水井5眼,将供水管线及相关附属设施完善,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改厕,建室内厕所或室外封闭厕所,改厕总数达到1148个。改路,主要是硬化村屯内外道路,便民出行。通过通村公路改造工程,向上争取资金和“一事一议”自筹的形式,修8个自然屯巷路68条13323延长米,在三年内基本硬化。

3、搞好“一修一建”工程。常兴村位于少凌河与漂河交汇处三角交叉口,抗洪排涝是粮食稳产增收的关键,我们要采取向上争取资金和“一事一议”相结合的方式,修牢防洪堤防。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宁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我村要改造一所1栋324平方米的教室。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从拓产增收抓起

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我们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我们在继续做大、做好葱、蒜、黄牛、绿色大米四个基地的基础上,再从生猪养殖和两瓜种植上下功夫。葱、蒜种植面积800亩,黄牛饲养量1800头,绿色大米种植5098亩,生猪饲养量15000头,两瓜种植面积50亩。另一方面,大搞农村剩余劳动力长年或农闲时输出,预计输出劳动力8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480万元。

(三)培育新农民,核心从农民素质抓起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因此,依托农民技术培训学校,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利用周六周日在农村小学成立培训学校,每年培训农民骨干2000人,通过典型带动和渗透,力争使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

(四)塑造新风貌,倡导从科学文明抓起

在开展“三清三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清理废弃房、猪牛栏和厕所,推进人畜分居,建养殖小区和生态型圈舍,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争取三年内村屯道路基本硬化,自来水普及率100%,实现人畜分离。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对村民展开普法教育,反对一切邪恶组织,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明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五)提倡新民主,着力从村民自治抓起

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机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增强村干部的公共服务意识,搞好“一事一议”,确保广大村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六)崇尚新健康,主要从防疫治病抓起

当前有句游行话,农村人怕得病,城里人怕失业。这虽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农民的医疗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解除农民的治病难、疑难病治不起的困扰,首先我村要建1个村级规范卫生所,方便农民就医。其次,在2008年实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医保服务体系,彻底帮助农民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最后,为保证村民有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活环境,我村下大力气、加大投入,抗击高致病禽流感等动物疫情,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管理。

七、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试点村建设领导小组。

农村村庄发展设想

推荐访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