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方本科高校规范化建设的逐步落实和渐次向应用型转变,其科研管理和价值定位应与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产生符合地方高校自身条件和价值诉求的科研成果,进而引导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科研成果能否顺利转化,并多渠道在教学中应用,直接影响学校课程建设、师资水平、培养质量等。目前,由于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不成体系,高校面临成果转化率低和转化速度慢,大部分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的困境。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
(一)科研立项的问题。
(1)高校教师的科研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教师的科研行为是教师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在其价值判断基础上而进行的选择行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选题上多倾向于学术性和先进性,不太关注实用性,过分强调研究视角新颖性和研究领域的独特性,主要目标是提高课题的立项概率,甚至部分科研负责人进行项目申报出发点就是职称评聘或获取经费等功利目的,学术机会主义的盛行直接影响科研成果实用价值,降低了科研成果的适用性,增加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难度。
(2)科研选题脱离市场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科研人员市场意识不强,选题时未做足市场调查,不了解市场和企业真实现状和发展瓶颈,科研成果无法真正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成果转化也就成无本之木;选题忽视地方经济特点和优势,未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从而使科研成果的转化缺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很多地方高校科研的创新输出脱离当地区域的地方文化需求和周边企业技术需求,科研形式、科研成果不接地气,直接影响其科研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研成果的问题。
(1)学术性成果多于应用性成果,实用性、应用性成果偏少。不同的科研成果呈现方式不同,科研成果的表述主要有论文、调研报告、专著等几种常见的形式,出于职称评审目的的科研人员以完成项目结题为目标,科研人员基于成本-效益分析选择学术性的科研成果,雷同的呈现方式限制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方式。
(2)科研成果自身适用性较弱。由于科研成果的表述方式和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学生知识基础和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不匹配,科研成果与科研人员专业和所教学科的关联度以及转化的可行性和可能性,教学规律与科研成果的不相融合,这些因素导致科研成果不能直接作为教学资源,以及部分研究成果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不适宜大面积推广,这些都降低了成果的转化率。
(三)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问题分析。
(1)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不到位。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内容只包括考核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学术水平,并未把科研成果转化纳入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绩效评价方法、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处于不成熟阶段,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成果转化意识不强,对成果转化大多采取的是质量管理,对转化过程管理监管不到位,科研成果的转化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学术责任,科研成果应用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并未起到明显作用。
(2)科研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其一,科研经费有限,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数额有所增加,科研成果转化率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地方高校科研实力的限制,其科研项目的级别偏低,其科研的最大输出应该是为教学建设服务,但与之配套的项目经费在完成工作指标后对后续的成果转化投入明显不足,直接限制教师转化动力。
其二,成果转化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规章制度约束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比例低,相关政策在实际运行中屡遭搁浅,高校教师对相关政策的态度表现为不了解、不重视,使得政策形同虚设。
对策
(一)树立健康的学术价值取向,科研选题应反映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1)教师的科研行为受学术价值取向的制约。高校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当代高校教师的学术价值观培育,使教师成为学术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学术界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学者的价值实践,才能达到学术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2)科研选题前应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企业或市场去了解现实需求,使科研成果的开发能以市场为导向,从而保证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科研选题应注意本地区或本行业经济发展动态,关注地方科技攻关方向,了解省市一级的科技发展规划,分析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投资方向,项目申报时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要点,项目的研发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势,达到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有机结合。
(二)科学分类科研成果,精准选择转化方式,突出课题研究的教学应用性。
(1)科学分类各类科研成果,精准选择转化方式。自然科学科研成果主要分为论文、专著、研究报告、新品种、新产品等。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分为四种类型,即学术创见型、决策咨询型、理论宣传型和文化传承型。
其中,学术创见型成果主要向教学和科研转化,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原创性,其成果的贡献也主要体现在理论上,短时间内还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这样的成果可以先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中转化,经过论证得以确认其正确性之后,再通过决策咨询向政策、法律、法规转化。
(2)突出课题立项的教学应用性。课题立项前由科研管理部门召开评审专题会议,进行严格的课题可行性论证。校内评审专家都是由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中,除了来自于教学一线的高职称教师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各教学部门的负责人。
学术委员会成员选拔要求是必须了解应用技术型地方高校的办学性质,熟悉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课题的实用性、与其所教学科的关联度以及成果转化潜力,选择立项既能产生效益为企业所采纳应用,又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课题,最大限度地实现课题立项的实际功用性。
(三)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评价机制及保障机制。
(1)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首先,要明确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内容,包括评价科研成果的属性、评价科研成果转化形式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
其次,设计一套科研成果转化形式评价标准,赋予各转化形式不同的分值,并结合建立的一套科研成果转化效果评价标准取得的分数,进行数据分析,量化基础上建立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最后,进一步完善评价方式,将科研人员的“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相结合,改进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科研成果作出更为客观、科学的评价。
(2)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经费保障及政策保障。为了快速、高效地实现成果转化,高校相关部门可设立专项资金,支撑科研人员开展实现成果转化工作,还可以与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多方筹措资金,完善经费操作规范的同时并对经费的应用进行严格监管,发挥科研经费实际效能,从而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及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物质支撑。
高校应转变科研成果转化观念,制定一系列适合本校实况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政策和制度,并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激发科研人员科研转化的积极性。
平台架构
(一)平台机构的组成。
(1)科研管理部门。一是组织召开评审专题会议,进行课题的可行性、可转化性进行论证;二是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进行全面质量监控,同时搭建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如科研处网站上设立成果展示栏目。
(2)教学管理部门。一是负责选拔教学部门参与评审专题会议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二是管理和引导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并对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三是在教学管理部门各网站上进行链接,实现
成果部门共享、校内共享。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引导和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拓宽信息交流渠道;联合成
立成果转化评价小组,对成果的最终转化结果进行合理评估。
(3)图书馆。一是宣传校内教学科研成果,收集整理校内科研成果资源;二是加工教学科研成果并及时更新维护科研成果资源数据;三是建立科研成果档案,为需要者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和定题跟踪服务;四是对于专著、教材等难以在网站上发布的成果材料以图书流通的方式实现成果的校内发布与共享。
(4)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在学科团队内部共同分享实践经验,并且与其他机构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协调。
(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人员设置及管理模式。
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中与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责任人员以及学科带头人,对其的工作进行职务分析,完善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调整后形成新的岗位说明书。图书馆进行部门层次的工作分析,工作内容扩大化,相关工作责任到人。同时,以科研项目为中心,借助网站平台,构建与其匹配的网络化管理模式。
地方高校的内外环境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如国家有关的教育政策的变化、市场人力资源供求的变化,招生政策的变化、学生生源的变化、教职工流动率、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等。与此同时,教育市场的竞争在高校间日趋激烈,地方高校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服务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必须着力培育高校竞争力,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关键。
架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组织化平台,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开发课程资源与教材资源建设,形成“教学-科研-教学”的良性循环,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教学资源建设助力。
本文整理自:《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