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提问_提交优质回答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经验分享提问_提交优质回答

提交优质回答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经验分享提问

学校于2022年启动复旦大学本科优质课程推荐评选工作,经过各单位推荐、学生提名与专家评议,现已评出第一批复旦大学本科优质课程98门。为进一步发挥优质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校本科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教务处推出复旦大学本科优质课程经验谈系列推送,与广大师生分享任课教师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心得体会。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国语言文学系段怀清教授讲授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同学荐语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

段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智慧,完全就是我理想中的文学课。

经验分享提问_提交优质回答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

在这堂课中深刻感受到文学亦是人学。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

段老师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知识渊博,也很尊重同学,对各种观点的包容性很强,总能从不同的方面鼓励大家多多表达自己的意见。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经验分享提问_提交优质回答

通过这门课,对于人性和自我的思考更加深入。听课是一种享受。小组讨论的话题也设计得很用心。

提交优质回答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经验分享提问

段老师是什么神仙老师!!!!听了他的课我真的灵魂都升华了,人活在世上总要睁眼看太阳,这样的优秀课程请多来一点!!

提交优质回答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经验分享提问

这是我在复旦上过最好的课,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经验分享提问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

段怀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中文系副系主任。

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及国际汉学。著有《〈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白璧德与中国文化》《苍茫谁尽东西界—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王韜与近现代文学转型》《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海上漱石生研究》《西学东渐与晚清语言文学》《赛珍珠的小说中国》《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译著)等。

我主讲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这门课,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开课,至今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之所以对这门课情有独钟,除了私人原因外,更重要的是这门课涉及到长期以来我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学课堂与文学教育的可能性。

在现代高等教育分科和专业教育的语境中,文学教育对于中文系学生而言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辩自明的。可一旦走出中文系的范围,或者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范围,放到非中文或者超中文的教育语境中,面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我们常常不禁会问:文学教育对于这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体系建构,是否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教育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无论是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还是他们的现实人生?

经学的解构

与蔡元培的“替代说”

1905年,中国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被废止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科举制既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同时也是对人才的评价制度。在这套三合一的制度框架内,一个人应当学些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进入社会后将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三位一体的。这样的模式确立了一整套知识体系,包括自身的知识逻辑和知识价值。以《大学》为例,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后还有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把读书人的个人身份、知识身份和社会身份都规定得非常清楚。

1911年帝制废止,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先生出任第一任教育总长。他有一次接受《教育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了一个针对传统人文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现在是中华民国了,那中国过去的经学还教不教?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经验分享提问_提交优质回答

蔡元培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经学维系着两千多年帝制所建构出的一套知识文化制度与体系,如果继续教,民国的意义何在,政治性何在?但倘若不教,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身份又应当靠什么来塑造?靠什么来维持和延续?

在我看来,蔡元培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影响了后来中国现代大学教育里文科制度的设立:他说经学当然还要教,但是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教了。那怎么教呢?经学里面哲学的部分在哲学系里教,史学的部分在历史系里教,剩下的部分由中文系来兜底——我将现代高等教育史上这一影响深远的学科内容划分,称之为“三家分经”。

原来这套以经学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整体性被分解之后,传统经学的教育功能,或者说人才培养功能和价值功能该由什么来承担呢?蔡元培先生开始在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中寻求、设计并建构替代方案,先提出了美学、美育来弥补或替代原来经学的一部分功能,后来又在美育的基础上发展出“文艺(文学)替代说”,认为文学教育作为现代高等学校里的通识教育,可以替代中国传统经学教育的某些功能。

欧文·白璧德的“再平衡说”

无独有偶。191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的欧文·白璧德教授也发现了西方现代教育中的类似问题。

经过19世纪的发展,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已经得到了稳固,特别是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基本上已经获得了不容挑战、不容质疑的权威地位。在这一背景下,欧文·白璧德认为在西方的大学,特别是美国的大学里,人文课程、人文学科或者说人文教育,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困境——修读的学生越来越少,人文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中的意义和价值,也不断遭受到人们的质疑。

在西方的古典文化、古典教育被现代教育制度冲击并逐渐替代之后,欧文·白璧德希望找到新的方式,来解决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价值在总体性或结构性方面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此,他提出了新人文主义,希望以一种新的人文教育代替古典教育,去平衡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当中的科学教育和浪漫主义。我将白壁德的这种努力,称之为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当中的一种“再平衡”尝试,也就是通过对古典主义核心要义的重新阐发,通过对现代思潮以及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目的、意义及价值的重新反思与想象,白壁德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设计与批评话语。他的这些思想,通过曾经在他身边求学的一些中国留学生,譬如林语堂、梅光迪、吴宓、梁实秋等人而传播到中国,对于中国现代高等学校的一些学科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的认知和设计,产生过一些影响。而在上述新人文主义的话语体系中,文学教育同样是其核心内容,这一点,在白壁德的学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关于“新人文主义”的相关评论中亦有所延伸阐释。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经验分享提问_提交优质回答

欧文·白璧德

通识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得益于诸多世界一流院校的教学实践,通识教育不等于公共课的观点已经逐渐为人接受。美国哈佛大学设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GE,General Education)办公室,他们的教育理念大概基于这样一个考虑:希望大学生在进入到专业教育或分科教育之前,能够接受一套对他们之后的学习和人生有所影响、有所引导的基础性教育。从这里来看,通识教育事实上是被作为一种前学科或者说前专业的基础教育予以推动的。

这种制度设计当然有其合理性,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认识及实践努力,也存在可以进一步扩展的地方:通识教育并不只是一种分科专业教育之前的教育,而是一种贯穿一个学习者一生的基础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通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教育,应当而且也有可能成为贯穿一个学习者终身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课程教学实践

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

教学目标与内容选取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课程旨在通过对10余位中国现代具有各自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进行阅读、分析与阐释,来帮助阅读者-学习者在文本阅读基础之上,贴近体验中国现代语文以及现代文学的抒情、叙事与审美特质,切实推进并逐渐提升学生们的文学鉴赏意识及鉴赏能力,尤其是对于自己母语的文学感受力与文本鉴赏力。

本课程所选作家及阅读文本,兼顾现代语文的发生与发展、性别、教育背景及写作风格等差异,同时亦对阅读文本的主题、文体等有所考量,譬如梁启超等人的文本,即是兼顾现代思想与现代文学之间的互动生成的历史语境;此外,亦兼顾留学生与跨文化及跨语境叙事文本之间的现代关联,以启发、扩展阅读者-学习者对于现代中文的进一步思考。课程尤其注重通识性、人文性、艺术性与审美性。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是一门现代学意义上的文本阅读及选讲课程,需要阅读者-学习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至今100年左右所涉及到的时间历史和现实生活样态,产生基于文本阅读的必要敏感、切实体察以及审美想象。

经验分享提问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

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

核心问题与教学改革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

这门课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如何具有并体现通识性?如何在教学大纲设计及教学过程中落实“以学为中心”?如何打造“深碗”课程,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深化学生阅读的体验感?落实学生的习得感?如何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中,开展有效的师生对话与交流?

围绕上述问题,我们实施了如下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包括完善教学内容、落实“以学为中心”、多途径促进学生学习投入等,形成了课程自身的创新特色。

提交优质回答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经验分享提问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

这门课设有一个固定的环节:在每一次的课堂上开放5-10分钟的时间,由教师针对指定的阅读篇目向同学们进行提问,回答的同学可以得到适当的加分,以此来促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分只是一个手段,事实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大多数学生即使已经达到了加分上限,仍然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也正是教师所期待看到的——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希望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他的阅读体会。而这些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往往在小班讨论课上的表现也非常活跃,对其他同学逐渐也产生了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样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这样的通识类课程能够实现其教学目标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很多非文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得到了超出他们预期的收获。复旦通识论文的获奖名单中,出现了来自医学院、数学学院、航空航天系等院系的同学。也有很多同学在这门课结束后反馈说,课程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让他们了解到究竟该怎样去阅读一个文学文本,以及怎么样尝试着去分析阐释一个文学文本。而在我看来,这种收获,明显要超过他们在这课程中所掌握的那些与文学及文学史有关的一些知识性习得。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初步意识到人文教育与他们的现实人生,包括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之间,真切地存在着某种他们尚未完全认识清楚的关联,而这种意识,相信也会在他们自己未来的人生中,扮演某种他们在自己的学生时代还意想不到的角色。

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

下期优质课程经验谈预告

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提交优质回答_经验分享提问

操作系统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张亮教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