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兰生焦宏张国凤冯建伟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选个好的致富带头人”。在宁夏农村,尤其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西海固地区,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的“两个带头人”工程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标配”。近些年来,宁夏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让党的力量、群众力量、市场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在于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的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在宁夏这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省区于一身的地方,贫困面大程度深,一些地方基层组织力量相对薄弱,一些村干部年龄老化,致富带动力不强,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激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显得尤为重要。宁夏各级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必须把抓基层党建和促加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组织力量转化为扶贫力量,必须给村级党组织选优配强“当家人”、找“准”扶贫攻坚的能人。

为了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增强脱贫攻坚意识,成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宁夏出台了《宁夏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实施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两个带头人”能力建设。把扶贫开发作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以脱贫攻坚成效来选用干部,激发广大干部自愿到贫困山区工作、自觉下基层的积极性。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行走在这片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红色土地上,让人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的诗句。80年后的今天,记者所到之处感受到一股渴望发展、渴望脱贫的力量,这股涌动的力量来自于继承红色基因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村级后备干部等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致富带头人。

记者见到姚选时,他正带领群众在地里采摘蔬菜,作为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如今他带领的蔬菜合作社已辐射周边10多个村组,建成3万亩冷凉蔬菜基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2015年,冷凉蔬菜产业创收1400多万元,姚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以上,开发建设了融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走上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

“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羊,姚选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带头人。有个好的党组织带头人,支部就坚强、村里就发展、群众就满意。”固原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景瑜说,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不仅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抓手,更是扶贫开发的抓手,点准了农村党建、发展的穴位。

目前,自治区与5个地级市、9个贫困县,每个县与所辖乡镇党政一把手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贫困县乡党政班子原则上3年不动,不脱贫不离位。确定9名党政领导一对一联系9个贫困县,安排厅级干部联系126个贫困乡镇,安排处级干部联系800个贫困村,安排3.2万市县党员干部包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形成先进更先进、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的氛围

致富带头人是农村的能人,代表着农村先进的理念和生产力。抓住了他们,就抓住了发展的路子,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就抓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牛鼻子,党建工作就抓实了,基层党组织就有凝聚力和带动力。

永宁县闽宁镇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命名的纯移民镇。近年来,该镇把基层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上,党支部与合作社、企业、协会、农户组成联合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镇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搬迁时的5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元以上。

“闽宁镇的脱贫实践证明了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为了发挥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特色产业培育和农村“两个带头人”内容,2013年以来宁夏先后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36个。对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全部安排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每年分级分批对5%的农村党员集中示范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5天的冬训、春训,组织党员到发达省市考察学习,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三会一课”、民主议政日等开展日常学习教育,让党员解放思想、掌握政策。同时,建立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村干部任职补贴普遍有大幅度提高,还把43名成绩突出的村干部招录为公务员。

去年以来,固原市先后选派28个机关干部、15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市县处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644名,全市第一书记达到735名,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从致富带头人、返乡青年中择优选拔1795名优秀分子,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安排到村民小组长岗位锻炼成长,为村“两委”储备人才;各级县乡党组织通过举办“乡里菁英”回归计划、招商引资等活动,培育致富带头人3506名。

“农民学农民,你行我也行”。去冬今春,一个由393名优秀致富带头人组成的宣讲团,深入村组巡回讲解723场次“致富经”,培训群众3.5万人。彭阳县古城镇村民马福珍听了讲解后感觉听得懂、用得上。原州区头营镇石羊子村致富带头人、富源肉牛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马万武说,现在搞肉牛养殖培训班,都是让养殖大户上台讲给农民听,让来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出现了“你行我也行”的赶超心理,形成从“要我学、催我干”到“我要学、我要干”的大转变。同时,西海固地区结合党员冬训,组织180名涉农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负责人到外地观摩学习农业产业化发展,并组织开展了“百名农业专家进农户”活动,选派678名科技特派员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开展“结对子”。

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注重从产业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种植养殖大户、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复退军人中发展党员。“通过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发挥‘两个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先进更先进、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使广大群众在理念、自信、胆量方面有很大转变提升,破除了群众长期以来怕风险、怕失败的保守思想,打通了政策、项目、资金与群众之间的‘梗阻’,鼓起了增收致富的精气神。”景瑜说。

农村“两个带头人”工程极大地提升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宁夏农村实施的“两个带头人”工程,最重要的是党组织走群众路线,党员带头人用群众的想法和愿望带领群众发展,让农民身边的榜样引领农民,抓党建促进了发展,发展让党组织有了威信,有了号召力、战斗力,更让群众有了发展的内生动力,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杨岭村是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腹地泾源县一个村庄,今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冒雨到这里实地考察。该村第一书记兰竹林告诉记者,村党支部与合作社携手成立产业联合党支部,吸纳周边5个行政村1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发展肉牛养殖业。“产业联合党支部的主要成员是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我们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目的是整合资源,一头对接农户,一头对接企业,扶持养殖、蜂业、劳务等产业发展。”兰竹林说。

走进群山环抱的原州区张易镇大店村,整齐的房屋,干净的道路,美丽的文化小广场,让人感觉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里亮堂,干劲十足。2015年初从自治区财政厅下派到村里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大店村第一书记的翟敬军对记者说:“村里以‘让群众在党建中受益’为指导,把党建工作与村集体经济工作融为一体,开创了‘支部’谋发展、‘村委’抓发展、党员群众在发展中受益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抓农村党建要接地气,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构思农民的需求,要让邻居做榜样,解决部分群众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怕风险、怕失误的思想,让农民身边的人来引领,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翟敬军说,他和村党支部书记赵武等干部一起跑项目,争取资金,先是实现了村里通水、通路、通客车,又给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文化小广场;利用山林地养鸡、养蜂,招商引资建起矿泉水厂、透水砖厂……渐渐村集体有了收入,村里又办起了敬老食堂和残疾人康复站,全村18位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就餐。

西吉县马莲乡张堡源村党组织带头人苏相峰,从建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马铃薯种植和肉牛养殖,到现在带领农民建起了集种植养殖和淀粉加工为一体的循环养殖园区,带动近23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路子对头不对头,鞋子合脚不合脚,只有群众说好才算好。农村‘两个带头人’工程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群众的心坎里。”苏相峰说。

“固原市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以来,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愿望不断增强,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村级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得到加强。”景瑜说。

宁夏实施农村“两个带头人”工程,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和致富带头人,巩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党员、致富带头人队伍,极大地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如今,宁夏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不断增强,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村级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得到加强,脱贫致富的效果显现。截至2015年底,宁夏贫困人口从101.5万减少到58万,贫困发生率由25.6%下降到1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18元。西海固地区的面貌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