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山镇,村民们住进了整洁的新房。
勤劳的村民在山坡上种了花椒,树下还养了鸡。
5月29日上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主题采访团来到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山上成片成片的花椒林已结果,林间套种的水果仙人掌长势喜人,林下养殖的椒林鸡悠闲觅食,山坡上不时可见村民穿梭于椒林间修枝整形、浇水施肥,一幅产业发展促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种植养殖齐头并进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昭通考察。在震中的鲁甸县龙头山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是安排好群众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7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鲁甸地震灾区时对花椒产业的评价,一直激励着当地干部群众感恩奋进、培育产业、加快发展。如今,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昭通市鲁甸县到2021年底已发展花椒32万亩,小小花椒树成致富大产业。
龙头山镇光明村王家坪子一组的王啟荣是种花椒的一把好手。据他介绍,早先,他家烤烟和花椒一起种,后来发现烤烟的收成没有花椒好,就把所有地都用来种花椒。平日里,他通过观看电视、参加培训等学习花椒管理知识。
2014年鲁甸地震,王啟荣家的房子没了。他说:“当年地震,党和政府拉了我们一把,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地震发生后,王啟荣安顿好家人后全力研究花椒种植。花椒产业越做越好,2016年,他家新盖了两层楼的房子。
除了种植花椒,他家还在花椒林下养鸡。他说:“村里的椒林鸡很好卖,70元/公斤,一年下来,是笔不错的收入。”
“全村210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种花椒,花椒产业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光明村委会主任刘阳华说,2000年以前,村里种花椒的人还很少,村民主要种传统农作物,收入不好。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昭通鲁甸考察后,鲁甸县开始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目前,仅光明村就有1.3万亩花椒林。如今的光明村,已是远近闻名的“花椒村”。
林间套种增加收益
鲁甸县委常委、龙头山镇党委书记先勇说,龙头山镇的花椒种植面积约有8.6万亩,其中进入丰产期的有6.8万亩。虽然2021年受干旱等影响,但还是实现了3.5亿元产值。依托8.6万亩花椒,龙头山镇党委、政府不断延伸产业链,引入企业开发花椒精油、花椒香皂、花椒浴包等产品。
去年,鲁甸县投资2000余万元,在花椒主产区修灌沟,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花椒单产。加强科技助农力度,通过与昭通市农科院等单位达成合作,邀请科技人员下乡为村民培训花椒种植技术,提高村民的花椒林管理水平。“我们还邀请专家到村和农户一起进行林下种植、养殖研究。”先勇说。
种植养殖齐头并进,林间套种增加收益。2021年,村民王云坤在精心管护300多棵花椒树的同时,又在林下养殖了4000多只椒林鸡,林间还套种水果仙人掌,实现了一块土地3份收入。
在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进程中,光明村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建成林下养鸡示范基地6个,林间套种水果仙人掌1万余亩。每年花椒销售季节,光明村“花椒夜市”客商云集,电商平台、微商渠道助力花椒产品走向全国,花椒产业带动了群众增收。
龙头山镇的花椒品质好,具有颗粒大、油包鼓、麻味纯正、香味持久等特点。每年花椒采收季节,花椒主产区龙头山镇及光明村等地形成灯火通明的“花椒夜市”,吸引众多客商前来集中采购。
鲁甸青花椒属金江花椒系列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鲁甸县按照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基地化建设要求,将花椒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截至2021年底,鲁甸县产量1.02万吨,产值9.5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7.5%,带动椒农4.2万户18.2万人增收,其中脱贫群众2.9万人。
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鲁甸县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一县一业”创建项目为抓手,加大科技示范样板建设,增强经营主体带富能力,提高产业帮扶组织化水平,花椒产业成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按照县城、重要集镇、一般集镇、中心村、一般村5个层次和“三线两片一环”(昭大公路沿线、都香高速沿线、小冲—鸭子塘—江底沿线;文桃茨片区、龙树片区;环牛栏江区域)布局,制定了《鲁甸县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抓好示范点建设。截至目前,已启动创建示范乡镇1个、精品示范村9个、美丽村庄63个,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村庄1个;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动“一控两规三除四进”“四个网格化”“十个全覆盖”以及“两污”收费、村规民约等制度措施落地落实。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推进拆墙植绿、拆旧增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每年新植树木1000万株。
下一步,鲁甸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中央、云南省、昭通市的决策部署,苦拼实干、接续奋斗、善作善成,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完善“一平台三机制”,常态化、全覆盖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救助,守牢防返贫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持续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以卯家湾安置区为重点,辐射12个集中安置点,努力打造脱贫致富示范样板。
持续抓好扶志扶智,增强群众内生动力。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爱心超市等阵地,用活村规民约等制度机制,扎实推进“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大力选树勤劳致富典型榜样,发动群众积极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记者 杨质高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