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这件事上,人们总喜欢从投资大师那里寻找“成功秘籍”,殊不知,自己独一无二的投资经验其实是更为难得的财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亲身实践方能知晓事物本质。

投资要学会从经验中汲取力量。思想上,重视经验的力量,理解过往的教训;行动上,则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用科学的思维找出合理的对策。

黑格尔曾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那么,经验是否真的无用?如何正确看待经验?怎样做,才能从经验中汲取力量?

1.究竟能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爆发似乎向人们说明了一点:人类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即使曾经有过金融危机经验的投资者,在下一次危机来临前,依然会再度点燃泡沫。

也正因如此,“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被许多人视为“经验无用”的真理。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并没有成为更优秀的投资者。该研究中,学者将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与经历尚浅的基金经理的4年业绩表现进行对比,发现虽然前者表现略优,但领先幅度之小,很可能是因为偶然因素决定的。

难道投资经验并不能给人提供有效的帮助吗?

实则不然,研究表明人们从投资经验中汲取教训是有条件的,即投资者本身对 “经验的力量”是否足够重视。换言之,只有投资者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对经验加以总结分析,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教训,才能使“经验”发挥作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从经验中学习并产生效果的速度比较慢;另一方面,人们容易忘记犯过的错误,所以需要反复训练才可能使经验发挥作用。

这样说来,是不是只要花足够的时间积攒经验就可以呢?可是,为什么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人并没有成为更好的投资者?

2. 警惕:照搬经验,陷入惯性误区

根据《投资中最常犯的错》一书介绍,现实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当一位基金经理在刚接手基金的前几年就取得了出色的表现,那么他大概率会沿用此前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法,不愿意轻易改变投资流程;而当一个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不久后就遭遇熊市,则很可能因为相对短期的考核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从过去的错误中总结教训并调整投资方法、改善业绩,从而失去了再次向市场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经历“优胜劣汰”后继续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随着经验的增加,年化收益率表现反而变差。

优质公司如何选取经验_优质公司如何选取经验_优质公司如何选取经验

资料来源:Porter and Trifts(2012).

同样,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在开户6-12个月后,投资业绩会急剧下滑,这是因为投资者后续的操作往往会受到最初几笔操作的影响。

不过,当投资经验进一步加深,个人投资者的业绩虽不及最初,但也逐渐向上修复,这是因为投资者还是从经验中汲取了一些教训,比如分散化投资、减少交易频率等,减缓了投资业绩的急剧下降。

由此可见,从经验中汲取力量需要注重其科学性。

如果经验丰富有益处,那么一定不能只是追求“年限”够长,而是要看投资者是否真正地对过往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学习进步,是否对投资的认知和方法进行了迭代、革新。如果只是照搬历史、固守教条,反而是陷入了“惯性误区”——当投资变得固步自封,业绩则很难表现出彩。

3.对策:记录与回顾

怎样做,才能从经验中更好地汲取力量呢?

认真记录、定期复盘,大约是不辜负独一无二经验的朴实办法。

1) 记录:投资日记与投资清单

当投资次数增多,人们很难记清自己的每一笔交易,因此“记录”是系统性学习过往经验的有力保证。

所谓投资日记,并非事无巨细地描述投资历程,而是当每一笔投资发生时,记录其关键的几个要点:

第一:投资情况,包括投资标的、投资金额、成交价格、投资期限等;

第二:投资原因,即这笔投资是基于政策事件、宏观分析还是基本面判断才决定进行的;

第三:投资风险,即这笔投资可能蕴藏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

当完整地进行了买入、卖出操作后,还可以将投资结果记录下来,从而判断自己操作是否成功,并总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投资清单的作用则体现在:当投资的标的增多,只有完整地列出清单,才能对自己的投资组合了然于胸。

在投资清单中,可以将标的进行分类,比如,投资了哪些类型的基金,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投资组合的构建情况。每增减一只产品,便及时记录投资组合的调整情况,从而保持投资清单的不断更新。

灵活运用投资日记与投资清单,便可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反复实践,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2)回顾:定期审视基金组合

投资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定期复盘每一笔投资是否合理、定期审视投资组合是否配置得当,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投资思维、调整投资方法,才有可能优化投资组合、提升投资回报。

定期审视、或在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后及时地梳理自己的基金配置,可以帮助保持资产的健康状况、提升实现投资目标的胜率。审视时可关注:

第一,宏观看配置是否科学。基金配置需要综合投资目标、资金期限、风险承受能力,将合适期限的资金匹配给期限内大概率能满足投资目标的品种,确保整体资产的波动水平处于可承受的范围内,才能不贸然承担过高风险;

第二,中观看结构是否合理。基金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价值、成长、均衡这些类型,合理搭配不同风格的基金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持有体验。因此,在配置结构上可以看看是否在组合中配置了过于单一的某类风格产品;

第三,微观看品质是否良好。定期检查选择的基金是否发生了风格漂移、是否与当时选择的初心发生了背离,或者发现了更优质的产品时可以考虑是否要置换组合中的产品;

第四,最后看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合理。有时参与方式错了,好产品也未必能提供好收益。比如,期望精准抄底却往往追涨杀跌、线性外推短期收益却忽视收益背后的波动和投资逻辑等等,错误的投资行为往往会让我们错过资本市场的长期合理回报以及管理人创造的超额收益。

珍惜经验,认真记录,定期回顾,在日益成熟的经验中发掘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实践与总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从而收获投资收益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参考资料:

1.《投资中最常犯的错:不可不知的投资心理与认知偏差误区》,(英)约阿希姆·克莱门特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材料涉及到的市场解读及观点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