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决定,这是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和直接推动的,不仅体现了我们党重视总结经验并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的优良传统,而且成为用科学理论指导改革实践的一个成功范例。

一、“义乌发展经验”形成的时代背景

义乌历史上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由于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群众的温饱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面貌在浙江全省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作为重要奋斗目标。1980年代初,义乌县委、县政府在省委领导下,开始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大解放,义乌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阶段。

1982年底,刚刚从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义乌农民发挥经商传统,在稠城、廿三里自发形成了小商品集市。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排除争议,因势利导,开放了两个小商品市场,大胆提出“四个允许”(允许责任田转包;允许带三至五名学徒或帮手;允许议价销售;允许长途运销),并从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兴旺带来农村商品经济深刻变化中得到启示,于1984年提出了“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从而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义乌小商品市场从区域市场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义乌的“小康之路”进一步驶入了快车道。1996年义乌通过了省级小康市考核验收,被命名为小康县(市)。

新世纪之初,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国开始跨入小康社会的大门。此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义乌“兴商建市”之路越走越广,义乌小商品贸易和各项经济指标继续高歌猛进。2003年,义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同时出台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2004年,义乌编制全省第一个公共卫生发展规划,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居第15位,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县级市首位;2005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06年,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诞生。新世纪的义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了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通过“兴商建县(市)”的探索实践,摆脱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县贫困落后面貌,缔造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市,成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多次深入义乌开展调研,感叹义乌的发展简直是“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

二、习近平同志亲切关怀和推动义乌发展

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高度关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在浙江任职的四年多时间里,先后到过义乌11次,深入义乌调研市场、农村、企业、机关了解掌握情况,认真听取发展情况汇报。他还专门为2003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2005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2006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写了贺信,给《浙商》杂志义博会增刊“世界的义乌”写卷首语,对义乌各方面的工作给予支持、鼓励和指导,为义乌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2年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义乌调研,实地考察了大陈二村、国际商贸城、梅湖会展中心、梅湖体育中心、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等地,并认真听取义乌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他指出,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指引的结果,也是义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目标定位准确,切合义乌实际。他要求义乌要善于总结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倶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为全省的小康社会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当天,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商贸城考察时,关注到“重质量 守信用”牌匾,当了解到这是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唯一一块牌匾,他称赞道:“不容易,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牌子啊”。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交易区,他不时询问义乌市领导及商城集团负责人,“整个市场有多少商位?”“每年可上交多少税收?”“商品除在全国各地销售外,还销往哪些国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楼生产企业直销中心一店面内,得知批发价不到400元的产品在上海要卖1000元时,他连声说:“义乌市场商品真便宜。”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大门口与义乌市领导交流时,他表示“以后我会经常到义乌来的”。

习近平同志对当时义乌通过义博会等展会平台扩大国际国内经贸交流与合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支持。2003年10月20日第九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开幕,习近平同志专门发了贺信,指出:“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是提高义乌国际知名度的重要载体,是展示浙江市场大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形象的重要舞台,也是宣传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要求义乌“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努力把义乌建设成为国际性商贸城市!”2004年10月22日第十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开幕,习近平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认为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是我省展示开放浙江形象和市场大省风采的一个重要窗口”,希望“进一步提升‘义博会’的层次和国际化水平,提高‘义博会’的质量和办展成效,让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了解浙江,让越来越多的浙江产品走向世界,为促进国际国内经贸交流与合作,推进浙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5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为《浙商》杂志“义博会”特刊——“世界的义乌”撰写卷首语中指出,“义博会是浙江展示对外开放形象和市场大省风采的一个重要窗口。”“义博会正为浙商加强与海内外客商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希望《浙商》杂志更大的提炼浙商实践,总结义乌经验,让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了解浙江,了解浙商,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2005年10月22日,习近平同志给第十一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致贺信,希望“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越办越好,为中外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并成为展示浙江市场大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舞台,成为宣传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2006年4月5日,习近平同志给2006年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致贺信,希望“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能够坚持以商贸为中心,突出经贸功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成为‘展示文化成果、创造文化商机’的平台,为我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树立和谐、开放的良好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义乌,各类劳动纠纷随之增多。为了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义乌市积极探索工会社会化维权的新路子,得到了媒体的重视和中央的关注,也得到了习近平同志的关注和肯定。2005年1月至8月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对义乌工会维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创新组织形式,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把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好。2005年9月15日,习近平同志出席在义乌召开的全国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不断总结和深化义乌的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经验,坚持依法办事,坚持统筹协调,切实把工会维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习近平同志还几次深入考察义乌新农村建设情况。2002年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首次调研义乌,第一站就来到义乌大陈二村,向村负责人询问集体经济、村民生活以及实施旧村改造等情况,并走进村民家中参观,亲切地向村民们送上祝福:“大家好,向你们拜个早年,祝你们生活越过越红火,生意越做越兴隆。”他还特意走进村老年人公寓,当听说村里为老年人、无钱建房的困难户统一建造公寓,每户安排120平方米的套间时,习近平同志连声称赞,非常高兴,并再三嘱咐当时的义乌市主要负责人要关注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下一个,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2006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同志在义乌先后考察义亭镇古亭塘村、城西街道横塘村。在义亭镇古亭塘村考察调研时,详细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察看村里的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卫生面貌,向村干部了解相关保障措施。他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的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关键是要发展生产,这样才能让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才能有效保障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城西街道横塘村,习近平同志来到村里的便民超市,向店主仔细询问商品的价格,质量能不能保证,群众满意不满意等。他对当地干部说:“要多办些放心店,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日用品。”在村民喻美珍家里,习近平同志向她仔细了解家里人的工作和生活等情况,他说,建好新农村,就是要逐步让老百姓过上像城里那样的文明生活。

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管理方面的不适应,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习近平同志经过调研认为,义乌市场规模这么大,但地方的管理水平跟不上,就如同小孩子管大市场,有点力不从心。他形象地把当时这种政府管理上的不适应比喻成小孩子成长太快,而衣服太小,所以给义乌扩权是“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2005年11月,他在有关调研报告上批示指出,义乌市超常规快速发展与行政管理体制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义乌等经济发达县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推动下,2006年11月14日,省委省政府下文《关于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浙江省第四轮强县扩权改革,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金华市以延伸机构、委托或交办方式将13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义乌市,义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职务高配,文件发送、参加会议、工作考核等实行“11+1”模式,为义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义乌被称为当时中国权力最大的县级政府。

到上海、到中央工作以后,习近平同志对义乌仍然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支持和推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为解决义乌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多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三、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总结“义乌发展经验”

在义乌考察、调研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十分关注基层工作创新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2002年12月27日考察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时,指出“政府办便民服务中心,减少了办事程序,可以让群众少跑腿、少花钱,这很好”,要“好好总结经验,贵在坚持”。2002年12月28日在金华考察调研时说,义乌在外来经商务工人员中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等,都有较大影响,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习近平同志2005年8月2日到义乌调研工会维权工作经验,在考察国际商贸城二期、国际物流中心、义乌总工会维权中心等地,高兴地说“义乌这些年发展非常快,变化很大,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他强调,义乌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推动浙江全省各级工会依法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他指出,义乌有这么多有影响力的“第一”,有这么多走在前面的东西,义乌的发展应该也是一种模式。这是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到“义乌模式”。

2005年9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义乌参加全国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会后的考察途中,他对时任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说:“我在没有来浙江工作之前已经关注义乌的发展,到了浙江以后进行了多次调研,又广泛听取了从中央到地方同志对义乌的反映,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义乌。”他认为义乌同以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了,要求义乌好好总结形成材料上报。根据习近平同志指示精神,2005年9月,义乌市委向浙江省委报送了《义乌模式——浙江区域发展的成功实践》一文。习近平同志阅后,提出将义乌模式改成义乌经验。

2005年10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第11届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近年来义乌“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令人惊奇的‘义乌经验’”。12月3日,他在《构建义乌模式体制基础的有益探索》一文上批示,要求深入研究义乌现象,在全省因地制宜地推广义乌经验。2006年1月16日,他又在义乌市委市政府2005年主要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要求认真总结义乌经验,“成熟后可在面上推广”,还要求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帮助提炼”。

在习近平同志指示下,省委办公厅组成调研组,到义乌开展调研后,形成专题调查报告。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常委会讨论《关于学习推广义乌经验的通知》时,亲自加上了“发展”二字。2006年4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通知》,并专门转发调研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关于义乌发展经验的调查报告》,总结了“义乌发展经验”的六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坚持兴商建市、促进产业联动、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和谐发展、丰厚文化底蕴、力求党政有为。2006年6月8日,习近平同志到义乌调研,就学习义乌发展经验,与金华、义乌市有关负责人和基层干部进行座谈,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学习好义乌发展经验,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和提炼实践经验。就深入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他还提出了“五个结合起来”的学习方法:一是要把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同本地实际结合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把继承前人同推进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把推进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四是把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与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五是要把推进改革发展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他指出:“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既是对全省各地发展的激励,也是对义乌发展的鞭策”,要求义乌的同志以“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为契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切实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地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和经验,进一步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和总结、提炼义乌的实践经验,努力创造义乌发展的新辉煌,为全省、全国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2006年7月3日,习近平同志会见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组成的中央新闻单位义乌采访团时,表示“义乌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强县(市),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义乌的发展经验既有独特之处,也具有普遍意义。”他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访谈时指出:“缺乏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缺乏外资推动,缺乏优惠政策的义乌,看似‘莫名’起来,其实是有‘其妙’的!”2006年7月15日,《经济日报》发表习近平同志署名文章《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指出:“义乌的发展是浙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义乌人民创造的发展经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创新经验,是浙江人民创造的‘浙江经验’的生动体现和有机组成部分。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旨在以典型引路,让标兵带路,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此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2006年7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要善于学典型》一文,指出“学习义乌发展经验,就要学习义乌人民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实践的经验。”

在习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总结和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推动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省外各地专程前来学习考察借鉴义乌发展经验的络绎不绝。同时,在习近平同志的鞭策和鼓励下,义乌发展持续进入快车道,影响力与日俱增。2015年12月4日,在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五届中非企业家大会闭幕式讲话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非交往源远流长,中非友谊历久弥坚。“在我曾经工作过的浙江省,有个小城叫义乌,号称世界‘小商品之都’,现在有几千名非洲商人常驻那里,从事中非贸易。”2017年5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时指出,义乌至马德里中欧班列开通运行,成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成果。2018年11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西班牙《阿贝赛报》发表题为《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的署名文章,指出,“连接义乌和马德里的中欧班列为两国货物运输提供更多选择,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早期收获。”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亲自指导并总结推广“义乌发展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思想精华。他对义乌工作的关心支持,激励和鞭策义乌干部群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沿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作者单位:中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