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GUANUNIVERSITYTECHNOLOGYVol.22Aug.2015收稿日期:2015-03-02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珠三角新机制高校服务地方高水平崛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TJK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史雍真(1987—),女,河北阜城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国内外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419;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摘要:美国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与实践的发源地,涌现出一批或以科研或以教学为主体服务社会的学校,他们虽性质不一、定位各异,却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高校与社会的双赢。近年国内高校也崛起一批服务社会的典型。这些成功案例表明,要切实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谋求共赢,必须在政府、社会与学校三个层面形成合力驱动,并以学校为主,基于正确的自我认知,辅以科学的制度设计,以创新为引擎,以宣传强驱动,顺时代大势而为。关键词:高校;服务社会;案例分析;启示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312(2015)0406一、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与实践源起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职能具有社会性并伴随历史发展而演变———从最早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单一教学职能渐至以柏林大学为典范对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崇尚,而今则表现为肇始于威斯康星大学的教学、科研与服务多元职能并重,美国可谓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与实践发源地。

1755年富兰克林创立的宾夕法尼亚学院被后世誉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鼻祖,1862《莫雷尔法案》则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引导、提倡高校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农业及其他生产行业,该法案催生了以服务农民等普通人群为要务的“赠地大学”,使服务作为高校职能之一得到了法律和实践依据,此后又有1914年的《史密斯—来沃法》,鼓励高校向社会传播实用信息。伴随着高校与社会间有机联系的建立,服务方式与种类逐渐多元,总体上高校的师生不再是幽居于牙塔”,而是与社会密切结合为一体,高校服务社会的触角逐渐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并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高校代表。二、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案例分析(一)国外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美国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理念与实践的源始地,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服务体系与模式,最具参考价值。徐连福等人将美国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划分为“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型、产学研结合型和共生型”三种,这一概括暗含划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高校主导型与共生型是从学校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视角入手,而产学研结合型则属于服务路径的视角。笔者认为从区分占据主导地位的服务手段与方式的角度,可将美国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归结为两类:一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广应用到农工业中以助力其发展的模式,简称为科研主导型服务模式;二是于全日制教育外,开展社区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残疾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社会教育的模式以惠及社会,简称为教育主导型服务模式。

这一划分方法着重强调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其自身定位与实力,在服务模式与方法的选择上有所侧重的特点,但并不否认几无高校采取纯粹的单一服务方式的事实。科研主导型服务模式的高校。此类学校代表有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采用的是产学研结合的服务模式以及建立科技园区、开创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工程研究中心或合作中心、实施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组织形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强强联合发挥了高新DOI:10.16002/j.cnki.10090312.2015.04.022史雍真:国内外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111技术原创基地、高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家培养基地的功能,不仅开创了世界科技园的先河,而且孵化了思科、惠普等诸多全球500强企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子工业基地。斯坦福大学于1970年成立了美国首个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40余年来,其专利获得与转让数量都成倍增长,创收近10亿美元。通过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岗位与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实操技能、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得到锻炼与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校方则委派教授担任企业顾问以促进知识交流或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向硅谷企业实时转播学校课程,对在职员工进行再教育,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企业借由此方式合作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从而使得高校成为企业有力的“人才补给库”。

麻省理工学院在区域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创业上。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各自以资本或技术入股,创办共同研发、生产以进行技术开发经营的新型科技企业;另一方面,除与企业共建经济实体外,通过知识、技术转移实现独自创业,孵化企业成果显著。根据该校技术许可办公室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2001—2010年,每年创立新企业20家左右,其创办的企业几乎遍布美国各州,甚至覆盖到全球,既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科技人才和优质科技服务,又进一步获取了更多办学资源,提升了学校影响力,跻身一流创业型大学之列。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多是以科研主导型模式服务社会。此外,美国有一类大学被称作“相互作用大学”,代表有卡内基梅隆大学、乔治梅森大学、休斯顿大学等,这些大学广泛分布在宾夕法尼亚州、弗吉尼亚州、德克萨斯州等,横贯美国,其共同点是与较早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和州立重点大学相比成立较晚,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力与知名度虽不能与后者比肩,但具备极强的适应力,善于捕捉发展契机。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这些地方大学认识到必须主动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于是选择积极与地方建立相互作用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以他方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致力于以“全州需求”为导向寓发展于服务之中,将自身命运与地区发展紧密捆绑,通过技术创新与转让,推动了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也提升了自身办学实力与影响力,最终得以跻身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行列。

教育主导型服务模式的学校。威斯康星大学是以此模式服务社会的典型。其前校长范海斯于20世纪初提出的星思想”认为大学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注重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与所在州紧密结合,确立了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理念。此后该思想的贯彻不仅助力威斯康星大学谋得与社会的共赢,而且深刻影响了美国大学的发展方向,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思想的诱因外,现实层面上威斯康星大学受益于雷尔法案》的赠地运动,因此以秉承法案精神服务于地方发展、满足州人民的期望与需要为己任,以用知识和教育服务并积极影响威斯康星州的全体家庭为目标。为使自身成为州的经济文化中心,它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通过开放教学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为全州公民及子女提供各种专业的学习机会;二是开展与州政府的密切合作,充当政府智囊团———或是专家学者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或是开办与地方发展实际密切相关的讲座,或是学生以实习方式参与当地社会建 设,即徐连福等人所谓的 “教师与顾问式的高校 主导服务模式” ;三是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解决现实问题。 美国于二战后正式形成的社区学院也是以教 育为主体服务社会的典型,其主要使命是面向社 区提供教育服务。

60 年代后,其服务职能进一步 拓宽,高校文化、体育等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 向社区公众提供实用课程与技能培训服务、咨询 服务等,且遍布美国各州,有力地扮演了社会知 识服务站的角色。 (二)国内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 不同类型的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有所区别, 目前国内高校有多种分类方法,认同度较高的是 武书连提出的大学依学科分为综合类、文科类、 理科类等13 类,依科研规模划分为研究型、研究 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 型,两者组合最 终确定类型的观点 。尽管近些年来“应用型大 学”的提法备受瞩目,但其只是高等教育转型背 景下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修正 ,综合考量认为不宜与上述4 型并列。故此处依科研规模差异,参 型分类法,各选取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一例典型代表来作分析。 112 在中国高校服务社会的多种模式之中,唯一以学校命名的便是 “浙大模式”,足见其独创性、 示范性。其做法可概括如下: (1)理念先行。浙江大学以其卓越的战略眼 光认清应通过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来形成自身的 办学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该校确立“顶天立地”的原则,秉承 “高水平、 强辐射”的理念,坚持 “立足浙江、服务西部、 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要求,高水平地开展国 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为社会统筹发 展和和谐稳定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囊支持。

取得阶 段性成绩后继而提出 “四个转变”理念:从重数 量向更重质量转变,由自发的零星合作转为有组 织地合作,从项目合作向战略合作转变,从适应 性合作向导向性合作转变,建立 。这一切表明对浙江大学而言,服务社会的改革与努力没有完成时, 只有进行时。 (2)创新驱动。浙江大学凭借其科研实力深 入而广泛地开展社会服务。该校创办了国家大学 科技园、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合作平台,分 别与杭州、湖州、舟山等合建了和谐杭州示范区、 湖州新农村实验示范区、“海上浙江”示范基地, 在温州、金华等多地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等,杭州 的高科技IT 产业、农业龙头企业中,80%与浙大 开展合作,杭州市高新科技、农业科技计划项目, 80%由浙大承担或参与,保证了人才与科技向生 产力的转化。2013 年该校开通社会服务远程可视 化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服务的有效性、 针对性。此外,浙江大学还服务国家战略,将东 部经验向西部推广,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并凭借 其诸多创举,荣评 “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 体”称号。 (3)科学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组织方 面,浙江大学率先成立地方合作委员会与地方合 作处,协调全校力量,为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 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组织体系保障。

为保障运行 动力,改革完善科研管理体制,目前已经形成农 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等六大服务体系。人才队伍方面,每年选派青年 干部赴杭州市挂职,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较专 家个人单兵作战形式,服务质量与层次显著提高。 在全国率先实行人事改革,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 理,专设了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并相应地改 革考核机制以激励投入社会服务。 (4)政产学有效互动。浙江大学立足浙江, 与20 余市县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与多个外省市签 订了合作协议,与政府、产业间结成 “三螺旋” 结构的高效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政产学联动效应, 浙大充当思想库、科技源、人才库,政府负责制 度创新,企业居于投资与受益主体地位,扮演市 场与生产者角色。 教学型大学服务社会模式———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 近年来,我国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 通过发挥自身体制、机制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上正日益扮演重要角色,东莞理工学院 城市学院即是一例。该校始终坚持 “服务东莞求 支持”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城市现代化进程为目 标,紧密围绕东莞转型需要办学。该校在服务社 会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创新,具体做 法可归纳为五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上,根据东莞 市人才需求合理设置专业,通过共建教学实践基 地、签约设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方式与企 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开设东莞青年创业教育研 究中心,打造商科跨专业实训平台,强化应用型 人才培养能力,向社会输送了大批被市人力局评 价为“肯干、好用”的人才。此外,还与美国北 爱荷华大学、台湾义守大学等在学生交流学习、 教学、科研方面展开合作,联合培养学生。二是 文化、智力支持方面,选拔专业功底扎实、熟悉 国情、社情、市情的中青年教师为讲席专家深入 镇区宣讲政策与形势,为社会发展献策;组织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