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慧是有一个核心的,
这些问答只是通向它的路径。
很高兴我的新书《人生答案之书》在今天正式全网开售。
首先想要感谢大家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新书在一周前开始预售,很多读者朋友都预定了,希望不久收到书的朋友们能够读得愉快,收获启发。
问:我是一个“90后”,对未来感觉很迷茫,请分享一个人生经验,让年轻人从容面对以后的生活?
答:我从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一个小县城的政府机关工作,直到恢复高考,考研究生回北京,共十年。二十三岁到三十三岁,正是黄金岁月。小县城文化落后,机关工作无聊,前途不明,当时我迷茫的程度肯定超过现在的你。我喜欢读书写作,在当时环境里不但无用,反而被认为是没有改造好的证据。但我仍坚持,因为这使我感到生活还有一点意义。我相信,我后来取得的所谓成就,和当时的坚持有关。未来不可把握,迷茫是必然的,但不要放弃自己可以把握的,就是让自己优秀,有真实的能力,你的实力在未来一定会起作用。
只要一个人开始提问,
他的智慧就已经觉醒了。
这本新书,是多年来我与读者朋友们的问答交流,在朋友的建议下,我把这些素材进行了梳理和筛选,将其归纳为“人生八问”,分别是情感、道路、身心、生命、灵魂、爱智、教育、读写之问,每一问之下又分出若干题目,计二十三题。
我的书是一座桥梁,
你要从这个桥梁走到目的地去。
关于道路之问,我的一个读者很有意思:
问:现在的社会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我们是应该陷入对功利社会的绝望,还是应该站出来去改变它?我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觉得自己是属于非功利的,我想看书,但是我妈妈就说我应该去学习、参加高考之类的。这个社会对于非功利的追求实在是太轻蔑了, 我想知道您的看法。
答:这是一个难题。你让我说,我也左右为难,我怕害了你。我觉得在一般情况下,你说的功利和非功利应该尽可能地兼顾,我这个就比较圆滑了,是比较中庸的一种做法。你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生活,你可能不得不兼顾一下功利的一面。但是有一点,我相信如果你非功利的、纯粹的追求非常强大的话,功利的那一边舍弃了也没关系,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我总是强调,从非功利来说,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优秀,而功利就是追求成功,应该把优秀作为主要目标,兼顾一下成功,能得到挺好,得不到也别太在乎。这是从人生的长期过程来说,应该把优秀作为主要目标。具体到某一个特定阶段,比如说你面临高考,可能就不得不多照顾一下功利的那一面。当然,如果你对自己充满信心——我考不上也没关系,相信我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你有这样的信心,当然放弃功利也没什么大不了。
也有人问:“如何平衡进取心和知足常乐的心态?”,我这么回答他:进取的目标可分为两类:一是精神性的, 就是要让自己真正优秀,有真才实学;二是功利性的,就是要在社会上成功,拥有财富和地位。
这两类目标并非不相容,但是如果把优秀当作主要目标,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得到了最好,没有得到也不在乎,就已经基本上是一种知足的心态了。相反,如果只有功利性目标,就不可能知足。用佛家的话说,优秀是因,成功是果,应该在因上进取,在果上知足。当然,如果生存压力很大,就不得不把功利性目标放在第一位。
所以,生存问题基本解决是一个前提,才乐得起来。不过,可以把标准定得低一些,这本身也是知足常乐,“足”的标准越低,“乐”的阈值就越宽。
《人生答案之书》
望助你远离迷茫和焦虑
所有这些平凡而重大的问题,决定了人生的质量。而人生之谜诡谲迷离,谁人竟敢自诩能够给出答案?
可以说,这本书很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很多人共同的疑惑与迷茫,我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思考,欢迎读者朋友们交流讨论。
朋友们,在人生的考场上,我们都是学生,答好这份卷子并不容易,希望我的答案或许可以供同学们参考,仅此足矣。
如何衡量优秀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