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农民致富要“因地制宜”,在贫瘠的山区,土质不好、地形不利、不适合做连片大规模的种植,再有,这些地区往往交通不利,不太适合跟外界联系,农作物买卖也成了问题。那么,有什么适合贫瘠的山区致富的好法子呢?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甘肃榆中县大涝池村是如何致富的
甘肃榆中县大涝池村,海拔接近2000米,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雨水。地里种的玉米、洋芋长得好不好,全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久而久之,成为国家级贫困村,171户村民中一半是贫困户。
不过,去年,大涝池村突然迎来了“财神爷”——附近的部队花了100多万元,帮扶他们建了蓄水池。还带来了一个致富好买卖:
为了响应国家精准帮扶的号召,当地军区扶贫帮扶队和村里反复商量,投入30万元帮助村民发展毛驴养殖业。
老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的体格较小,体质结实,对于贫瘠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很强,对草料的利用率高,不易得病,容易喂养。比较而言,毛驴养殖技术含量低、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当地的饲养原料又很充足。按照测算,除去成本,村里每个贫困户可以增收大概3000块钱。如果再依托镇里已经小有名气的驴肉买卖,发展驴肉初加工产业链的前景更不错。
一人挑起大业
可是当村支部书记魏延庆牵来53头毛驴,想要发展毛驴养殖业的时候,村民们却并不买帐。
面对村民们“什么时候能养好”的质疑,老魏心里憋了口气,拿出自家的三万块多钱积蓄,创办了养驴合作社。谁知道没几天,钱就花差不多了。老魏心里明白,乡亲们都等着看他的成果呢。
魏延庆知道,自己是村民们致富的领头人,带着把村民们带动起来,让每家每户都幸福安康的想法,加上之前扶贫帮扶组的调查结果做依据,给了他信心和底气。魏延庆又去银行贷款贷了五万元。
守得云开见日出
过了两个月,七八头母驴都怀上驴崽子。这个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有些思想活泛些的村民,陆续找到了老魏。希望通过捐草捐料的方式获得些分红。
眼下,魏延庆的养驴合作社已经成了村民们常去的地方。哪头驴长个儿了,哪头驴怀驴崽了,都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
为了毛驴、驴崽和驴皮有销路,部队扶贫组计划未来帮村民搞协调、跑销路,让村里和地方企业搭上线,建立起产销关系。如果能帮助村民们搭建一个可循环持续发展的产业,使这个驴产业形成一个规模、链条式的发展,把村民的经济林套种驴饲料和发展驴的规模化养殖结合起来,是真正拔穷根、真正可以让大家共同致富的一个好的办法。
现在,老魏根本不担心自己当初的贷款还不上,他甚至还在盘算着,开春靠着镇里已经小有名气的驴肉买卖,让大涝池村驴肉的初加工也做起来。
致富点评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有了魏延庆这样的好支书,精准扶贫队的扶贫好心愿,才能带动更多的人。魏延庆在把扶贫队的好想法,转化成农户能接受的好办法。他成功地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挣钱,还有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扶贫组提出的统一饲养、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理念,实现了标准化养殖,才能更高效地销售保证销量。
再有就是循环养殖的方法,实现了高效生产。扶贫队希望最终达成林下配种饲草料种植,和养驴项目相结合,就能实现了饲料自给自足,为规模化养殖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外部有帮扶,内部有动力,创业有能人,致富不用愁。希望甘肃大涝池村的致富经验能够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