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人们在观察、认知世界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 “元素” 构成的。中国人将元素分为“五行”,印度人将元素分为“五大元素”,西方人将元素分为“四大元素”。虽然元素说由来已久,但我发现关于两套元素间的互通、对应关系,多年来好像基本没人提及。所以写篇闲谈说说看法。先说一下印度和西方元素。古印度人认为元素有五种,分别是火、土、水、风、空。
印度五大元素
古西方人认为元素有四种,分别是火、土、水、风。
西方四大元素
可见古印度和古西方的元素基本吻合,而印度多了一个“空”。这个空的定义就是“以太”、“虚空”。如果我们用今天的物理学来解释,前几个元素可以看成是不同状态的各种物质,即火是等离子态物质,土是固态物质,水是液态物质,风是气态物质。而“空”,用一个最近几年的时髦科学概念来说,也是物质,即“暗物质”。不过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说,“空”和前几种元素最大的不同在于,前几种元素是把“有”分类,而“空”标示的是“无”。所以在这里暂时只取前四种元素,即西方四大元素。中国人将元素分为五种,称之为“五行”,即火、土、金、水、木。
中国五行
而五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一阴一阳两套五行,或者说一套五行中每个元素都分阴阳两面。此外还有“天干”、“地支”等其他一些系统可以同五行相结合,并且也是带有阴阳属性的。(此处以干支作为基础单位,不再向下拆分,采用的是八卦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的统一属性对应,因此巳午与亥子属性与地支藏干不同)
整体属性统一
西方元素也是分阴阳的,但是分法没有像中国元素这么细致。西方人认为火、风为阳性元素,水、土为阴性元素。那么要对应,就首先要统一阴阳属性,即西方的风、火两个阳性元素对应“阳五行”,水、土两个阴性元素对应“阴五行”。然后再看一下地支。在地支论中,有“三合”的说法。寅、午、戌,在地支中属阳性,五行合 [火] 局 (阳);申、子、辰,在地支中属阳性,五行合 [水] 局 (阳);亥、卯、未,在地支中属阴性,五行合 [木] 局 (阴);巳、酉、丑,在地支中属阴性,五行合 [金] 局 (阴)。综合其属性,两套元素的对应如下--
五行三合成的“水”局,不是指常规概念中的“阴性”的水,而是 “阳性水”,通俗点的解释就是 “被阳炎火焰烧灼蒸腾起来的蒸汽、热气”,而这恰恰跟 “风” 元素的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对应的是风元素。而木生于水,“阴木”局对应水元素、金生于土,“阴金”局对应土元素就很好理解了。火局直接对火元素,没问题。五行认为土居中央,其他四气暮时皆归于土,土为“四大墓库”,所以土化为四气之末分列其中,承上启下。内圈元素内部干支的排列顺序按三合局,如[阳火]生于寅时,旺于午时,暮于戌时(其余同理);外圈的西方元素顺序可理解为,风暴(风)可生雷电与火花(火),火焰燃尽可生灰烬(土),土可吸收聚集水汽而化湖海(水),水被蒸腾又可再次化风。整图再参考太极原理,阴阳各占一侧,阳清而升在上,阴重而降在下。这个方法,从天干、地支、阴阳角度来说,两套元素完全都匹配上了。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发现戊、己各自同时包含了两个地支,所以戊土同时对应着风、火,己土同时对应着水、土。那么如果五行是戊土,怎么分是风还是火?就像上面说的,因为五行干支是固定的,所以可以看地支来判断。如图所标,如果干支组合是戊申、戊子、戊辰的话,就是风。其余同理。西方两个相邻元素之间被认为有“过渡能量”,即热、燥、冷、湿。对应在五行上,正好也符合过渡,如戊土与甲木,是上一气的末尾与下一气的起始,都一定程度的包含两边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