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可以聪明过人、网络信息早已丰富过人、电脑反应随时敏捷过人,学校教育怎么办?

一轮接一轮的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回应社会对人的要求。但应试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千校一面,难以满足学校多样化发展等问题的存在,常常令学校尤其是高中教育屡遭诟病。

能否找到一种路径或抓手,推动育人模式转型,使核心素养落地、关键能力培养与知识建构、分数提高一个都不少?

江苏教育用7年的探索和实践,交出一份答案:创建课程基地,以此为突破,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实施方式,推动做中学、学中做,增强学生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提升综合素质。

这一带有原创性的标志性改革是如何发生的?又给今天的学校教育带来了什么启发?

工具撬动,找到育人模式转型突破点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物理课程基地,王高越正在与合作者一道对“煤气泄漏自动安全保护系统”进行复盘。还在上高一的她和另外7名学生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及创客大赛上斩获一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他们设计的“车库自动识别系统”“色盲红绿灯识别系统”“电梯防震系统”等作品,因为创意新、实用性强颇受评委们青睐,其中荣获一等奖的“煤气泄漏自动安全保护系统”被大赛组委会留存。

对一所中学来说,在国家级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着实令人兴奋。但在校长张晓冰看来,更有意义的是学校物理课程基地创建7年来发生的种种改变:“这是一种集束效应,远远超出最初预见。”

张晓冰所指的课程基地“集束效应”,包括学校实验室资源、课程资源的系统建构与开发,丰富、开放、实践型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校本化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教学组织的变革,更有教师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的提升。而这,正是江苏大力推动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初衷。

记者近日在江苏采访发现,这种“超出最初预见”的“集束效应”,并非一校独有。无论在苏北、苏中,还是经济社会更加发达的苏南;无论在城市、县城,还是乡镇,随着高中课程基地在全省的持续推进,长期以来以应试为导向、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千校一面的高中教育生态已经发生了可喜变化。

“找到了在高中更好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突破口,在一定程度上撬动了育人模式的转型。课程基地作为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实践活动的场所,以学科为主题,以动手为主要方式的非课堂学习,反映了高中改革前进的重要方向。”从教育部职成司司长任上履职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两年,葛道凯对江苏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如此评价。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大多源于现实中对人的培养的不满而发生。

2011年,江苏省曾在大范围内开展过一次“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非高考科目普遍不被重视,学校课程建设能力不强,讲授式、练习式教学方式仍未根本改观,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70%以上学生有时、很少甚至从不利用实验室帮助学习,学生学习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应试背景下的单一学习环境、单调学习生活、单独学习目标,与高中特色化办学、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求严重相悖。能不能找到一个切入点、发力点,撬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深化?”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学校教育的薄弱点就是改革的突破点。创建高中课程基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此为路径和平台,对课程实施方式进行创新,进而建构全面提高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体系。

“课程基地能提高高考成绩吗?”有人曾质疑做过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的马斌,竟然把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那一套搬到普通高中来。在一片怀疑与无所适从的争论中,江苏教育行政的决策者们一锤定音:不同意见可以提,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方案尚需进一步完善,但看准的事必须先做起来。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领先全国的江苏而言,教育转型发展、适合学生成长的要求似乎更为迫切。2011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正式启动全省课程基地建设,并以文件形式对课程基地建设内容目标给出明确规定:“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挥潜能特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分管基础教育原副厅长胡金波主持了当年全省首批高中课程基地申报学校的答辩。

“课程基地建设不是改革发展的全部,但却一定可以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江苏省教育厅分管基础教育副厅长朱卫国的一番话,道出了江苏课程基地建设的初衷。

以环境变革倒逼教学改革,直指高中教育软肋,江苏课程基地建设,找到了撬动育人模式转型的突破口。

省域推动,合力创建课程基地运行机制

2018年4月18日,南京饭店会议厅,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答辩会如期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有7位校长参与了课程基地高峰建设项目的申报答辩。“泰州不差钱,下一步我们争取在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上有突破。”“对常州中学提出的高峰建设项目,市里全方位支持。”泰州中学、常州中学两位校长陈述项目建设的话音刚落,两地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便纷纷亮明态度。最终,入选的4个项目学校所在地的人社部门,都出具了支持高峰建设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的书面承诺。

从课程基地建设之初“摸石头过河”创建特色,到一定阶段之后的江苏省高品质高中创建中的课程基地高峰建设“再突破”,江苏各级行政部门从来没有缺席过。

课程基地创建至今,江苏省教育部门已先后下发11个指导性文件,从地位、性质、目的、任务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从理论、实施、评价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改进和反馈。并相继成立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抽调行政、学术、教科研与实践领域的专家组成视导组,对建设项目进行评审,重点考察经费投入、教学环境、模型建构、互动平台、课程资源、教师发展、学生实践、使用成效等方面的成绩与存在问题,自上而下进行目标方向引领和整体推动。

课程基地的钱从哪里来?江苏省最初提出了省市校1∶2∶3的支持方案。即通过项目审核的高中,每一个课程基地获得省财政1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地方配套200万元、学校自筹300万元。江苏省教育厅还要求各市可比照省里做法,建设一批市、县级课程基地。在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下,发挥地方财政和学校对课程基地建设投入的主体作用。据初步统计,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项目启动以来,全省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20.1亿元,设备总投入8.64亿元,基地总建筑面积83.5万平方米,建成室内教学实践场所4800余处。随着对课程基地认识的不断深入,各地政府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一些学校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甚至获得了以千万元计的地方资金支持。新建高中的教学环境基本上从设计之初就体现课程基地建设要求,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变革。

有人称课程基地建设是“钓鱼”工程,实际上,其“养鱼”效应远远大于“钓鱼”效益。

2014年9月启用的江苏省昆山中学新校区,新建时就预留出一块地,作为学校江海文化课程基地的使用场地。建成后的江海文化课程基地有着鲜明的江南水乡特点,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创设了学生实践探索平台。目前该课程基地建设资金已达1900万元,主要由昆山市财政出资。

课程基地硬件建设“不软”,软件也不“掉链子”。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设在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作为负责人全面指导管理项目建设。“这些年,中心吸纳了近百位全国教育或学科专家跟进指导,开展各种课程基地建设经验交流研讨活动。”倪娟说。

课程基地立项后,指导中心边推进项目边同步研究,从理论到实施各个环节进行螺旋式跟进、反馈和提升。

“课程基地建设过程,展示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结合、行政政策推动与学校自主建设相结合的工作特点,也让我们充分领略到江苏高中教育深厚的底蕴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建设的风采。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先导性、前沿性的示范。”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湛,对江苏通过课程基地重大工程推进育人模式转型的工作机制和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实践证明,省域工程、上下联动,形成了创建课程基地运行机制的合力。

课程基地:生发各美其美的教学样态

2018年5月4日下午,江苏省常熟中学科教实验中心,一节非同寻常的“深海探险”课正在这里举行。一次直击“嘉庚”号南海遥控深潜科学考察的海上科普连线,让学校30多名热衷自然的学生与科考船上众多的海洋科学家们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嘉庚”号首席科学家周怀阳教授通过直播连线,向学生们展现了祖国南海的深海秘密。常熟中学建有全国首个高中海洋科技馆,这是学校CPS+(创造力发展)基地课程之一,将CPS模型与地理学科知识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海洋知识以及自然与地理的无限追求。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想象·创造”基地给刚上高中不久的陆一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动手满足感。“有时,一周的创意设计比一学期的课本知识学习都有用。”陆一行说。人文课程基地口述历史班学生田小溪,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学校博物馆讲解员。在老师指导下,她和同学们一起采访身边的亲朋好友,从一个个历史碎片中梳理个体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周雨蕾是学校模拟城市市长大会选出的第六届市长。电视演讲、拉选票、组阁、兑现承诺,成为她参加“生命·生境·生涯”综合实践基地课的一次重要历练。

“课程基地无疑是一个更具开放性的课堂。”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说。而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的比喻更形象:“课程基地彰显了跨界学习的优势和无限可能,恰似把一个偌大的世界请进了课程,学生凭借课程基地瞭望整个世界、跨进未来生活。”

这种优势和无限可能大大激发了学校变革的内驱力。各个基地学校从各自的地域资源和学校特点出发,将课程基地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机连接,生发出无限的创造空间。

课程基地建设之初,许多校长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马斌记得,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是第一个到办公室与他探讨的校长。此后不久,唐江澎开始着手研究学校历史,在提炼学校前身匡村中学丰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终身阅读者和负责任的表达者”的语文学科课程目标追求,锡山高级中学语文课程基地由此诞生。

现任南通中学校长成锦平曾任南通一中校长,创建物理课程基地之初,经过反复探讨论证,最终确立了“有趣、有料、有用”的建设方向。在课程实施变革上,研发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面向50%学生的选修课和面向5%至10%学生的兴趣小组三层“金字塔”架构的校本课程体系,这也成为全省大多数高中课程基地的校本课程实施模式。

7年时间,课程基地从无到有,让许多学校的教学样态发生了令人惊喜的转变。南京市第一中学崇文楼顶楼,有一个球形建筑格外显眼,这是该校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基地的一个重要场所——天象厅。“以往学生都是通过教科书上的图片记忆各种天体。现在可以直观地感受天体运动轨迹,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尤小平校长说。

在江苏泰州中学,数学课变得越来越“好玩”。学校数学课程基地已建成包括建模、趣味、探索、智力大冲关等在内的多个体验室,学生在基地内可以进行项目式研究,也可以进行团体对抗性游戏。“学校做过一次调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由原来的30%升至56%。”董健校长说。

2018年1月30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成果发布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发布的《前瞻项目研究报告》亮出课程基地建设7年来的“成绩单”:建成324个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基地,60%的普通高中形成了校本化育人模式,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学习环境变革倒逼课改,创设了工具驱动教育改革的思路,提供了运用工程思维整体推进课程教学生态的省域样本;形成了省市县校联动、行政科研实践协同创新的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样态。研究报告显示,课程基地建设已经在全省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普通高中产生重大影响,课程基地学校依托课程基地建设,深入挖掘校本和区域课程新资源,整体建构学校课程体系,深度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校特色建设有了发展新空间。

价值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样本意义”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是江苏原创,是基础教育具有创新意义的课程改革实践。7年的不懈探索,使课程基地的样貌不断丰富,校园质态得到巨大变革。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课程资源的生成、高中学科的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促进,更在于通过创生情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能力。这一切,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具有先行意义和示范作用。

江苏课程基地建设,将目标定位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点亮了课程基地建设的灵魂所在。教育的宗旨是育人。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急遽变化,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越来越多。新的学科层出不穷,综合学科不断出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健全人格培养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正是基于对这一变化的深刻洞悉与把握,江苏课程基地从建设之初,就高高举起探索和建构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育人大旗,将课程基地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连接,让育人价值始终在课程基地上空飘扬。因而,也找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突破口和生长点,彰显了江苏课程基地建设的改革高度与创新意义。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不能偏离或回避育人这一根本宗旨。

江苏课程基地建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创建了一个具有前瞻意义的实践策略与技术路径。通过课程基地建设的方式推动课程改革,把课程改革落实到每一所学校,促进育人模式转型,这是一场真正来自基层的创新。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对书本知识的过度关注和对体验、活动的相对漠视,从而造成大量学生有知识少体验、会做题不会解决问题、有生命没生活。他们很少有亲力亲为的“在场”机会,缺乏去经历、去做事情、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江苏课程基地建设,从教育的最薄弱处入手,通过学科教学环境和育人载体的建设,将“育什么样的人”“如何育人”的核心问题转化为具体措施,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掘潜能特长。这既是针对当前教育改革目标的一种思路,也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和如何应对未来挑战的一个前瞻性实践策略与技术路径,较好地回应了国家、社会、民生对教育的要求。

江苏课程基地建设,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以课程文化为核心支撑的改革理念与转型模式,为解决中国基础教育重大问题提供了江苏答案、贡献了江苏智慧。课程基地建设的目的不在基地本身,而在通过基地建设改变学校整体的课程特质,引发课程改革的整体深化,利用课程变革实现教师的变化、学习的变革、学校的变革。江苏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学校课程能力培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难得机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大幅度提升。

泰州中学有3个课程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教师不仅课程意识觉醒,教育理念更新,还增强了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转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如语文组的“一化六教”生活化语文教学范式,数学组的“动车组”教学范式等。学校近年来从基地走出一批特级教师、名教师。南京十三中特级教师曹永军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更多具备的是教师的眼光、教材的眼光和课堂的眼光,但缺少课程的眼光。现在,基地建设给了我更大更高的平台,使我有了课程的大视野,成为一名课程设计者。”曹永军先后开发设计了“玄武湖月光诗会”“校园戏剧节”“古诗词吟诵节”“经典夜读小组”等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狭小的时空,通过多样的课程元素组合配置,展示了课程的魅力和生命,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建设过程中,课程基地与学校整体特色、文化个性相关联,成为学校文化的特色表现,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乡土文化的高地。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的雨花石文化、徐州高中的汉画石像人文教育、江苏省盐城中学的海盐文化、江苏省宜兴中学的紫砂文化、常州市第二中学的府学文化……随着改革不断推进,课程基地成为更具开放性的课堂,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更加凸显,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内在价值得到更好落实。

江苏课程基地建设,探索了促进育人模式转型的推进策略,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攻坚克难树立了标杆。课程基地建设是江苏教育的一项省级工程,课程基地启动之初,江苏就开启了整体协同的创新机制,在“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具体实施—检查反馈—持续改进—理论升华”的推进思路下,充分调动科研教研、师资培训、高等院校、信息装备、媒体宣传等各方力量,通过建立专业化的课程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课程基地联盟等,加强对项目的分类指导和个别指导,组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和专项调研检查,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成果。一批市、县级课程基地,作为省级课程基地的后续力量不断发展。与此同时,课程基地开创了项目驱动新思路,运用工具思维和工具驱动,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打造了一大批普通高中育人模式转型的鲜活案例,构建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指导价值的理念,推动了高中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改革给学校留下了巨大的创造空间。课程基地在江苏的遍地开花,为高中教育创建了全新的课程资源与环境。

毫无疑问,江苏课程基地建设的丰富实践,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育人模式转型提供了生动的“江苏样本”。(本报记者 时晓玲 潘玉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