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曾晓姣 报道)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农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民增收形势持续稳定向好。2021年,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24元,增长10%,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活力迸发,老百姓家门口的增收路越来越宽。
党建引领同富共治中平产业园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大家都到去外面打工了,村里留不住。”这是以前村民对蒸湘区呆鹰岭镇中平村的描述。如今,中平村已然换了模样,新楼房鳞次栉比、村道干净整洁,党建引领同富共治中平产业园内一派热火朝天……
“我们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可以获得每年1000元一亩的收入,同时自己又可以到产业园做工,一天有100-200元左右的收入。”中平村民刘名开心地介绍到。近年来,中平村坚持党建引领,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进金银花“北花1号”种植产业,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群众以劳动力、土地等入股,通过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建立村集体与群众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同富共治。
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蒸湘区以支部领办农村经济合作社,创新推进“党建+项目基地”模式,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单项奖,该区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实现“村村有项目,组组有收入”。
蒸湘区雨母山镇临江村的大棚蔬菜基地
产业成链搭起群众“致富梦”
择菜、分装、打包、装车……6月13日,在蒸湘区雨母山镇临江村惠农公司蔬菜基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把大棚里新出的花生苗、田七叶、南非冰草等特色蔬菜打包装货,运往市内各大超市、市场销售。作为全市唯一1家“大数据+农业”智能化操控蔬菜基地,惠农公司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蔬果生产、包装、冷链配送产业链,吸纳了周边越来越多的散户进入车间工作。
“在这里做事就像家门口一样,时间自由支配,工作方式也很灵活,一年下来有好几万元的收入哩……”在惠农科技公司分拣包装车间,村民小向一边包装蔬菜,一边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临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还以资金委托管理模式投入惠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按过渡期不低于8%的年利率进行保底收益,每年可使村集体增收达10万元以上。这是蒸湘区村集体经济及村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为了促进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蒸湘区引导辖内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委托管理、土地租赁、吸纳务工、订单销售等方式,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企融合共赢模式。2021年,蒸湘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25.28万元,辖内21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有2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
蒸湘区雨母山镇新竹村特色民宿新竹雅轩
农旅融合“钱景”好
初夏的蒸湘区雨母山镇青山如黛、清爽怡人。近日来,该镇新竹村特色农庄新竹雅轩也迎来了大批游客前来休闲游玩、尝美食、赏美景。
“这几年来村里建设得越来越美,我就想开办一个集户外垂钓、果蔬采摘、特色民宿等于一体的农家乐。”新竹雅轩老板谢小林介绍到,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自己老家新竹村莫雅塘组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村居面貌焕然一新,借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东风,他在自己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及果蔬种植、鱼塘养殖等产业,此举不仅能让周边的乡亲邻里流转土地直接获得分红,而且他们还能通过在基地务工额外赚得工资收入。
近年来,蒸湘区坚持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打造雨母山——呆鹰岭近郊休闲农业经济带,把“种庄稼”与“种风景”相结合。建成了临江村十里荷塘、高碧村乐谷庄园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点,并积极引入民宿、美食、文化、娱乐等资源,打造了雨母云舍、新竹雅轩、万熙山房等一批网红农家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农事体验观光等第三产业,招收当地农民就近就地务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多渠道挖掘增收点,农民钱袋子更鼓。蒸湘区因地制宜,依托现有资源及城市近郊地理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接下来,该区将继续突出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经营产业化两大目标,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乡村,让农民的增收路越拓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