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基础教育领域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的业务类奖励。获奖成果需要具备实践性、创新性、可推广性及时代性等特征,并反映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与新实践。

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70项奖项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份共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39项,二等奖170项。四省份囊括了全部特等奖,获得了一等奖的大半,高获奖比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值得广大教育者的深思。

一是教育思想的方向引领。教学成果选题要聚焦教育改革中需要破解的难点、痛点、热点,关注全面育人体系构建、学科育人素养提升、国家未来需求以及与数字化时代等多个方面。如“实验教学变革撬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探索”这一成果聚焦“生物学实验”教学变革,总结了“单元整体实验教学”理论,建构了促进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支架与模式,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获奖成果折射出对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将时代要求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与此同时,教育成果形成、转化及应用的过程也影响着教师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

二是教育实践的发展迭代。实践性是教学成果的根本特征。获奖教学成果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创新发展和不断迭代两个方面。

创新发展。获奖成果不论在教育理念、教育治理还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体现前瞻性、突破性和原创性。如“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小学实践”“指向高质量教育生态的‘一体多元’发展模式——大学附中教育集团创新实践”等成果立足于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围绕解决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应对未来挑战,创造性提出科学的理论、思路、方法和模式。

迭代升级。在此次获奖成果中有许多带有年份的数字。除表述实践探索的持久,也表达出对当年教育理念的率先而为,历经数十年持续深耕、研究、迭代、应用及反哺教学实践,仍然充满活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从1998年起,历时24年,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聚焦有效学习的教学成果“从薄弱到优质:24年落实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践与研究”,创建了以结构优化为特征的学科教学范式,形成了基于学习特质诊断的因材施教策略,构建了一体化课程实施体系,加强学科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无论创新还是迭代,都是实践性的充分体现,都在尊重教育常识、安守教育本分、不忘教育初心、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中发挥了最大育人价值。

三是遴选培育的机制保障。成果培育水平取决于区域教育教学水平与研究基础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包括成果文本的提炼与表达。在成果遴选方面,要通过制定相应评审标准进行引导。如浙江省将是否指向真问题、是否具有一致性、是否具备客观性、是否体现规范性作为评审和推荐标准;在机制保障方面,通过成果遴选、调研、孵化、推广四个机制,充分发挥教学成果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难题疏解与示范引领的作用,促进教学成果赋能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实践反哺教学成果迭代创生的双向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