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养牛_致富养牛蛙_致富养牛牛人

潘丽娜 秦波 (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 哈尔滨 150069)

作者简介:潘丽娜(1974-),女,高级兽医师,硕士研究生。

肢蹄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某些疾病是由于牛四肢负重,营养及新陈代谢等因素引起的,其他则是由感染引起的。本文介绍了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趾间蜂窝织炎、间皮炎和蹄趾皮肤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1 趾间蜂窝织炎

1.1 病因

趾间蜂窝织炎是以牛蹄部腐烂或腐蹄病为特征的。虽然牛群中一旦出现患牛可很快感染其他牛,但引起这种疾病的细菌感染不具有蔓延性。感染经过牛趾间皮肤发生,而且只有当趾间皮肤对细菌没有抵抗力时,感染才会发生。牛趾间皮肤抵抗细菌的能力受天气状况,牛舍环境,破损、泥泞的通道,秸秆或其他碎屑的影响而减弱。趾间蜂窝织炎是影响幼畜健康成长的疾病。

1.2 症状

趾间蜂窝织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会造成牛急性跛行,肢蹄无法负重。病变通常出现在一个牛蹄,在蹄部趾间皮肤上方,出现微红、坚硬且对称的肿胀,且病牛不能用病变蹄部负重、受力。

1.3 治疗

目前还没有有效数据来证实蹄浴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尽早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应该重复1~2次。在感染三天后,牛趾间皮肤坏死、裂开。约一个月后,牛蹄趾间组织会出现过度生长的情况,如胼胝、肉芽肿,给牛日后的生活带来影响。

2 间皮炎

间皮炎是具有传染性且牛普遍存在的肢蹄疾病,会导致牛出现跛行及产量下降。适时给牛进行蹄浴,干燥的牛舍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卫生保健是控制此类感染性蹄病的关键。这么多年来,该病一直是影响奶业生产的传染性细菌类疾病。

2.1 病因

本病发生的原因是节瘤偶蹄形细菌与坏死梭形杆菌混合感染。在栓系栏内的每一例病牛感染都十分严重。但在散放饲养,如小型圈舍和发酵床,该疾病传播范围扩大。

2.2 症状

间皮炎的牛因蹄踵角质龟裂,很容易进行辨认。蹄踵底部被腐蚀是此病的第二阶段,蹄踵角质糜烂、腐蚀对真皮产生刺激并且导致角质过度生成。蹄局部区域肿胀并且疼痛,后肢蹄趾比前肢蹄趾更易受到影响。()牛在放养环境中,前肢蹄趾也常会受到影响。

在牛后肢外侧蹄趾能看到角质过度生长,这是由于外侧蹄趾负担过重引起的。为了控制在牛两个蹄趾的体重分配或者减缓外侧蹄趾的疼痛,奶牛产生应激姿势。但是这样做并不能缓解病情,因为外侧蹄趾角质过度生长的情况仍然存在,其后果是外侧蹄趾负担过重,且蹄底出血和溃疡进一步恶化,可通过修剪得到解决。

2.3 治疗

间皮炎的第一阶段是趾间皮肤有湿疹,虽然湿疹刺激了奶牛,但并不能引起牛跛行。在这一阶段,消毒杀菌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修剪也是必需要采取的措施。

当疾病发展到第二阶段时,奶牛病情恶化。在此阶段,感染已经破坏了牛蹄踵角质,病牛局部出现肿胀,蹄底溃疡导致奶牛出现疼痛。蹄浴不是很有效,除非先将蹄趾进行一定的修剪,这对牛恢复蹄趾负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溃疡病例中,清除蹄趾溃疡是十分重要的,蹄趾修剪过后2~3天才能进行蹄浴。蹄踵的裂纹应该修剪掉,随后的蹄浴才能保持病情在可控范围内。

3 蹄趾皮肤炎

蹄趾皮肤炎不同于间皮炎和趾间蜂窝织炎,不同之处在于蹄趾皮肤炎引起的病灶与趾间蜂窝织炎造成的裂纹完全不同。虽然这两种疾病引起的病灶出现在蹄部同一区域,但很多人都将这两种疾病误诊为同一种。这两种疾病都是细菌感染造成的,而且主要取决于牛的饲养环境和卫生保健状况。

3.1 病因

造成蹄趾皮肤炎的原因是细菌感染,且更倾向于混合细菌感染。据报道,此类感染通常能发现密螺旋体属细菌。

3.2 症状

本病病灶在牛冠状带周围的不同区域,呈现不同形状。有时病灶沿蹄趾向上蔓延,一般高于蹄趾部位不会出现病灶。此类病情在有大乳房且刚产犊的奶牛身上很普遍,而且比在蹄部出现的症状还要多。

3.3 治疗

治疗蹄趾皮肤炎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抗生素,最常用的是喷雾剂。由于法律限制,不是每个国家都允许使用抗生素,装有抗生素溶液的背负式喷雾剂和手动喷雾剂均可使用,可以在挤奶厅使用,在奶牛站在限喂栏或者小隔间时进行修剪。为防止本病在牛群内传播,可采取蹄浴,但是蹄浴可能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甚至导致蹄趾皮肤炎无法治疗。奶牛最好不要使用福尔马林或硫酸铜溶液进行蹄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